生物制药技术核心课程及课程标准内容的界定研究

来源 :亚太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nh0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江苏省五年制高职培养模式的转变要求制定新一轮的课程标准。具体院校的实施性课程标准的制定尤其重要。本文通过把握行业发展脉络,分析企业具体需求界定出本专业的四门核心课程;而四门核心课程的实施性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则在与地方职业标准的对接分析的基础上分析形成。
  关键词:课程标准;行业企业;职业标准
  中图分类号:O6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5-0119-01
  2012年,《省教育厅关于制定中等职业教育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苏教职[2012]36号)中提出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将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以往的“4+1”人才模式转变为“4.5+0.5”模式,即在校学习时间由以往的4年延长为4年半,顶岗实习时间缩减为半年。依据此《意见》,江苏省教育厅职教处委托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分别组织专家组开发中等职业教育、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标准。在此基础上,各个分院依据自身具体情况制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标准。
  本文主要研究生物制药技术专业核心课程范围的界定以及实施性课程标准核心内容的界定依据及过程。
  一、核心课程的设置要把握行业发展脉络,满足企业具体需求
  高职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是服务于行业企业,行业企业的需求是制定一切标准的根本指南。江苏省内16家生物制药企业的有效调研数据显示,企业在挑选毕业生时最看中的是专业知识和技能,其次是文化基础知识,再次是创新意识,然后是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职业教育中必须突显专业技能训练,其次不可忽视文化基础知识的培养,成才与成人二者不可偏废。这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出人才培养模式由在校4年延长为4年半,增加半年文化基础知识的培养时间是适应行业企业需求的。
  在课程设置方面,统计数据显示,有七成以上的企业认为生物药物的检测技术是生物医药专业必备专业技能。由此说明生物药物的质量控制要求非常严格,这对《生物药物检测技术》课程的核心地位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发酵制药技术》和《生物药物分离技术》被一半以上企业选中,显示在实际生产中利用微生物发酵获得蛋白质、氨基酸、核酸等的药物生产较为普遍,从而也说明利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生物技术制药的范围正在不断扩大,反映出新技术、新方法在生物制药技术行业不断得到应用,职业教育者应该密切关注以上变化,紧跟企业发展要求去教育和培训学生的技能。生物药物最终需要制成合适的剂型,又因为生物药物的特殊性,与普通化学药物的区别性,所以《生物药物制剂技术》课程位列第四,进入核心课程范围中。
  由此,本专业的核心课程界定为《生物药物检测技术》、《发酵制药技术》、《生物药物分离技术》和《生物药物制剂技术》。
  二、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与地方职业标准的对接
  2011年-2013年,市劳动局委托我校课题组制定出《发酵工程制药工》、《疫苗制品工》以及《基因工程产品工》职业标准。
  1. 《发酵工程制药工》职业标准的分析及相应课程核心内容的界定
  发酵工程制药工是“从事利用生物发酵生产药品并同时进行管理及质量控制的人员”要求该工种人员会“操作发酵罐及其辅助设备进行生物发酵生产”,并且会“运用现代生物技术进行生物发酵管理和质量控制”。基础知识包括发酵上下游及典型剂型的知识。中级工生产管理方面要求掌握“生物发酵生产质量控制要点及检测方法”。
  由此可知,典型生物发酵过程的操作应作为《发酵制药技术》课程中的重点内容,而与“控制技术”对接的课程是《生物药物检测技术》中的各种检测手段,生物药物的典型剂型知识要放入《生物药物制剂技术》课程中去。
  2. 《疫苗制品工》职业标准的分析及相应课程核心内容的界定
  疫苗制品工的职业定义是“从事细菌性疫苗、病毒性疫苗、类毒素等生产的人员”。基础知识的要求有发酵技术原理知识、疫苗产品的质量控制、疫苗制品的纯化原理以及疫苗制品纯化技术的应用。中级工要求能“正确使用离心、过滤等设备对培养液进行分离操作”, “能够进行使用色谱技术、超离心技术提取有效成分”。
  以上分析要求《发酵制药技术》要包括发酵技术原理的相关内容,《生物药物分离技术》的主要内容要包括离心、色谱等相关内容。
  3. 《基因工程产品工》职业标准的分析及相应课程核心内容的界定
  基因工程产品工的职业定义是“从事基因工程菌的发酵生产、细胞培养,发酵液的收集、细胞破碎及分离提取等基因工程产品生产制造的人员”,包括“检测人员”。具体知识要求包括离心机、超声破碎仪及微量移液器的使用规程,无菌操作规程,细胞破碎、固液分离的基本知识,分离纯化生物活性物质的技术知识等等。
  其中,基因工程菌发酵与无菌操作规程均可在《发酵制药技术》中强调,离心机、超声破碎仪、细胞破碎、固液分离、分离纯化生物活性物质等的相关知识应该在《生物药物分离技术》中重点要求。
  三、深入解读指导性课程标准,形成实施性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
  由于职业标准为地方标准,为检验由此界定出的课程核心内容是否合理,必须依据指导性课程标准形成实施性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
  深入学习、分析四门核心课程的指导性课程标准后可知,指导性课程标准较好的涵盖了岗位技能所需的知识点,由地方职业标准界定的各门课程的核心内容均包括在指导性课标的主要内容中。实施性课程标准应依据本校所处地理位置,本地生物制药企业等具体因素,制定出符合本校实际需求的实施性课程标准。
  综上所述,核心课程的界定与实施性课程标准的制定应在满足企业需求、对接职业标准、依据指导性课程标准的基础之上完成,以期最终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月芬,徐淀芳. 重新反思“课程标准”:国际比较的视角[J]. 教育发展研究,2010(18).
  [2]崔允漷. 课程实施的新取向: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J]. 教育研究,2009(01).
  [3]榮维东. 课程标准基本问题探析[J]. 教育发展研究,2009(02).
其他文献
针对雷达数据流的高速、实时传输问题和非实时操作系统中信息传输的瓶颈问题,基于CPCI国际标准总线、高速TMS320C6416 DSP芯片以及FPGA器件等硬件设备,设计了一个通用的雷达
摘 要:作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独立学院将会成为今后一个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一大亮点,提升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素质将是全社会聚焦的重点。从学院、教师和学生的角度分析了独立学院学风建设的影响因素,探索创建独立学院优良学风的策略成果。  关键词:学风建设;教育引导;师资队伍;教学管理机制  从独立学院学风现状出发,分析学风建设的影响因素,探索学风建设的有效措施,是独立学院求生存、谋发展的必由之路
距离取样间隔内采样点数的确定关系到检飞结果的置信度和检飞试验的成本.基于单雷达检飞试验中确定采样点数的思路,提出了雷达组网系统一种威力模式检飞试验确定采样点数的方法
根据军队后勤业务管理的实际需求,建立了一种基于SOA模式的综合业务管理系统软件体系结构,对系统运行流程、各软件层和组件的功能进行了论述,提出了系统关键层的设计要求和实现
在充分理解动态链接库的设计与实现技术的基础之上,针对C^3I系统设计训练平台中设计课程对雷达情报处理自动化系统中各功能模块的渐进式训练要求,运用动态链接库技术实现了雷达
摘 要:问题是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的灵魂,也是学生数学课堂主动学习的引擎。教师应关注数学问题的有效设计,探索“问学”教学模式在数学课堂中的有效应用,借助情境支撑、实践探究、交流质疑、拓展应用等多种数学课堂教学方式,为数学问题的课堂渗透提供有力支持,用问题引导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进行深度学习,塑造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学”教学模式;课堂教学  中圖分类号:G427
为提高空中运动平台对目标分类的能力,将基于D-S证据理论的信息融合方法用于运动平台多传感器的目标识别方面.在简述D-S证据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基于D-S证据理论的运动平台多传感
为了降低微带天线阵的设计成本、缩短研制周期,研究了利用数值仿真技术设计微带天线阵的方法.采用“设计-仿真-调整-仿真-制作-测试”的设计、实现过程设计了一个四单元的矩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