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分娩镇痛 规模化开展 意义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1.136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医学的发展,人文关怀服务已经成为现代医学文明和现代化医院的一个重要标志[1]。“人文关怀”在产科的工作中,更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硬膜外联合麻醉分娩镇痛(以下简称分娩镇痛)”技术的开展,很大程度的减轻了产妇痛苦,也大大提高了产科服务质量。阐述分娩痛的特点,分析“分娩镇痛”的意义,呼吁“分娩镇痛”的规模化开展。
分娩痛的特点
随着产程的进展,疼痛的性质有如下特点:第一产程:牵拉→“内脏痛”。特点:范围弥散不定,疼痛部位不确切,副交感神经反射活动,内分泌改变。主要表现:下腹部、腰背部疼痛。第二产程:伸展、牵拉和撕裂→“躯体痛”。特点:疼痛部位明确,性质如刀割样锐痛。主要表现在耻骨联合、阴道、肛门的疼痛。
分娩痛对母婴健康的影响
基础代谢率、氧需量、儿茶酚胺水平升高;喊叫呻吟、过度通气、脱水、心动过速、血压升高等;胎儿氧合减少、酸中毒;产妇过度的身心消耗还会造成心理创伤;出现焦虑、恐惧、产后抑郁乃至产后精神病。
“分娩镇痛”的意义
分娩镇痛是医学发展的需要: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爱母行动的倡导,打破了“分娩必痛”的传统观念。产妇对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产时给予分娩镇痛已是时代的需要。
分娩镇痛是现代文明产科的标志:分娩疼痛是客观事实,有其生理及心理学基础。如何使产妇安全、无痛苦地分娩,一直是人们的追求。分娩镇痛已经历一个多世纪的研究,医生无权不提供此项服务。
分娩镇痛是每一位产妇和胎儿的权利:分娩是繁衍后代的过程,产妇有权享受安全、幸福的分娩服务,胎儿也有权在此过程中受到保护与善待。
分娩镇痛可提高分娩期母婴的安全:分娩镇痛可缩短产程,减少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出血率,改善胎盘血流量,降低胎儿缺氧和新生儿窒息。
“分娩镇痛”规模化开展的阻碍因素
医院管理层的管理理念;相关工作人员(助产士、产科医生、麻醉师)及设备配备不足;产科医生及助产士对分娩镇痛的认知程度;产前宣教不到位;媒体关注度不够;经济因素。
在医学疼痛指数上,产痛仅次于烧灼伤痛,排在第2位,所以,减轻分娩过程中的宫缩痛是产科工作者的责任。据介绍,目前,分娩镇痛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十分普遍,但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总体分娩镇痛率不足1%。这项技术不能得到规模化开展,主要原因是非常“消耗人力”。①大多数初产妇产程在10个小时以上,且镇痛时间平均在4個小时左右,需要麻醉科医生全程陪同。但多年来,麻醉科医师的人员编制沿袭了以手术室床位数作为参照指标的“老规定”,即麻醉科医师按1~2人每张手术床配备。大多数医院麻醉科在应付常规工作时已感到人手紧张,如果开展分娩镇痛就更是捉襟见肘。②助产士人员的工作量也相应增加。③产科本身就属于高风险科室,多做一项工作就意味着多承担一份风险,在本来就忙得不可开交的情况下,分娩镇痛开展困难。
分娩镇痛是每一位产妇胎儿的权利,妇女有权享受安全、幸福的,分娩服务,胎儿有权在宫内宫外旅途中受到保护和善待。“我是带着微笑,感受到自己的宝宝来到这个世界的”。这是一个接受分娩镇痛的产妇说过的一句话。希望在不远的将来,通过有关医务人员的努力和整个社会的关注,分娩镇痛能得到规模化开展。
参考文献
1 李惠玲.护理人文关怀的基本理论及临床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11):878-880.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1.136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医学的发展,人文关怀服务已经成为现代医学文明和现代化医院的一个重要标志[1]。“人文关怀”在产科的工作中,更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硬膜外联合麻醉分娩镇痛(以下简称分娩镇痛)”技术的开展,很大程度的减轻了产妇痛苦,也大大提高了产科服务质量。阐述分娩痛的特点,分析“分娩镇痛”的意义,呼吁“分娩镇痛”的规模化开展。
分娩痛的特点
随着产程的进展,疼痛的性质有如下特点:第一产程:牵拉→“内脏痛”。特点:范围弥散不定,疼痛部位不确切,副交感神经反射活动,内分泌改变。主要表现:下腹部、腰背部疼痛。第二产程:伸展、牵拉和撕裂→“躯体痛”。特点:疼痛部位明确,性质如刀割样锐痛。主要表现在耻骨联合、阴道、肛门的疼痛。
分娩痛对母婴健康的影响
基础代谢率、氧需量、儿茶酚胺水平升高;喊叫呻吟、过度通气、脱水、心动过速、血压升高等;胎儿氧合减少、酸中毒;产妇过度的身心消耗还会造成心理创伤;出现焦虑、恐惧、产后抑郁乃至产后精神病。
“分娩镇痛”的意义
分娩镇痛是医学发展的需要: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爱母行动的倡导,打破了“分娩必痛”的传统观念。产妇对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产时给予分娩镇痛已是时代的需要。
分娩镇痛是现代文明产科的标志:分娩疼痛是客观事实,有其生理及心理学基础。如何使产妇安全、无痛苦地分娩,一直是人们的追求。分娩镇痛已经历一个多世纪的研究,医生无权不提供此项服务。
分娩镇痛是每一位产妇和胎儿的权利:分娩是繁衍后代的过程,产妇有权享受安全、幸福的分娩服务,胎儿也有权在此过程中受到保护与善待。
分娩镇痛可提高分娩期母婴的安全:分娩镇痛可缩短产程,减少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出血率,改善胎盘血流量,降低胎儿缺氧和新生儿窒息。
“分娩镇痛”规模化开展的阻碍因素
医院管理层的管理理念;相关工作人员(助产士、产科医生、麻醉师)及设备配备不足;产科医生及助产士对分娩镇痛的认知程度;产前宣教不到位;媒体关注度不够;经济因素。
在医学疼痛指数上,产痛仅次于烧灼伤痛,排在第2位,所以,减轻分娩过程中的宫缩痛是产科工作者的责任。据介绍,目前,分娩镇痛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十分普遍,但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总体分娩镇痛率不足1%。这项技术不能得到规模化开展,主要原因是非常“消耗人力”。①大多数初产妇产程在10个小时以上,且镇痛时间平均在4個小时左右,需要麻醉科医生全程陪同。但多年来,麻醉科医师的人员编制沿袭了以手术室床位数作为参照指标的“老规定”,即麻醉科医师按1~2人每张手术床配备。大多数医院麻醉科在应付常规工作时已感到人手紧张,如果开展分娩镇痛就更是捉襟见肘。②助产士人员的工作量也相应增加。③产科本身就属于高风险科室,多做一项工作就意味着多承担一份风险,在本来就忙得不可开交的情况下,分娩镇痛开展困难。
分娩镇痛是每一位产妇胎儿的权利,妇女有权享受安全、幸福的,分娩服务,胎儿有权在宫内宫外旅途中受到保护和善待。“我是带着微笑,感受到自己的宝宝来到这个世界的”。这是一个接受分娩镇痛的产妇说过的一句话。希望在不远的将来,通过有关医务人员的努力和整个社会的关注,分娩镇痛能得到规模化开展。
参考文献
1 李惠玲.护理人文关怀的基本理论及临床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11):878-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