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根植于中国马克思主义启蒙中的价值观念,其内容体系和价值源泉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体现。本文通过阐述中国马克思主义启蒙的意义,重点分析研究了马克思主义启蒙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希望能为接下来在此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启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为了实现全世界无产阶级彻底解放的学说。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启蒙,也就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它在中国的发展极大的推动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这其中,中国马克思主义启蒙的重要表现就是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也只有通过践行核心价值观才能加快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进程。
一、中国马克思主义启蒙的意义
在西方世界,资产阶级思想的启蒙提出了自由和平等、民主等价值观念,它们构成了一整套的理论体系,实现了思想上的解放和政治上的解放。而马克思主义一开始的追求就是促进人的解放,主要是促进人民群众的解放。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中起了重要作用,不仅仅是创造了还推动了社会历史的发展进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是,人类的任务是认识和改造世界,在这个过程中再实现人自身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启蒙,不但是在中国当代社会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精神,实现人民的觉醒,从而促进人民群众的自由全面发展。更要在此基础上,实现该价值观和中国的具体实际国情的结合,在中国的发展中发挥其作用。对中国面临的问题做出一个科学合理的解释,并做一个价值引导。
和西方世界的启蒙相比,中国启蒙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中国马克思主义启蒙也具有自己的特殊性。首先,每个时期启蒙任务都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不同的阶段面对的主要矛盾不同,任务也就相应的不同,就会导致思想上的启蒙运动永远都位于当时的民族任务之后。其次,因为中国的的小农经济的局限性,大部分的启蒙运动都在不能完成启蒙任务之时就夭折。最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启蒙进行的并不彻底。因为,要使得人们完成自由全面发展的任务,关键就是独立。但是,当时的中国社会,各方面发展的条件不成熟,启蒙运动也就进行的不彻底。虽然,在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在迅猛的发展,但是也因为历史上的一些原因和当时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些问题,导致中国马克思主义启蒙不彻底。
中国马克思主义启蒙的不彻底特征,在后来一个较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面临困境的多元性,从而导致培育核心价值观和践行核心价值观这一任务的出现,以此来促使伟大复兴中国梦。在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启蒙,把核心价值观作为主要内核,需要融合马克思主义和启蒙思想,牢牢抓住实现人类全面发展这一目标,从而完成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启蒙任务。只有这样,才能使得两者真正实现融合,使得价值观真正落地生根,逐渐成为社会主义的一种意识形态。
二、马克思主义启蒙下的社会主义核心價值观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启蒙,其生命力极其旺盛,因为马克思主义追求的要实现人的自有全面发展,进入了一个关键期。在这个期间内,中国或者是采取变革,或者是探寻价值内核,都只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启蒙的一些比较具体的展现。要完成马克思主义启蒙任务,实现它的中国化,不仅仅要把目标设定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也要注意对现当代我国价值多元化困境的把握。当下,经济的迅猛发展,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人们努力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一个精神支撑,给马克思主义启蒙思想中国化指明了发展的方向。所以,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启蒙的关键也就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在马克思主义内涵的基础上践行核心价值观。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渊源中去解决当代中国的价值观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先进的价值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一个本质体现,是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具体表现。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从国家、社会和个人的角度具体的对人们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进行了限定,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创新和发展。从国家层面来说,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是在科学社会主义的基础上,以实现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实现传统文化的弘扬,具有中国特色。所以,在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要注重对中国特色风格的彰显,但是,要建立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观批判继承,也兼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现实,更是发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2.发挥马克思主义引导作用的基础上践行核心价值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发挥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引导作用的基础上。要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其作用,就必须在现实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把理论和具体的实际向结合,对现实的恶社会问题作出一定的回应。马克思主义是在和资本主义价值观的斗争中慢慢成熟并得以发展起来的,对一些腐朽思想采取了摒弃,对合理的因素进行了吸纳,这就说明了马克思主义本身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是一种能够发挥引导作用的优秀的价值观念,能够有效的抵制资本主义腐朽观念对人们思想的侵蚀。
三、结语
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不仅体现在对西方发展中所起作用,也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中国社会意识的发展进步所起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启蒙,体现在历史发展中的方方面面,也更加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在马克思主义内涵中,更是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的引导作用上。这就需要在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引领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伟大复新中国梦的实现。
参考文献:
[1]袁久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论略——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为例[J].思想理论教育,2014,(09):66-70.
[2]刘娟,崔三常.关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的思考[J].未来与发展,2015,39(11):66-68+65.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启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为了实现全世界无产阶级彻底解放的学说。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启蒙,也就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它在中国的发展极大的推动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这其中,中国马克思主义启蒙的重要表现就是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也只有通过践行核心价值观才能加快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进程。
一、中国马克思主义启蒙的意义
在西方世界,资产阶级思想的启蒙提出了自由和平等、民主等价值观念,它们构成了一整套的理论体系,实现了思想上的解放和政治上的解放。而马克思主义一开始的追求就是促进人的解放,主要是促进人民群众的解放。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中起了重要作用,不仅仅是创造了还推动了社会历史的发展进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是,人类的任务是认识和改造世界,在这个过程中再实现人自身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启蒙,不但是在中国当代社会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精神,实现人民的觉醒,从而促进人民群众的自由全面发展。更要在此基础上,实现该价值观和中国的具体实际国情的结合,在中国的发展中发挥其作用。对中国面临的问题做出一个科学合理的解释,并做一个价值引导。
和西方世界的启蒙相比,中国启蒙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中国马克思主义启蒙也具有自己的特殊性。首先,每个时期启蒙任务都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不同的阶段面对的主要矛盾不同,任务也就相应的不同,就会导致思想上的启蒙运动永远都位于当时的民族任务之后。其次,因为中国的的小农经济的局限性,大部分的启蒙运动都在不能完成启蒙任务之时就夭折。最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启蒙进行的并不彻底。因为,要使得人们完成自由全面发展的任务,关键就是独立。但是,当时的中国社会,各方面发展的条件不成熟,启蒙运动也就进行的不彻底。虽然,在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在迅猛的发展,但是也因为历史上的一些原因和当时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些问题,导致中国马克思主义启蒙不彻底。
中国马克思主义启蒙的不彻底特征,在后来一个较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面临困境的多元性,从而导致培育核心价值观和践行核心价值观这一任务的出现,以此来促使伟大复兴中国梦。在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启蒙,把核心价值观作为主要内核,需要融合马克思主义和启蒙思想,牢牢抓住实现人类全面发展这一目标,从而完成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启蒙任务。只有这样,才能使得两者真正实现融合,使得价值观真正落地生根,逐渐成为社会主义的一种意识形态。
二、马克思主义启蒙下的社会主义核心價值观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启蒙,其生命力极其旺盛,因为马克思主义追求的要实现人的自有全面发展,进入了一个关键期。在这个期间内,中国或者是采取变革,或者是探寻价值内核,都只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启蒙的一些比较具体的展现。要完成马克思主义启蒙任务,实现它的中国化,不仅仅要把目标设定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也要注意对现当代我国价值多元化困境的把握。当下,经济的迅猛发展,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人们努力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一个精神支撑,给马克思主义启蒙思想中国化指明了发展的方向。所以,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启蒙的关键也就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在马克思主义内涵的基础上践行核心价值观。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渊源中去解决当代中国的价值观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先进的价值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一个本质体现,是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具体表现。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从国家、社会和个人的角度具体的对人们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进行了限定,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创新和发展。从国家层面来说,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是在科学社会主义的基础上,以实现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实现传统文化的弘扬,具有中国特色。所以,在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要注重对中国特色风格的彰显,但是,要建立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观批判继承,也兼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现实,更是发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2.发挥马克思主义引导作用的基础上践行核心价值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发挥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引导作用的基础上。要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其作用,就必须在现实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把理论和具体的实际向结合,对现实的恶社会问题作出一定的回应。马克思主义是在和资本主义价值观的斗争中慢慢成熟并得以发展起来的,对一些腐朽思想采取了摒弃,对合理的因素进行了吸纳,这就说明了马克思主义本身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是一种能够发挥引导作用的优秀的价值观念,能够有效的抵制资本主义腐朽观念对人们思想的侵蚀。
三、结语
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不仅体现在对西方发展中所起作用,也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中国社会意识的发展进步所起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启蒙,体现在历史发展中的方方面面,也更加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在马克思主义内涵中,更是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的引导作用上。这就需要在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引领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伟大复新中国梦的实现。
参考文献:
[1]袁久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论略——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为例[J].思想理论教育,2014,(09):66-70.
[2]刘娟,崔三常.关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的思考[J].未来与发展,2015,39(11):66-6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