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投篮技术动作结构的特异性原理

来源 :体育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ldininikan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4-000-01
  摘 要 篮球的投篮技术动作显然是属于投掷类的一种,这一点毋庸置疑。然而,与田径运动中的标枪、铅球、铁饼等这些以远度为目的的力量速度型投掷类项目相比,投篮这项投掷类动作它是属于以准确性为目的的纯精确性的一项运动。虽然都是投掷类运动,但二者的动作结构形式却完全相反。
  关键词 投篮技术 动作结构 特异性原理
  就其动作性质而言,篮球的投篮技术动作显然是属于投掷类的一种,这一点毋庸置疑。然而,与田径运动中的标枪、铅球、铁饼等这些以远度为目的的力量速度型投掷类项目相比,投篮这项投掷类动作它是属于以准确性为目的的纯精确性的一项运动。准确性的高低是衡量竞技篮球投篮技术水平高低的决定性指标,没有命中率的投篮将无技术性可言。
  从人体运动技术原理的角度分析,投掷类动作可以划分为三种不同形式,这三种动作形式之间的区别就在于动作结构和用力特征上的差异性,而每一种动作结构上的特异性又完全是受其动作目的所决定的。这就是人体运动所遵循的“结构决定机能,机能决定目的”的原理。按此原理划分,第一种类型是以远度为目的的投掷类动作,如田径运动中的各个投掷项目,它的动作结构及环节肌肉的用力特点是:“人体超越器械”,以大环节、大肌群用力形式为主。所谓“人体超越器械”,是指运动员在投掷动作的初始状态,相对投掷方向而言,被投掷的器械初始位置处于运动员的身体后方,运动员的全部身体都处在器械的前方。此时,投掷臂一侧的腿、躯干、投掷臂与器械一样都处在身体的后方,而投掷臂的异侧身体(上下肢及躯干)处在身体的前方对着投掷目标,身体的这种极度扭转姿势形成一个生理上的牵张反射状态,这种结构姿态目的是拉长原动肌的初始长度,并通过牵张反射的作用获得最大的肌肉收缩力量。由于这种动作结构形式人体处在器械的前方,因此,顾名思义地被称之为“超越器械”型。然而,以远度为目的的投掷类动作,其参与运动的大肌群、大环节,它虽然能提供投掷动作的最大力量需求,但这种动作结构特点它用力的精确性小,所以,它只适合那些对精确性要求不高,而对力量和远度要求较高的项目。
  第二种类型是以准确性为目的的投掷类动作,例如本课题要重点阐述的篮球投篮技术动作。这种投掷类的动作结构特点恰好与以远度为目的的投掷类动作结构特点相反,它的动作结构特点是“器械超越人体”,器械(篮球)及投掷臂的初始位置处在运动员的身体前方,投掷臂一侧的上下肢均处于身体的前方,这种动作结构形式的意义就是避免大肌肉群、大环节对运动的参与,实现以小肌群、末梢小环节用力为主的动作形式。小肌群、小环节用力特点与大肌群、大环节用力特点及功能效果恰好相反,它的肌肉力量较小,但它完成动作的精确性高,所以,这种动作结构特点多适用于那些对精确性要求较高,而对力量要求较低的各种技术动作上,篮球的投篮技术正符合这种用力特点的需求,故篮球的常规性投篮动作,其动作结构特点都是“器械超越人体”。但篮球运动中的勾手投篮由于它没有形成“器械超越人体”这一结构形式,所以,它不符合以精确性为目的的投掷类技术的动作结构要求,因而,它在完成勾手投篮过程中大肌群多有参与,且又缺少对球体的稳定控制,力的传递效果不能像常规性投篮那样充分集中到手指手腕部位,所以,勾手投篮的准确性非常低,只有少数高大的篮下内线队员近距离时有采用。
  实际上,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实践中,像投篮这种以准确性为目的的投掷类动作时为多见。例如,人们常见的那种以命中为目的的飞镖游戏,以及有些少年儿童玩的那种手弹玻璃球(有的地方叫弹溜溜)游戏,都属于以准确性为目的的小型投掷类动作。其动作结构形式也都是器械超越人体,完全是以人体的末梢小环节,小肌肉群手指发力为主。末梢环节对器械的精确感应和小肌群的精确用力,确保器械运动的高度精确性。从人体运动科学原理分析,竞技体育中的有些升华技术动作,也并非是什么独创的,绝大部分技术动作实际上都来源于人们日常生活与劳动中的自然动作,只不过是换了一种动作方式罢了。例如,人们在修理各种精密仪器或在操作精确性较高的设备时,都是用手指手腕末梢环节来进行,且被操作的对象完全是在身体的前方;而从事一些重体力劳动时,用的都是大肌群,大环节的用力操作,动作形式往往都是身背、肩扛、身体拉等非精确性的动作。竞技体育中的一些升华技术,就是从人们先天性自然生存的机能动作中提炼的一种适合游戏目的需要的专门的一些动作。
  第三种类型为混合型结构投掷类动作,例如,投掷保龄球动作就属于这一类。保龄球的投掷动作实际上也是以准确性为目的的一种游戏,但由于保龄球的球体较重,投掷者为获取一定的初速度,在动作的前半程是以人体超越器械的形式,以大肌群、大环节整个上肢前摆用力为主,使保龄球获得足够的初速度。当球体摆到体前进入动作的后半程之后,主要以手指手腕小肌群、小环节的用力来控制球体的滚动方向、轨迹、撞击点等精确性指标。动作的前半程与后半程不同的动作结构有着截然不同的作用和意义,这就是结构决定机能,机能决定目的原理在事件中的具体表现。
  参考文献:
  [1] 吕涛.青少年篮球运动员急停跳投训练初探[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4(02).
  [2] 周英华.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技术分析[J].长沙大学学报.2000(04).
  [3] 戴震.影响投篮命中率的运动生物力学因素分析与探讨[D].太原理工大学.2008(02).
其他文献
目的 对磁微粒化学发光法检测乙型肝炎6项血清标志物[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e抗体(HBeAb)、乙型肝炎核心抗体(
农户作为耕地的直接使用者,其耕地投入行为与耕地数量的保障和耕地质量的提高有着直接的联系,对国家粮食安全的保障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农户这一微观角度,研究农户耕地投入
中图分类号:G84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4-000-01  摘 要 通过调查,高校公体课中尚未设置软式排球教学的内容。为了满足女大学生强身健体的需要,在普通高校进行了对比性试验。结果显示,软式排球运动项目具有性能柔软、技术难度低、发球效果好、无负面影响等优点,且能够有效提高发球技术,有助于学生养成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因此,在普通高校开设软式排球课是可行的。
中图分类号:G84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4-000-01  摘 要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加强,对于体育锻炼的看法发生了明显地转变。羽毛球作为一种时髦的运动,一直备受人们的青睐。参加羽毛球业余训练的多名青少年的学生,其羽毛球业余训练的情况受到诸多方面的影响。本文针对这一主体的羽毛球业余训练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旨在能够更好地促进我国青少年羽毛球业余训练的发展。
中图分类号:G83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4-000-01  摘 要 首先分析了前腿支撑的概念,然后又进一步分析了前腿支撑在投掷实心球中的作用:正确的前腿支撑对获得合理的出手高度,出手角度及出手速度的影响、前脚快速支撑对获得理想的超越器械姿势的影响以及有力的前腿制动支撑能够将身体重心位移速度转化为投掷速度三点。  关键词 前腿支撑 实心球 投掷  一、前腿支撑的
中图分类号:G808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4-000-01  摘 要 柔韧性和力量是人体十分重要的基础能力,柔韧性和力量训练中采用适当拉伸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锻炼效果。拉伸的时间和时机十分重要,在柔韧性练习前要先进行准备活动,使肌肉温度升高,再做拉伸才有效,才能防止肌肉拉伤。力量训练时要在练习的间歇进行拉伸,这样能使肌肉恢复原来的弹性。  关键词 柔韧性 力量 静
2013年7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审议通过,同年8月,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批复建设。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试验区)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4-000-01  摘 要 竞技体育是人与人之间天然本能的竞争过程,它以人类的天然本能为内容,以竞争为形式,实现传承文明之目的。在强竞技比赛中,运动员情绪失控后的攻击行为其严重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们所重视。  关键词 强竞技运动 比赛情绪 攻击行为  现代竞技体育是人类文明的传承手段,它展现出人类自强不息、超越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