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别人拐杖的独腿硬汉

来源 :当代党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3月的一天,巫溪县城。
  31岁的曾光贵仰卧床上,双眼呆呆地盯着天花板。
  因为胸部以下瘫痪,他什么都不能干,除了躺着。
  床边,父亲曾学有埋着头,坐在凳子上沉默不语。因为患有精神障碍,他大多数时候都像这样埋头坐着。
  5岁的曾利是家里唯一的正常人。他很懂事,喜欢一个人坐在父亲病榻旁,玩着其他孩子不屑一顾的“玩具”,比如塑料瓶。
  曾光贵曾是家里的顶梁柱,而现在,他感觉自己成了“包袱”——2009年,他在外出务工时致残,完全丧失了自理能力。
  看到曾光贵卧床不起,妻子离家出走,剩下一家三代凭低保过活。
  “这样活着,不如去死。”想到未来,曾光贵眼前一片黑暗。
  就在这时,黑夜里忽现出现一线光明——
  “相怜”
  两个月后,曾光贵听到一个消息:“残疾人生活有困难,可以向残联申请援助。”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曾光贵请人把自己抱上轮椅,推着来到巫溪县残疾人联合会。
  在县残联办公楼下,曾光贵告诉门卫:“我来找人救命。”
  闻言,门卫拿起电话,拨出一串号码。
  “‘救命’的人很快就下来。”门卫说。
  等待间隙,曾光贵脑子里闪过一串问号——
  “他们愿意真心帮我吗?”
  “他们明白我的苦吗?”
  …………
  胡思乱想间,办公楼台阶上响起了轻快的脚步声。
  看到来人,曾光贵才发现,那是一个约40岁的汉子,戴黑边眼镜,他的左手撑着一根拐杖,空荡荡的左裤腿拧成一个结,在左腿根部一晃一荡。
  他也是一个残疾人!
  下了楼,那汉子径直奔到轮椅前,面带微笑地说:“有什么困难,尽管跟我讲。”
  才一句话,就让曾光贵心里洒满阳光。
  曾光贵把苦闷倾泻而出。
  那汉子撑着拐杖、手拿纸笔,一一记录下来。
  “你的情况确实很困难——我们会尽力为你提供帮助,一有消息我就通知你。”谈话末了,那汉子承诺道。
  “同志,你叫什么名字?”曾光贵喊出了声。
  “我叫周品高。”那汉子笑着说。
  “自立”
  在巫溪县残联,“周品高”这个名字象征着一个励志传奇。
  传奇的开端,是一场课后篮球赛——
  1993年4月的一天,万县(现万州区)财贸学校操场,17岁的周品高接到队友传球,突破到对方篮下。
  一名队员猛扑上来,右腿撞上周品高左膝盖下方。
  没人想到,这处毫不起眼的外伤,竟让他失去了左腿——4个月后,他的左腿开始剧痛。到医院一检查,竟是那次外伤诱发了肿瘤。
  医生结论就两个字:“截肢。”
  手术后,周品高整个人都蔫了。
  父母忍住悲伤,在照顾儿子的同时还装笑脸,两个姐姐也给弟弟端茶倒水,无微不至。
  瞧着家人忙前忙后,周品高心里渐生微澜——
  “父母会变老,姐姐们也有自己的生活——总不能让他们照顾一辈子吧?”
  “沒了左腿,双手和右腿不都还在么?”
  “因为自己残疾,就等着别人来帮,那叫自暴自弃!”
  …………
  想来想去,周品高为自己的余生制订了一个目标:像健全人一样生活。
  出院第二天,周品高就回到了学校。那个学期,他的成绩不仅没落后,甚至还略有进步。
  两年后,他顺利毕业,被分配到巫溪县残联工作。
  参加工作后,他又自学了电脑和公文写作,业务能力进步神速。
  对此,周品高并不满足。
  他生出一个愿望:“我要比正常人走得快!”
  为达成目标,他规定自己——每天30个俯卧撑,10个引体向上。
  刚开始,俯卧撑一次做三五个就能把他累趴下,引体向上一个也做不了。可是他咬牙坚持了下来。现在,他每天都会做50个俯卧撑,引体向上10个一组,每天六组。
  因为坚持锻炼,周品高走路真的比健全人还快。
  这也吸引了县体育局注意——他被选拔进县射击队。
  2003年,周品高代表重庆参加了第六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获得50米小口径运动步枪卧射团体铜牌。
  “你重新站起来了,真牛!”朋友这样夸他。
  救“心”
  2000年初的一天,巫溪县残联。
  夜已深,一盏孤灯高悬。
  灯下,周品高埋首“书山”,“跋涉”正酣。
  为了点燃那双“死水般沉寂”的眼睛,他找来了一大堆资料。
  这双眼属于周孝华,灵峰镇龙寨村的一个年轻人。因为一次意外事故,20岁出头的他双腿致残,走路都成问题。
  在灵峰镇调研时,周品高和周孝华见了一面。
  周品高轻声劝:“你要有信心,一定不要放弃!”
  “我一个废人,从哪找信心?”周孝华垂下头。
  当天,周品高赶回办公室,立即开始找资料。
  “身体残疾造成的绝望,往往比残疾本身更可怕——作为一名残疾人工作者,有义务帮助残疾朋友战胜这个‘心魔’。”周品高说。
  可是,如何才能战胜顽固的“心魔”呢?
  周品高摸索出了两招——
  第一招是“及时心理介入”。
其他文献
2008年的经济危机时,格林斯潘说世界遇到了非常大的危机,是旷世危机;美国左翼社会学家沃勒斯坦表示,这不是百年未遇的危机,而是事关五百年资本体系能否延续的重大问题。我们今天讲的裂变,既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也包括体系周期的百年之变,也包括几十年的世界格局之变。这一切变化是危机带来的结果,是一种现实存在的现象。  由于发生了这种多重裂变,世界便需要重构。但是,“重构”确实比较困难,它比一般变革更具多向
2015年5月27日,重庆市大渡口区人民政府信访办公室。  “聂主任,不好了,又出事了。”信访办工作人员吴庆从门外冲进来,一脸慌张。  信访办副主任聂永红迅速起身,利索地拿上证件、记录本。  吴庆知道,聂主任又要带领他们奔往现场,至于具体情况,路上汇报。  前方等待他们的,是情绪激动的群众。  任何细节处理不当,就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后果不堪设想。  聂永红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刚开始时,免不了
2014年9月,我上任不到兩个月,就发生了一次特大暴雨洪灾。  暴雨如注,持续不止,房屋倒塌,道路毁坏。  看到受灾群众万分焦急的样子,我心里很不是滋味。  暴雨洪灾过后,在一次开会时,我提出:将防洪工程作为下一步头等大事来抓。  我本以为,这个建议合情合理,大家会一致同意。  但出乎意料的是,许多同事听了后都低头不语,有人还面露难色。  我心想:这里面一定有别的原因。  “大家都发表一下自己的意
2014年4月,我调任朱衣镇党委书记。  朱衣镇紧邻奉节县西部新区,距奉节县城仅4公里,地理位置优越,区域优势明显,这和我之前任职的平安乡完全不同。  但一上任,我却震惊了——  街道乱摆摊、乱停车、乱放垃圾现象严重,是全县“脏、乱、差”的典型。  老百姓感叹“天晴一身灰,下雨一身泥”。  这样的话让我羞愧难当。  “一定要先把这个‘面子’给擦干净。”我暗下决心。  可我把任务布置下去之后,这种“
2015年5月27日,连日阴雨稍停。  晌午时分,太阳钻出云层,在江北区鱼嘴镇洒下一片金光。  镇行政服务中心四楼,44岁的镇长王建平走到窗前——楼下,街道上人车熙攘;远处,电梯公寓如密林环抱;更远处,标准化厂区不断绵延。  “五六年前,鱼嘴和附近的郭家沱街道、复盛镇还是一派田园风光;今天,这里已经成为两江新区工业开发的门户。”王建平眼中溢满豪情。  这,得益于一场和谐拆迁。  “N维战略”  在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抓住了做人从政的根本,切中了干事创业的要害,划定了为官律己的红线,是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延展深化,更是新时期加强作风建设的行动指南和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保障。组工干部尤其要在“忠诚、干净、担当、实干”上作出表率。  正人必先正己,从严从实修身律己、干事创业。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作为“管党员的党员”“管干部的干部”,组工干
出差外地,在好友家留宿。发现她有一个细心却唠叨的婆婆,她却与其相处甚好。  那天,我们在大排档吃了夜宵,肚皮溜圆地回家。好友拿出两盒鲜奶,递给我一盒。  刚要喝,她的婆婆忽然喊道:“赶紧吃点东西,不能空腹喝牛奶!”  我觉得她真是不可理喻,我们明明刚从外面吃东西回来呀!  好友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悄悄做了个制止的手势,拿出一片面包,给我撕了一点,自己又撕下一点。  老太太看我们将半口面包塞进嘴里,
每三对夫妻就有一对离婚  2015年2月25日,春节假后上班第一天,渝北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不断有人进出。  新春余韵仍在,登记处主任黄春燕却目睹着悲喜两种场景。  一上午时间,21对情侣在这里变成夫妻,18对夫妻成为路人。  一对“80后”夫妻坐在离婚室里,妻子抱着一岁左右的小男孩。小男孩还在对着父母笑,完全不知道正在发生什么。  “2014年,28628人来这里扯结婚证,13092人办理离婚登
“我们那个年代的人,对待婚姻就像冰箱,坏了就反复地修,总想着把冰箱修好。不像你们现在的年轻人,坏了就总想换掉。”  “80后”,1980年至1989年出生的人,正在成为离婚潮的主力。  有网友说:“‘80后’不是离婚了,就是正走在离婚的路上。”  坚硬的自我  “你的手机密码、QQ密码,为什么不能告诉我?”顾良一度被前夫如此质问。  顾良却不愿意:“每个人都有隐私。”  前夫说:“既然你问心无愧,
近年来,大批“90后”进入公务员队伍。  和前辈们不同,这个群体的优点和不足都十分明显。  他们富有激情,却有那么一点情绪化。  他们充满梦想,却又常常脱离实际。  他们富有想象力,却又不知从何做起。  …………  作為接班的生力军,他们该如何取长补短,迈好公务员生涯第一步?  困惑一:做事看心情 容易情绪化  “为什么他们都说我任性?”  ——程某,某县级部门新聘干部  镜头重现  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