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什么陈晓选择的这条路会让国美与自己同时陷入困境?这种选择,究竟是一种创新,还是一种挑衅?中国企业的管理正道,究竟是什么?
3月9日晚间,国美电器(0493.HK)正式对外发布公告称:陈晓因个人原因辞任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执行委员会成员兼主席及授权代表职务;孙一丁辞去执行董事,但继续留任公司副总裁职务;张大中出任国美电器非执行董事及董事会主席。各项人事变动均于2011年3月10日生效。
2010年,中国企业界最吸引眼球的国美内战终于以这样的方式宣告彻底终结。陈晓黯然神伤地离开了国美,没有补偿,个人声誉陷于“不义”,物质精神双输!国美还是那个国美,没了陈晓一样转!
但如果时间能够倒流,如果陈晓一心忠于黄光裕,结果会是什么呢?陈晓依然是国美的董事长,国美继续高速发展,一切祥和太平!
为什么陈晓选择的这条路会让国美与自己同时陷入困境之中?这种选择,究竟是一种创新还是一种挑衅?中国企业的管理正道,究竟是什么?
被忘却的约束力
现代社会虽然没有了皇帝,但成为绝对的领导人变成了很多人的追求。对于权力的绝对追逐使很多人迷失了思想,在实际生活中就动了“邪念”。
陈晓确实有一定能力,但洞察事物本质的能力仍然有一定缺陷,其对财富与权力的掌控欲,让他栽倒在贝恩资本的手下。
借助贝恩资本扳倒黄光裕,是隐藏在陈晓心中的一块秘密,这是在被国美收购时就隐藏的秘密。并在黄光裕深陷牢狱时释放出来。陈晓认为自己有贝恩资本的支持,有团队股份分配的利益捆绑,就可以战胜黄光裕,但是没有考虑到更深一层,就是现实和道德的约束。
违背了现实与道德,显然就违背了企业管理的正道。黄光裕把陈晓提到位高权重的级别,换来的是反叛,在道义上已经赢得了先机。这是股无形却影响很大的暗流,连唯利是图的贝恩资本都不得不考虑:如果国际资本和中国企业的合作结果就是联合原来的管理层扳倒大股东和创始人,这样的影响和压力也是贝恩资本所不能承受的。
“诡计者”的失败
不仅仅在道义上,即便在资本实力上,陈晓也并不具备颠覆者的能力。大股东的非上市门店,这是一块足以改变国美内战时双方实力角逐的重要砝码。
贝恩资本入股国美追逐的是利益,非上市门店的进入和退出关系着贝恩资本的切实收益,最终坐下来沟通的一定是黄光裕和贝恩资本,而不是陈晓!原因很简单,这是个看实力的年代,硬实力和软实力的综合体,陈晓都不具备。在这样的前提下,他如何驾驭国美这艘大船?
在生活中,多一份忠诚,少一份邪念,双方明明白白地合作,光明正大地分手,好合好散才能共同谋求利益的最大化。商战中虽然也有靠巧取豪夺胜利的,但正道的潜在压力也会使“成功者”蒙受压力——一旦“诡计”败露,只能身败名裂。
如果靠阴谋诡计成功,就算是有超过50%的可能,也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因为即使不靠阴谋诡计,成功的几率也绝不是0。对应到国美,陈晓如果中规中矩,换来的一定比现在多!
换位思考一下,离职创业的陈晓一定也希望自己的手下对自己永远忠诚,不论自己未来是否也身陷牢狱。
责任编辑:纪亮
3月9日晚间,国美电器(0493.HK)正式对外发布公告称:陈晓因个人原因辞任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执行委员会成员兼主席及授权代表职务;孙一丁辞去执行董事,但继续留任公司副总裁职务;张大中出任国美电器非执行董事及董事会主席。各项人事变动均于2011年3月10日生效。
2010年,中国企业界最吸引眼球的国美内战终于以这样的方式宣告彻底终结。陈晓黯然神伤地离开了国美,没有补偿,个人声誉陷于“不义”,物质精神双输!国美还是那个国美,没了陈晓一样转!
但如果时间能够倒流,如果陈晓一心忠于黄光裕,结果会是什么呢?陈晓依然是国美的董事长,国美继续高速发展,一切祥和太平!
为什么陈晓选择的这条路会让国美与自己同时陷入困境之中?这种选择,究竟是一种创新还是一种挑衅?中国企业的管理正道,究竟是什么?
被忘却的约束力
现代社会虽然没有了皇帝,但成为绝对的领导人变成了很多人的追求。对于权力的绝对追逐使很多人迷失了思想,在实际生活中就动了“邪念”。
陈晓确实有一定能力,但洞察事物本质的能力仍然有一定缺陷,其对财富与权力的掌控欲,让他栽倒在贝恩资本的手下。
借助贝恩资本扳倒黄光裕,是隐藏在陈晓心中的一块秘密,这是在被国美收购时就隐藏的秘密。并在黄光裕深陷牢狱时释放出来。陈晓认为自己有贝恩资本的支持,有团队股份分配的利益捆绑,就可以战胜黄光裕,但是没有考虑到更深一层,就是现实和道德的约束。
违背了现实与道德,显然就违背了企业管理的正道。黄光裕把陈晓提到位高权重的级别,换来的是反叛,在道义上已经赢得了先机。这是股无形却影响很大的暗流,连唯利是图的贝恩资本都不得不考虑:如果国际资本和中国企业的合作结果就是联合原来的管理层扳倒大股东和创始人,这样的影响和压力也是贝恩资本所不能承受的。
“诡计者”的失败
不仅仅在道义上,即便在资本实力上,陈晓也并不具备颠覆者的能力。大股东的非上市门店,这是一块足以改变国美内战时双方实力角逐的重要砝码。
贝恩资本入股国美追逐的是利益,非上市门店的进入和退出关系着贝恩资本的切实收益,最终坐下来沟通的一定是黄光裕和贝恩资本,而不是陈晓!原因很简单,这是个看实力的年代,硬实力和软实力的综合体,陈晓都不具备。在这样的前提下,他如何驾驭国美这艘大船?
在生活中,多一份忠诚,少一份邪念,双方明明白白地合作,光明正大地分手,好合好散才能共同谋求利益的最大化。商战中虽然也有靠巧取豪夺胜利的,但正道的潜在压力也会使“成功者”蒙受压力——一旦“诡计”败露,只能身败名裂。
如果靠阴谋诡计成功,就算是有超过50%的可能,也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因为即使不靠阴谋诡计,成功的几率也绝不是0。对应到国美,陈晓如果中规中矩,换来的一定比现在多!
换位思考一下,离职创业的陈晓一定也希望自己的手下对自己永远忠诚,不论自己未来是否也身陷牢狱。
责任编辑: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