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经济增速下降,煤炭行业处于较长的结构调整期、发展攻坚期,煤矿面临前所未有的“寒冬”,各种风险压力相互叠加,职工群众利益诉求和思想日趋活跃,给发展带来变数和挑战。与新形势新任务相比,国有煤矿思想政治工作还存在诸多薄弱环节,需要不断创新思路和方法,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在改革发展中发挥重要保证和支撑作用。
一、煤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和考验
1、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作用发挥不够。当前国有煤矿工作重心在安全生产上,万事安全为天,凡事安全为先的标语随处可见。部分管理层认为思想政治工作并非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的核心工作,可有可无。尤其是在安全形势、生产任务被动时,更是把思想政治工作服务于安全生产片面的理解成让路于安全生产,使其失去了独立性。甚至有人认为煤矿是市场主体,要靠价值规律和物质利益调节起作用。煤矿最终目的就是要多出煤、出效益的煤,思想政治工作在这方面无能为力。因此,少数国有煤矿总是根据企业经营活动直接相关性来认识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用经济效益来衡量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这些认识上的偏差,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导致思想政治工作配合多、引领少,党委(党组)无法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
2、政工部门队伍削弱,出现“空转”现象。当前,国有煤矿从事思想政治工作人员与同级别的专业技术人员收入差距较大,导致许多优秀的人才对政工部门望而却步,政工部门成了“冷衙门”。有些国有煤矿把政工岗位作为安置型、养老型岗位,把那些行政岗位上年龄偏大、能力较弱的人员安排到政工岗位上来,或者干脆有行政干部兼职思想政治工作。这就制约了政工队伍的建设发展,阻碍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导致思想政治工作是相对弱化,并有逐渐被边缘化的危险。
3、思想政治工作形式单一,效果不理想。一些政工干部工作方式方法比较单一,思想政治工作走过场,往往以读报纸、学文件为主,没有真正了解基层职工的思想困惑,没有把思想工作真正融入到安全生产和经营发展中来,对实际工作的应用指导比较弱,很难达到预防问题发生的效果。贯彻形势任务、政策法规只停留在班子和科区层面,传达不到基层职工,更不能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导致广大职工对新政策、决定,不了解或了解不深、不透,造成许多猜疑和误会,影响了职工正常的判断能力,做了一些过激的事,给企业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4、职工对思想政治工作认识片面,积极性不高。在庞大信息的影响下,各种人生观、价值观、交织存在,思想难以统一,给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带来了难度。职工往往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虚的,就是写写文章而已,没有什么实际的作用,对于思想政治工作积极性不高。煤矿工作条件比较艰苦,工作劳动强度大、经济关系对员工的影响比思想政治工作更加实在、直接。近几年煤炭市场疲软,产量过剩,煤价下调,广大职工涨工资的期望落空,收入与其他行业收入差距过大,在接受岗位变化、环境变化、压力变化过程中,思想上容易产生较大波动甚至是对立抵触情绪,对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没兴趣,工作动力不足,工作积极性、职业责任感、忠诚度降低。
二、提高国有煤矿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路径选择
国有煤矿作为资源型企业,其安全环境、生产环境的特殊性、人员队伍构成的复杂性的特点,迫切要求广大政工干部要从维护企业发展稳定大局的高度,增强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正确认识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思想政治工作是国有企业独特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是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的鲜明特征。只有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才能保证企业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保证企业坚持社会主义的性质和方向,保证工人阶级在企业中的主人翁地位,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就国有煤矿而言,思想政治工作对安全生产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是煤矿安全生产和经营的生命线,也是国有煤矿改革发展稳定的有力保障。因此,国有煤矿必须强化党委(党组)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领导职责,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实践。充分发挥国有煤矿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把思想政治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科学配置思想政治工作资源,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深刻认识国有煤矿的特殊性质和历史使命,正确处理国家、煤矿、职工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更好地履行国有企业的经济责任、政治责任、社会责任。
2、加强政工组织建设。打造高素质的政工人才队伍。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心的工作,困难时期更迫切需要打造一支忠诚企业、忠于职守,敢于担当、锐意进取,能够团结带领干部职工坚忍不拔、攻坚克难的政工干部队伍。这支队伍关键是要讲政治、强宗旨、敢担当、有敬畏。首先,牢固树立政工干部是企业人才的理念,按照稳定队伍、优化结构、提高素质的要求,实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人才培养工程,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号召力,吸引和选拔政治素质好、知识层次高、懂经营会管理的人才到政工岗位上工作。其次,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增强政工工作者的政治素质和政治敏感性,确保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向性。同时,对他们进行文化知识、工作技巧的培训,培养职业荣誉感和爱岗敬业精神,使他们能够吃得住清苦、耐得住寂寞,勤勤恳恳地工作。
3、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国有煤矿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党政各部门的积极参与。党委要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把行政、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及其他方面的力量都调动起来,使大家各司其责,各展所长,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共同负责、党政工团齐抓共管、职工群众全员参与的“大政工”组织架构。形成横到边,纵到底的信息网络,专兼结合的宏大队伍,扩大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安全生产中,深入到经济活动中,嵌入到企业价值链中,找准切入点,一以贯之,使其真正成为发展的内生推动力。分管生产经营的行政领导,要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抓安全生产经营的同时要抓好思想政治工作,把思想政治工作同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后勤服务等领域工作结合起来,建立健全符合煤矿实际的思想政治工作格局。把思想上的隐患、工作上的隐患、技术上的隐患、执行上的隐患,排查出来,畅通上传下达反馈的信息渠道,及时地反映干部职工的思想动态,制定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开展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工作科学化水平。
4、强化形势任务宣传,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当前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不断增多,思想观念、认知水平逐步提高,在这种形势下,职工对于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更高,不再满足念文件、读报纸的教育方式。这就要求我们的政工人员既要坚持优良传统,也要大胆创新,着力在工作理念、内容、载体、方法、手段上不断推陈出新,提高工作水平和艺术,用春风化雨温润刚性管理,对困难形势要讲明,利害关系要讲清,政策措施要讲透,目标愿景要讲好。形势任务宣传不能只停留在领导班子和管理干部层面,要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宣讲内容要尽量贴近职工,避免空泛的说教,要结合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造新经验,增强工作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通过旗帜鲜明的舆论引导、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解疑释惑、凝心聚力,把工作抓实、抓细、抓出成效。要深入到区队、班组和生产一线,真心实意地关心职工生活,切实帮助和解决职工在工作、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和困难,消除影响安全工作的障碍和包袱,把思想统一到安全生产的行动上来,把职工的心紧紧拢在一起、力量牢牢聚在一起,煤炭企业才能渡过难关,无往而不胜。
参考文献
[1]韩璋.探讨企业政工师如何提升自身修养与工作艺术[J].东方企业文化,2013.
[2]郭庆洁.浅析国有企业政工师工作过程中的批评技巧[J].求实,2012.
[3]周天强.浅谈在国有企业改革中政工师的作用[J].东方企业文化,2014
一、煤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和考验
1、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作用发挥不够。当前国有煤矿工作重心在安全生产上,万事安全为天,凡事安全为先的标语随处可见。部分管理层认为思想政治工作并非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的核心工作,可有可无。尤其是在安全形势、生产任务被动时,更是把思想政治工作服务于安全生产片面的理解成让路于安全生产,使其失去了独立性。甚至有人认为煤矿是市场主体,要靠价值规律和物质利益调节起作用。煤矿最终目的就是要多出煤、出效益的煤,思想政治工作在这方面无能为力。因此,少数国有煤矿总是根据企业经营活动直接相关性来认识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用经济效益来衡量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这些认识上的偏差,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导致思想政治工作配合多、引领少,党委(党组)无法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
2、政工部门队伍削弱,出现“空转”现象。当前,国有煤矿从事思想政治工作人员与同级别的专业技术人员收入差距较大,导致许多优秀的人才对政工部门望而却步,政工部门成了“冷衙门”。有些国有煤矿把政工岗位作为安置型、养老型岗位,把那些行政岗位上年龄偏大、能力较弱的人员安排到政工岗位上来,或者干脆有行政干部兼职思想政治工作。这就制约了政工队伍的建设发展,阻碍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导致思想政治工作是相对弱化,并有逐渐被边缘化的危险。
3、思想政治工作形式单一,效果不理想。一些政工干部工作方式方法比较单一,思想政治工作走过场,往往以读报纸、学文件为主,没有真正了解基层职工的思想困惑,没有把思想工作真正融入到安全生产和经营发展中来,对实际工作的应用指导比较弱,很难达到预防问题发生的效果。贯彻形势任务、政策法规只停留在班子和科区层面,传达不到基层职工,更不能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导致广大职工对新政策、决定,不了解或了解不深、不透,造成许多猜疑和误会,影响了职工正常的判断能力,做了一些过激的事,给企业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4、职工对思想政治工作认识片面,积极性不高。在庞大信息的影响下,各种人生观、价值观、交织存在,思想难以统一,给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带来了难度。职工往往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虚的,就是写写文章而已,没有什么实际的作用,对于思想政治工作积极性不高。煤矿工作条件比较艰苦,工作劳动强度大、经济关系对员工的影响比思想政治工作更加实在、直接。近几年煤炭市场疲软,产量过剩,煤价下调,广大职工涨工资的期望落空,收入与其他行业收入差距过大,在接受岗位变化、环境变化、压力变化过程中,思想上容易产生较大波动甚至是对立抵触情绪,对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没兴趣,工作动力不足,工作积极性、职业责任感、忠诚度降低。
二、提高国有煤矿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路径选择
国有煤矿作为资源型企业,其安全环境、生产环境的特殊性、人员队伍构成的复杂性的特点,迫切要求广大政工干部要从维护企业发展稳定大局的高度,增强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正确认识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思想政治工作是国有企业独特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是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的鲜明特征。只有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才能保证企业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保证企业坚持社会主义的性质和方向,保证工人阶级在企业中的主人翁地位,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就国有煤矿而言,思想政治工作对安全生产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是煤矿安全生产和经营的生命线,也是国有煤矿改革发展稳定的有力保障。因此,国有煤矿必须强化党委(党组)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领导职责,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实践。充分发挥国有煤矿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把思想政治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科学配置思想政治工作资源,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深刻认识国有煤矿的特殊性质和历史使命,正确处理国家、煤矿、职工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更好地履行国有企业的经济责任、政治责任、社会责任。
2、加强政工组织建设。打造高素质的政工人才队伍。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心的工作,困难时期更迫切需要打造一支忠诚企业、忠于职守,敢于担当、锐意进取,能够团结带领干部职工坚忍不拔、攻坚克难的政工干部队伍。这支队伍关键是要讲政治、强宗旨、敢担当、有敬畏。首先,牢固树立政工干部是企业人才的理念,按照稳定队伍、优化结构、提高素质的要求,实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人才培养工程,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号召力,吸引和选拔政治素质好、知识层次高、懂经营会管理的人才到政工岗位上工作。其次,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增强政工工作者的政治素质和政治敏感性,确保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向性。同时,对他们进行文化知识、工作技巧的培训,培养职业荣誉感和爱岗敬业精神,使他们能够吃得住清苦、耐得住寂寞,勤勤恳恳地工作。
3、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国有煤矿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党政各部门的积极参与。党委要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把行政、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及其他方面的力量都调动起来,使大家各司其责,各展所长,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共同负责、党政工团齐抓共管、职工群众全员参与的“大政工”组织架构。形成横到边,纵到底的信息网络,专兼结合的宏大队伍,扩大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安全生产中,深入到经济活动中,嵌入到企业价值链中,找准切入点,一以贯之,使其真正成为发展的内生推动力。分管生产经营的行政领导,要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抓安全生产经营的同时要抓好思想政治工作,把思想政治工作同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后勤服务等领域工作结合起来,建立健全符合煤矿实际的思想政治工作格局。把思想上的隐患、工作上的隐患、技术上的隐患、执行上的隐患,排查出来,畅通上传下达反馈的信息渠道,及时地反映干部职工的思想动态,制定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开展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工作科学化水平。
4、强化形势任务宣传,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当前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不断增多,思想观念、认知水平逐步提高,在这种形势下,职工对于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更高,不再满足念文件、读报纸的教育方式。这就要求我们的政工人员既要坚持优良传统,也要大胆创新,着力在工作理念、内容、载体、方法、手段上不断推陈出新,提高工作水平和艺术,用春风化雨温润刚性管理,对困难形势要讲明,利害关系要讲清,政策措施要讲透,目标愿景要讲好。形势任务宣传不能只停留在领导班子和管理干部层面,要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宣讲内容要尽量贴近职工,避免空泛的说教,要结合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造新经验,增强工作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通过旗帜鲜明的舆论引导、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解疑释惑、凝心聚力,把工作抓实、抓细、抓出成效。要深入到区队、班组和生产一线,真心实意地关心职工生活,切实帮助和解决职工在工作、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和困难,消除影响安全工作的障碍和包袱,把思想统一到安全生产的行动上来,把职工的心紧紧拢在一起、力量牢牢聚在一起,煤炭企业才能渡过难关,无往而不胜。
参考文献
[1]韩璋.探讨企业政工师如何提升自身修养与工作艺术[J].东方企业文化,2013.
[2]郭庆洁.浅析国有企业政工师工作过程中的批评技巧[J].求实,2012.
[3]周天强.浅谈在国有企业改革中政工师的作用[J].东方企业文化,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