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来源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1239876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孩子一起放慢脚步,共同体味生命与成长的美好。
  “我拿着试卷不敢去签名,因为分数没到老爸的预期;我知道少壮要努力,可为什么要和别人比……”最近,在一档综艺节目中,9岁男孩吴耀杰把没机会跟父母说的心里话,写成了原创歌曲《我只是个孩子》,从歌名到每一句歌词都是他自己的心声。节目播出后,这首歌曲立刻登上了微博热搜,令不少家长陷入沉思。
  今天的孩子,无疑是幸福的,生活、学习条件都较以往更为优越,但今天的孩子,也无疑是辛苦的。正如歌曲中所唱,“隔壁邻居小明期末又考了第一,王大妈的孙女钢琴她过了10级,我爸战友的儿子一口流利的英语,我妈同事的女儿有深厚的舞蹈功底,听到这些消息,我只能默默不语……”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家长们不愿等,用各种兴趣班、补习班将孩子的业余时间填得过满;为了让孩子在竞争中高出一筹,老师们不愿等,不断加快教学节奏……久而久之,成人世界的期待与生存法则,成为推动孩子疾行的动力。
  教育的初衷不应是为了满足大人的成就感,而在于幫助每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叶圣陶曾说:“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工业品没有生命,农作物则相反。受教育者是有生命的个体,有其自身成长规律,在每个阶段都会呈现不同的特点,“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尊重孩子生命的唯一性和独特性,才能让每一个生命健康生长。
  媒体评点:有一则寓言《牵着蜗牛去散步》,令人深思:牵蜗牛去散步,想走得快点儿,可蜗牛用尽了全力,也只能前进一点点;备感绝望松手的一刹那,却突然发现自己已置身于美丽的花园,不禁疑惑:究竟是谁在牵着谁散步?与孩子一道放慢脚步,永葆最纯真的视角、最饱满的心灵,我们才能共同体味生命与成长的美好。(人民时评)
  话题拓展:教育的初衷;成为最好的自己;快与慢;放慢脚步,体味生命与成长的美好……
  (资料来源:人民网、长江网等)
其他文献
从中国式婚姻到澳大利亚的  女权声音:强迫某人结婚是对  人权的践踏  近日一项对婚姻法的修改建议中,  民革中央提出“有10 周岁以下子女的  当事人,不适用协议离婚”。在引起了  轩然大波之后,这一提案现已匆匆改为  “有未成年子女的,协议离婚前须让未  成年子女表达其真实的意愿”。  用孩子绑架婚姻,有必要么?  在一项有关调查中80 后接近七成  的人认为没有必要,因为这样的家庭看  似完
一、给母亲带来灾难的女孩在“五四”青年节的第十三个纪念日时,于河北省沧州的一座古香古色的四合院中,助产士们忙碌着,亲人们焦急地等待着,忽然“哇……哇……”一阵阵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