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的情感作用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than_Y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是师生之间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应。作为一名教师,要对每一个学生倾注真情。教师只有热爱自己的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
  【关键词】情感 气氛教育
  在数学教学的理论和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教师的情感问题不仅为数学教学理论所忽视,而且在数学教学实践方面也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对数学课堂教学的观察发现:为数不少的数学教师缺乏足够的教学热情,表情麻木冷漠,讲授平淡无味,致使课堂教学气氛压抑、沉闷。因此,探讨教师情感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形成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教师情感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1.教师的情感影响着课堂气氛
  课堂气氛是通过师生间相互作用和同学间的相互影响而表现出来的一种群体心理状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优化课堂气氛的重要条件之一,而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课堂人际关系的主要方面。教师真诚的爱生态度和行为对于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极为重要。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对全班每一个学生都抱着积极、热情、信任、欣赏的态度,并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这种态度,那么,全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受到鼓励,从而产生良好的课堂气氛。
  情感具有感染作用。当人们通过面部表情以及声音的变化等把情感传达给接受对象时,主体的情感便会对客体产生强烈的感染作用,使客体受到影响,产生与主体相类似的感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具有高昂的教学热情,适度地坦露自己的真情实感,则会感染学生,形成师生间融洽的情感交流,将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
  2.教师的情感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和期待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当学生从教师那里感受到真诚的关怀和挚爱、积极的期待和希望,大度的宽容和接纳时,他就会有一种受到信赖、鼓舞与激励的内心情感体验,就会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诲,并努力把这教诲转化为行动,从而实现教师的期望。反之,如果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漠不关心甚至蔑视、讨厌,学生往往会对学习抱应付甚至放弃的态度。
  在数学教学中,应运用数学学本身的魅力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和情感,而教师本身的情感对学生具有很强的感染作用,因此,如果教师有强烈的求知欲,热爱数学学科,以饱满的情绪带领学生去探索数学世界的奥秘,就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绪产生巨大的影响。正如赞可夫所说的:如果教师本身就“燃烧着对知识的渴望”,学生就会“迷恋”于获取知识。
  3.教师的情感具有强化作用
  在教学中,教师的情感具有强化作用。当教师的叙述与讲解涂上了某种情感色彩时,就常常会使学生记忆的映象更强烈、更鲜明,此时教师的情感就成了学生记忆教师所讲解内容的强化剂。
  二、教师情感的形成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怎样才能形成积极丰富的情感呢?
  1.提高自身的思想修养
  教学过程中的教师情感,是教师对生活、对学生的态度的自然流露。因此,教师要形成积极的情感,必须提高修养,使自己具有崇高的思想境界,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包容学生的一些小过错,不因学生的一句无意识的话影响讲课的情绪。
  2.热爱自己的专业
  教学过程中的教师情感,是教师对所讲授知识的态度的自然流露。有人认为数学教师讲授的是科学知识,只要用符合逻辑和科学的语言去说明事理就可达到教学目的。事实并非如此,讲授数学学的现象、概念与原理,也需要倾注自己的感情。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对所讲授数学知识的态度有以下几种:(1)热爱数学专业,对所讲授的数学知识具有浓厚的兴趣。这种态度会影响学生也热爱数学学;(2)对自己所讲授的数学知识没有热情和兴趣,只是人云亦云,随随便便。这种态度很难使学生产生对数学学的兴趣;(3)态度冷漠,上起课来总感到索然无味,表现得很不耐烦,只是为完成任务而上课。这样的态度会使学生讨厌老师,失去学习数学学的兴趣,对学习感到厌倦。教师对数学知识态度的情感表现不同,其教学效果就不同。由此可以看到讲授数学学知识也并非不需要情感。
  3.要有深刻的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中的教师情感还来自于教师对教材内容所具有的情感的理解和体验。有一些教材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深刻的哲理。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理解和体会其中的各种蕴含。
  情真才能意切,教师对教材内容认识得越深刻,隐含在“词语意义”之后的情感内容就挖掘得越深刻,运用语言时的心理感受就越细腻丰富,这样,上起课来就越容易语语含情,真挚感人。正如庄子所说:“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4.要掌握教学语言艺术
  教师对自己的职业、自己的学生有了情,对所教的教材有了深切的体会,自然就有真情的流露。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的讲授就一定能感动学生,引起共鸣。同样的话的意思,不同的老师说出来,学生接受的程度是不一样的。因为这中间还有一个是否善于表达的问题,亦即技巧问题。“以情发声”是一个方面,“用声传情”是更重要的方面。“用声传情”就是个技巧问题。因为声音是有声语言的一种载体,教学语言感情色彩的表现,全赖它的快慢强弱、轻重停连,以及语气语调等的起伏变化。只有正确掌握和处理好这种起伏变化,才能正确显示教师变化起伏的内在感情,才能产生感情共鸣的实际效果。
  5.授课要进入角色
  有的教师认为,教学内容对自己来说已经是十分熟悉和简单的了,很难注入丰富的情感。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教学也是艺术,教师在授课时应像演员表演那样进入角色,使自己的整个心灵沉浸到教学艺术天地之中。例如,要讲授一个几何题,这类几何题教师已经教过多少遍了,学生已经兴奋不起来了。但是,不要把自己的这种情绪流露出来。若是教师显得有些厌烦无趣,那全班学生都会厌倦的。一开始提出问题的时候,教师要表现出困惑、好奇的神态;让学生自己讲解,得出结论,老师表现出十分惊奇,显得十分高兴。
  6.注意感情的自我调控
  一位教育家说:当教师一跨入校门,他就应该把自己的所有不快和烦恼留在门外,因为在学校里,他整个人是属于教育的。教师若带着烦恼情绪走进课堂,课堂气氛则会压抑、沉闷;而教师的饱满的教学热情,则会感染学生。所以,教师必须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抛弃个人所有的不快心境,在面对学生的各种违纪问题、错误态度时能泰然处之,始终以热烈的情绪、饱满的精神从事教学。
  总之,教育是师生之间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应。作为一名教师,要对每一个学生倾注真情。教师只有热爱自己的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
其他文献
【摘要】时代呼唤改革,新课程改革呼唤教与学互动。在高中数学教学活动中,通过“一转变两优化”:转变观念, 构建互动互学的师生观;优化教案,提高备课质量;优化课堂教学,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人人动口、动脑、动手,不再一味地依赖老师,而是师生间、生生间的探索交流,互相促进的互动式教学。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紧密地结合起来,实行师生互动式教学活动,才能达到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摘要】课后练习和习题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巧用课后练习和习题指导学生进行预习、巩固和复习,既优化了数学课堂的教学,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练习题预习巩固拓展思维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主要形式之一,但数学的学习仅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怎样将数学的教学延伸到课前、课后,这是教师需要好好思考的问题。很多教师和学生认为课后练习和习题比较简单,做一做、练一练就行,更不需要作
【摘要】极限是高等数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高等数学中的许多概念都是以极限的方式定义的。本文作者结合自己对函数极限求解方法的总结,通过一些典型的例题对求函数极限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等数学极限求法  高等数学是理工科、经济类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该门课程学习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后续数学课程及专业课程的学习。而极限这个概念是高等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是学生在学习高等数学时第一
兴趣是人们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以认识或探索外界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索真理的重要动机,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厌学情绪的学生,我们时常会为一些学生学习成绩上不去而感到烦恼,课堂上看到孩子们那呆滞的目光,许多老师心里都有说不出的着急,怎样让孩子们对数学产生好感?怎样让孩子们的成绩能够提高上去呢?事实证明当一个学生对一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那么他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
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增长,我国能源需求不断扩大,消耗速度加快,作为临港重化工城市的宁波,能源紧张一度制约了工业化进程。“十一五”期间,宁波市仅勉强完成了上级对本市的节能降耗目
【摘要】随着数学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是学生思维习惯和学习习惯的重要养成阶段,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必然的。本文探讨了如何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期能给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启示。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学生  数学是一门思维性很强的基础学科,对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学活动中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初中数学知识的学习对学生日后的升学以及生活都有着重要影响,为此,初中数学教师在积极的寻找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方式,而数学语言作为一种表达科学思想的通用语言和数学思维的载体,包含着多个方面的内容。其中较为突出的是叙述语言、符号语言及图形语言,其特点是准确、严密、简明。由于数学语言是一种高度抽象的人工符号系统,因
【摘要】新课改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提倡师生互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这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需求。课堂提问是实现师生互动的一个重要教学手段,但是怎样进行课堂提问,才能实现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高中数学教师需要深入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提问策略  有位教育家说过:“阅读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课堂提问的作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