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学生安全:从教训中痛反思 从反思中寻出路

来源 :甘肃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nisb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2009年12月7日,湖南省湘乡市东山育才中学发生了学生踩踏事件,踩踏共造成8名学生死亡,26名学生受伤。事件一经披露,即刻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学生安全问题也再度成为社会热点话题。
  在我国,学生安全事故每年都时有发生,如食物中毒、溺水、交通事故等等,许多年轻的生命在一次又一次的事故中离开了人世。2009年,仅在我省就发生了多起学生安全事故。2009年8月,天水市麦积区甘泉中心学校五年级学生任某与孙某在采砂形成的水坑中游泳时不慎溺水身亡。9月,庄浪县万泉中学2名学生在租住的民房中因煤气中毒死亡……面对一起起触目惊心的惨剧,我们在扼腕痛惜的同时,应不断追问和反思:为何学生安全事故屡屡发生?
  在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到来之际,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学生安全工作不是搞搞宣传、走走过场。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找到学生安全工作的抓手,知道如何预防和有效避免学生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减少不必要的伤亡和损失。
  
  农村学生安全
  关键词:交通安全·校舍安全·三无食品
  
  甘肃省教育厅的一份统计资料显示:甘肃各类中小学学生安全事故中,10%发生在城市,90%发生在农村。对于农村学校学生的安全问题,华亭县安口镇陶坪小学校长何永平有着深刻的认识。陶坪小学是一所农村小学,学生虽不多,但因学校位于乡镇中心,学生上学、放学期间要途经当地的交通主干线,“(农村)学生安全工作最值得关注和警惕的就是学生的交通安全问题,交通事故的预防不容忽视,”何永平校长对记者说,“现在,农村很多地区,特别是偏远的山区,由于乡村道路路面等级低,加之农用车辆、摩托车等肆意乱行,对学生在上学、放学期间的安全管理必须得到加强。”
  对于农村地区,特别是偏远山区的学校来说,校舍安全也是值得注意的问题。“就学校内部来说,校舍的年久失修,比如,有危房、用电线路老化、相关设施不配套等问题,其间都存在着极大的安金隐患,”何永平分析道,“而且,农村学校表多没有水暖供暖设施,冬季取暖太多是用煤炉,这也会造成诸如煤气中毒、烫伤等安全问题。”
  “另外,学校周边的小食品摊点泛滥,”何永平还说道,“学生们一放学就围着这些摊点买零食吃。但这些摊点上所卖的饮料、糕点、麻辣食品、糖果等,有部分是典型的“三无”产品、假冒伪劣产品,其卫生状况、产品质量无不让人担忧。有些小食品既没有合法的生产商,也没有经过食品监管部门的认证,食用这些食品对学生的健康极为不利。”
  此外,在何永平看来,教师的精力有限,在对学生的监管方面容易产生某些盲区,再加之学生不良的行为习惯,如活动、游戏不按规范要求进行,这也会使学生受到意外伤害。
  
  城镇学生安全
  关键词:集会·踩踏·打架斗殴
  
  目前,由于各种原因,大量人口拥入城镇,这…方面使得城镇中小学狭小的校园要承载更多的学生,另一方面,也使得校园周边环境变得更为复杂。
  曾担任镇原县孟坝镇初级中学校长14年、现任镇源县教育局调研员的吴琦对城镇学校学生安全问题感受颇深。
  “城镇学校学生多,在进行出操、集会等全校性活动的集散过程中最容易发生踩踏事故,”吴琦分析道,“特别是一些好动的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时常会有一些不良的举动,如有意推搡他人、阻挡他人、向他人身上放置小昆虫、大声尖叫等,而在突然停电或出现意外事件的时候,尤其是在下晚自习和晚间集会时,一些学生最容易搞恶作剧。最为可怕的是,一旦有学生搞恶作剧,便会引起其他学生的围观和凑热闹,从而引发骚乱。另外,在学生追逐、打闹、捉迷藏等过程中,最容易产生碰伤、摔伤、踩伤等个体受伤事故。”
  吴琦认为,最容易出问题的是在寄宿制学校晚间的集会活动中,尤其是那些需要学生自带板凳参加的集会活动。当集会活动结束后,学生要回到班里放自己的板凳,当后来的学生继续上楼时,先上去的学生又急着下楼,这时学生上下双向聚集,此时就危险万分,一旦学生挤在一起,就是不跌倒,也会受到挤压。
  “在我当校长这些年中,最操心的就是这种事。”这是吴琦的切身体会。
  吴琦还说,现在很多离家稍近的高年级学生会骑自行车上下学。由于这些学生基本上都属于未成年人,且交通安全意识淡薄,骑车时经常会出现追逐打闹、多人共乘一辆自行车的现象,这就极易引发交通事故。
  对于学生自身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吴琦认为:“初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期,因情绪不稳定,性格还未定型,容易冲动,一些学生往往因早恋等原因会在校内外制造恶性事件,而高中学生在受到校外不法之徒的侵害或因为同学之间有摩擦也会大打出手。”
  
  寄宿制学生安全
  关键词:食品安全·突发急病·上学路上
  
  随着国家农牧区寄宿制学校的建设,更多的孩子进入了寄宿制学校,但同时,这些学生的安全问题也成为了当前寄宿制学校最为突出的问题。
  在甘南州一所寄宿制学校任职已有6年时间的张校长在谈到寄宿制学校的安全工作时,告诉记者:“最大的隐患在于食品安全。”他具体分析道,“数百名孩子同吃一锅饭,而且学校的食堂都是雇请一些厨师来做饭,或者是把食堂承包出去。由于学校对饭菜的价格做了限定,食堂方面为了降低成本,只好进一些便宜甚至过期变质的原料,做出的饭菜品种相对单调,卫生质量也得不到保证,很容易造成学生肠胃不适、腹泻等。”
  “(学校对食堂)一旦监管不力,就会出现安全事故,如以前就发生过学生因食用野生有毒蘑菇和未煮熟的豆角而中毒的事件。而且是学生集体中毒事件,问题非同小可。”张校长说。
  张校长认为,寄宿制学生的交通安全是仅次于食品安全的大问题,这同样也是最让学校提心吊胆的事情。“部分学生因为年纪小、家又离学校远,有的学生家离学校达几十公里,这些学生只能周末回家,周日下午返校。这些学生回家、返校全靠家长用自行车、摩托车或农用三轮车接送,没有家长接送的学生干脆就自己搭乘农用三轮车。有时一辆三轮车要坐十几个孩子,加之当地路况及车况不是很好,就存在着较大的交通安全隐患。如遇上下雪、下雨天,则更让人担心了。”
  寄宿制学生突发急病也是寄宿制学校管理者颇为头疼的一个问题。对此,张校长给记者讲了一件发生在他们学校的事情。有一天晚上11点左右。一位学生敲他的宿舍门并说,同宿舍的一位同学生病了。他跑去一看,只见这位学生抱着肚子疼痛难忍。他赶紧雇了一辆车连夜把学生拉到30公里外的镇医院,经过医生检查才知道学生得了阑尾炎。他说,现在许多寄宿制学校没有专职校医,学生突发急病时无法得到及时治疗,很容易延误最佳救治时间,酿成严重后果。
  在记者采访中,有些家长对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后,学生在上学、放学途中或住校期间的安全表示担忧。他们认为,因撤校并点,多数学生家离学校 较远,加之交通不便、孩子年龄小,以及家长一般忙于农活,没有时间去送孩子上学、接孩子回家等原因,需要走读的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和女学生的安全问题就让他们担心不已。即使孩子进入了寄宿学校,出于各种原因,这些家长对孩子的安全也不是很放心。
  
  学生安全工作不能纸上谈兵
  记者在采访时发现,目前绝大多数学校都建有门卫、值班、巡逻、消防、食品卫生、卫生保健等方面的内部安全管理工作制度,并明确了校长是校内安全的第一责任人。但是,对这些制度的执行到底又如何,是否真正做到了防患于未然呢?
  发生校园安全事故的学校,大多数学校的各项制度也是健全的,责任也是明确的,但个别学校在实行过程中却打了折扣。省教育厅一位工作人员说:“国家和省上对学校安全教育都有着明确规定,校园安全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就在于一些学校安全教育往往停留在口头上,很少真正把安全教育重视起来,切切实实做到安全教育进课堂。”而有针对性地预防和消除安全隐患,则是不少在校安全工作上有经验的校长的共识。
  对于农村学校学生的安全工作,何永平校长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公路沿线的学校,学生的交通安全是第一位的。”他认为,每个学校因所处的具体情况不同,面临的学生交通问题也有所差异,在公路沿线的学校应有各自的应对办法。如安排小黄帽交通指挥员每天放学期问协助教师护送学生回家,在校门口安排专人或设置警示标志警示过往车辆慢行等,都是不错的做法。另外,还可让家相邻、相近的学生组队回家,并安排其中一名学生具体负责管理,也是可取的做法。
  从目前发生的学生踩踏事故来看,很多都发生在学校的楼梯间。对此,吴琦从自身长期的管理经验出发,给记者讲了具体的应对策略。他说,学校应针对大型集会或学生放学上下楼梯情况进行一两次演练,学生上下楼梯要遵守相关规定,先上楼的学生应等全体同学上完了后再统一下楼。如果学生过多,可让分布在各层教学楼上的学生间隔一段时间下楼。由3楼开始,依次向上,每间隔5分钟上一楼层的学生开始下楼。同时,应把这种做法纳入学校管理工作日程,并形成常态。
  近年来,随着寄宿制学校建设力度逐渐加大,这些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也需要进一步得到加强。陇南市一位寄宿制学校的校长说:“食品卫生安全是最为重要的事,稍有不慎就会出大乱子。学校必须有严格的防范、监控措施。对原料、食品、饮品等进入学校及对食堂饭菜的具体加工、操作过程,要建立严格的防范制度和全程监管程序,严防过期、霉变食品的流入。”
  记者从教育部的全国学生安全事故统计数据中发现,学生溺水死亡事故占有非常高的比例。以2008年为例,学生溺水死亡事故占到了学生安全事故总数的31.25%,且这些事故都发生在校外,学校很难监管。在记者采访中,不少校长对这一问题都非常重视。他们认为,在春夏两季,临近江河湖泊的学校要给学生提前打好预防针,并以案说法,让学生“心有所惧”,从而真正认识到水中玩耍的危险性。
  “校园安全工作必须警钟长鸣,”省教育厅一名工作人员说,“作为教育行政部门要经常检查、指导各级各类学校的安全工作。”学校必须要严格执行校园安全的各项制度;必须要建立专职或兼职的校园内部安全保卫工作队伍,严格实行门卫、值班、巡逻、消防、食品安全等方面的内部安全管理工作制度,落实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定期检查和解决内部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消除安全隐患;要将学校每个岗位的安全责任逐条细化,分解落实到人,共张榜公布;要定期对校园内的楼道、路灯、电线电缆、煤气管道、消防器材、基建工地和校园内其他重点部位进行排查,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整改,不留“死角”;要在教室、实验室、图书馆、食堂等人员密集的防火重点场所配齐、配足消防器材,并保证安全通道的畅通。此外,教育部门在对学校进行考核、评估时,要实行学校安全工作“一票否决”制。
  
  消除安全隐患仅靠学校还远远不够
  出于对学生安全的考虑,让学生能有一个安心学习的良好环境,很多学校都在校园内采取了一些积极的安全保障措施。但对于学校周边存在着的一些危及学生安全的隐患,学校却没有好的解决办法,且这些安全隐患仅仅依靠学校和教育部门的努力是无法完全消除的。宕昌县一位农村中学校长就对记者说:“现在,威胁学生安全的隐患主要来自学校外部,如学校周边交通、治安、文化娱乐环境等都对学生安全构成了威胁。这些环境的整治,学校是无能为力的。”
  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当前,为了净化社会环境,解决学生安全问题,很多地方都开展了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教育部门积极联系综治、公安、交警、城管、卫生、文化、工商等政府职能部门联合对存在于校园周边200米以内的网吧、游戏厅、台球厅等场所进行集中整治,重点打击网吧、游戏场所、娱乐场所接纳未成年人的现象。这项工作现已收到一定成效,但这项工作主要还是围绕着城区学校周边环境展开的,还需要进一步建立长效机制并把这项工作延伸到乡镇。
  中小学生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为他们创造一个健康、安全的生活环境,让他们拥有一个清净、安全的学习环境,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平安校园、和谐校园建设需要你我的共同努力!
  
  编后语:不同的学校因为校园硬件设施的不同,校园周边环境的不同,面临着并不完全相同的学生安全问题。学校安全工作的抓手就在于学校管理者结合学校实际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并严格执行相关安全管理制度、措施,对本校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地方做到心中有数,以便提前预防,并及时改正。
其他文献
[关键词]数学教学;排列组合;转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0463(2011)06(B)-0083-01
〔关键词〕 生物教学;多媒体技术;应用;优势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0) 02(B)—0040—02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上的应用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和标志,也是教育改革的需要和必然趋势。它以声像并茂、视听结合、动静相宜、感染力强等优点打破了传统的“一张嘴,一本书,一块黑板”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化了
[关键词]数学教学;指数式;对数式;大小;比较;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1)08(A)-0079-02
马铃薯含有龙葵素(也称茄碱),其含量在马铃薯的花、块根幼芽及其茎叶内差别很大。开花期前马铃薯青绿茎叶中龙葵碱含量较高。当储存时间过长或不当,发芽、腐烂后,龙葵素及硝酸
文章分析了GPS技术参数与测量精度,介绍了GPS技术在公路路线基础数据的采集、线路数据融合与桩位校正中的应用方法,并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GPS技术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使用GPS技术对桩号进行查询具有全天候、性能稳定、信息化程度高的特点,且查询手段快速、精确,所采集的基础数据易于维护、保存,系统运用可拓展性强,是当前开展公路桩号信息化建设理的必然趋势。
牛疥癣病是由疥癣虫(螨虫)引起的,以湿疹性皮炎、脱毛及剧痒为特征的慢性外寄生虫皮肤病的总称。多发生在冬春季节。常见的有穿孔疥癣虫(疥螨)、吸吮疥癣虫(痒螨)及食皮疥癣虫(足螨)三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活动情   境;生活情境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0)  03(A)—0027—01    走进新课程,我深切地体会到情境创设是数学课的一个亮点,北师大版教材可以说是情境创设的一个蓝本,它呈现出“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叙述模式。实践证明,合理、有趣的教学情境
〔关键词〕 中学化学;说题教学;学生;读题意识;说题  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33.8〔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0)01(A)—0052—01    多年来,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方法是“做题”,俗称“解题”,其程式是“习题——答案”。这种“解题”的方法虽然包括了审题、立意等思维过程,但是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一种封闭、孤立的状
鸡慢性呼吸道疾病是由鸡败血支原体引起的鸡和火鸡以咳嗽、流鼻涕和气管哕音为主要症状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本病发展慢,病程长,有的呈隐性感染,可在鸡群中长期蔓延。虽死亡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