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 灵动课堂

来源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ngtongc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要使新课程改革真正落到实处,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该把真正学习的舞台还给学生,让课堂真正焕发出生气和灵动,在此背景下,“生本课堂”这一理念呼之欲出,已被我们广泛所接受。怎样的语文课堂才是灵动的“生本课堂”呢?在此我想结合教育教学中的感悟,谈谈关于语文教学“生本课堂”的一点思考。
  一、自主探究,释放潜能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课堂是学生学习、活动、发展的重要场所,是他们自己的课堂;学生应逐渐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因此,“生本课堂”就应是崇尚自主的课堂。教师一定要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地阅读课文,充分地思考、感悟、体验、探究,讲求自主学习的效果,千万不能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走过场。我在教学《太阳》时,节选其中的一个片段:
  师:同学们,你们现在已经成为研究太阳的专家了,你想通过研究获得什么知识?
  生:太阳离地球有多远?
  生:太阳热度怎么样?
  生:太阳与人类有什么关系?
  生:太阳有多大?
  师:好,你们就带着自己的问题去研究吧!请大家打开书本,让我们用朗读的方式,从字里行间发现并搜集最关心的信息,这就是对太阳进行假想研究。
  (学生开始读书圈划,并完成研究表)
  发研究记录表并在屏幕上出示:
  远 大 热 与人类关系
  (师提示:那么多的内容不必每一项都填,可以选择你最感兴趣的填写。)
  学生填写表格,教师巡视指导。
  陆九渊曾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爱因斯坦也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发现并提出问题是一种怀疑精神,是一种探究意识,是创新思维的起点,是开启智慧的钥匙。纵观这教学设计,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师生角色的变化:教师逐渐放下权威者的架子,成为平等中的首席;学生也逐渐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教师只充当主持人的角色。这样的转变,让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他们的潜能得到开发,个性得到张扬。我们给了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空间,让学生走进文本,完成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走进作者和作品所表达的情感世界。
  二、多向互动,教学相长
  在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中,一贯是教师一言堂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这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素质教育的贯彻实施。因此,我们提倡“生本课堂”就应是多向互动的课堂教学,即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文本互动的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进行平等交流、真诚沟通、互相借鉴、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在合作的环境下,在共同营造的宽松自由、活泼愉快的氛围中,互相激发更多灵感,追求更多更新的创造,实现教与学的共振,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在执教《鸟的天堂》一文中,教学“大榕树”这一环节时,提问:如果你是一只从远方飞来的鸟儿,经过长途跋涉之后想找个地方安家会选择这儿吗?为什么?让学生在小组中展开了激烈地讨论,再各小组汇报。
  小组1:因为这里有这么大的榕树,还有许多树干。
  小组2:这里有许多鸟,都是好邻居。
  小组3:这里环境好,四面环水,榕树的占地面积非常大,非常茂盛,生命力旺盛。
  小组4:我们全组同学一起读。(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师:他们抓住关键语句,了解到这里的占地面积非常大,想怎么住就怎么住,非常舒服。
  小组5:我补充,文中的第十二自然段(读: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这句可以体会到这里不但没有危险,而且有时兴起还可以来一次免费的音乐会呢!
  这里,我以问题(会选择这儿安家吗?为什么?)为载体,以合作学习为形式,开展师生、生生多向互动。在多向互动中,师生、生生密切配合,教师抓住时机善于引导,学生在教师的诱导下善于思考,积极参与,加之轻松平等的课堂气氛,人人各抒己见,思维更加活跃,答案也更丰富多彩,使其能力不断发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点拨下,更好地走进了课文,走进了鸟的天堂。因此,笔者认为生本的语文课堂应是互动的课堂。
  第一,生本互动。生本互动就是学生与“文本”进行直接的对话,即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去理解文本,去解读作品的内容,与作品的人物进行心灵交汇、情感交流,体察他们的境遇、感受他们的思想,从中学到自己所需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
  第二,生生互动。生生互动就是学生之间就文本所进行的对话。 首先,在生生互动中,每个学生之间年龄、心理、水平相近,交往中最放松,不用担心说错,特别容易激活思维,为每个学生提供“畅所欲言”的机会。其次,在互动中,学生可获得更多的思维碰撞的火花,这对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培养思维能力是很有益处的。这样的課堂是灵动的,有生气的。
  第三,师生互动。教师要能把自己与学生真正地平等起来,想学生所想,思学生所思,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这样的课堂,师生交流更多的是商量与切磋,补充与讨论,赏识与肯定,倾听与沟通,尊重与信任,平等与合作。在师生双方积极的互动中,允许学生答错了重答,答得不完整的允许补充,不明白的允许发问,有不同意见允许争论,允许学生向教师发难,以努力形成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策动力,引发情感体验的源动力,激起学生自主创新的推动力,从而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使课堂充满生气和情趣。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论是哪种方法,终须抓住一个关键定可大有作为,那就是“以生为本”。让生本课堂中拥有最灿烂的阳光,最清新的空气,最甘甜的泉水,孕育灵动的生命。
其他文献
[摘 要]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导致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很落后,城乡学前教育有明显落差。针对这种现状,可以采取城乡结对帮扶模式,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水平。在城乡结对帮扶过程中,通过各城市幼儿园与农村幼儿园园长与园长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依托城市幼儿园优质教育资源,结合农村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提升农村幼教队伍素质,在教育、教研、资源共享、教师专业化发展等方面达到城
为顺利地执行Web复合服务,实现服务的自动组合,对基于Pi演算的Web服务组合模型与WSDL语言程序段转换的正确性进行了论证.运用进程代数对Web服务及其组合进行建模,提出并建立了PIC
兴趣是学生的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也是发展创造思维的必要条件。学生只有对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对知识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才能自觉地注意、主动地探求、积极地思考,从而提高自己的各种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一、巧设引言,激发兴趣  如何引入课题,即各章、各节的引言如何设计,对学生学习该章、该节的兴趣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尤其对每一课时
为了研究信号选取对缺陷检测的影响,激励4个不同周期数但中心频率均为120kHz的单音频信号,对长7.12m的管道中的单缺陷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表明,20个周期的单音频信号适合检测该管
在现代化进程加速过程中,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受到较大的冲击,许多传统建筑正在加速消失,这是一个令人痛心和焦虑的现象,亟待解决。本文以江西省东北部地区某小镇为例,分
随着英语词汇量加大,学习英语对高段学生来说变得雪上加霜。不少学生都在潜意识里开始排斥英语这门课,无法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去。如何让学生从心底接受英语这门课程;如何提升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从而使英语教学变得给力,显然成为相当重要的任务。本文主要从提出的一个理念着手,论述两大课堂技巧和三类课外活动来探讨如何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主体意识,使我们的英语教学变得给力又创新。  一、一个常新理念:兴趣是最
[摘 要] 数学经验的积累是促进学生数学素养提高的重要前提。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这三种意识,通过提出问题激活学生思维,通过创新思维让学生更喜欢数学,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深刻理解数学的内涵,从而培养他们探究感知、实践运用和思维创新的能力,帮助他们积累数学经验,提高数学综合运用能力。  [关键词] 数学经验;问题意识;创新意识;生活实践  2011版《数学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