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英语写作中的中式英语问题探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o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英语写作过程中的中式英语问题普遍存在,影响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本文从中式英语产生的主要原因出发,探讨了在教学过程中如何避免学生出现中式英语的策略,以期帮助学生减少英语写作中中式英语问题的出现。
  关键词: 高职高专学生 英语写作 中式英语
  一、引言
  在教育部高教司2000年颁布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强调英语课程不仅应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实际使用语言的技能。作为语言基本应用技能之一的写作,不仅是各类英语考试的重要题型,而且能客观反映学生实际使用语言的能力,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目前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写作状况令人担忧,大多数学生写作文时先用汉语组织语言和结构,再逐词翻译成英语,写出的作文既不像英语又不像汉语,中式英语比比皆是。那么,何为中式英语呢?曾在中央编译局工作的美国专家琼·平卡姆(Joan Pinkham)在其著作《中式英语之鉴》中把中式英语定义为:是一种畸形、混合的语言,既非英语,又非汉语,而是“带有汉语特征的英语”。中国学者李文中认为:“中式英语”是指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和使用者由于受母语的干扰和影响,硬套英语规则和习惯,在英语交际中出现的不合规范英语或不合英语文化习惯的畸形英语。这种英语往往对英语国家的人来说不可理解或不可接受。由于写作是一种正式的书面形式,注重文章语言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对于选词、句子结构及语法等的要求颇高,因此要提高英语写作能力,解决中式英语问题至关重要。现就有关高职高专学生写作中产生中式英语的主要原因及如何避免中式英语问题作一些探讨。
  二、产生中式英语的主要原因
  笔者细究所教班级学生作文中一些典型中式英语例句,将高职高专学生写作中产生中式英语问题的原因归纳为以下几种:
  (一)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薄弱
  一些研究表明,母语迁移受学习者目标语水平的制约,即学习者的目标语层次越高,母语迁移的程度越低。大部分高职高专学生英语水平不高,语言基础知识薄弱,在进行写作时极易受母语迁移的影响,把母语的语法规则和表达习惯生搬硬套入英语,从而产生大量的中式英语的句子。如很多学生用“Because of my family difficulties,in order to reduce the burden of parents,want to apply for a scholarship.”表达“由于我家境困难,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想申请奖学金。”句子明显是词对词的逐一死译。又如把“非常感谢你们一直以来对我的支持。”写成“Thank your always support to me very much.”学生在用英语进行写作时基本不考虑语法是否正确、用词是否合理等,只顾把汉语意思用英语中同样字面意思的词表达出来。
  (二)忽视英语词汇内涵、搭配和句法的学习
  教学中发现大多数高职高专学生认为英语学习的目标主要是通过高校英语能力考试,只要多做题,多记单词,知道考题中出现的单词意思就行。因此,很多学生往往只注意记忆英语单词的汉语意思,而对于词汇内涵、搭配、词句的用法和深层含义并不深究,结果写出用词不当、词语搭配不合理、不符合英语惯用法的句子。如把“我们商店开辟了休息处。”写成“Our department store has set up a resting-place.”“resting-place”虽然有“休息处”的意思,但更经常用来指“坟墓”,即“最后安息之处”,用在此处不妥。
  (三)忽视中西方文化差异
  学生普遍认为写作就是词汇、语法和句子的罗列,只要格式、内容、句子正确就够了,很少考虑语言形式的运用及文化背景、文化差异的作用。我国语言学界的胡文仲教授曾说:“文化错误,即对英美人来说不妥或不能接受的语言和行为,比语法错误更加使他们不安。”确实如此,对文化差异的忽视,中国学生往往容易将本民族的习惯和文化模式套用到所学语言中,出现中式英语,造成理解上的偏差或错误。例如很多学生在写求职信时受汉语文化的影响,常会用到“I hope I am lucky enough to have the job.”此类话语委婉地表达求职的意愿。可是英美文化认为这是一种缺乏自信的表现,“你是靠实力,还是靠运气?”,中国文化中的含蓄委婉不一定被英语文化当成美德。
  三、避免中式英语的教学策略
  针对写作过程中产生中式英语问题的原因,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努力,有效减少和避免中式英语的出现。
  (一)加强英语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积累
  中式英语的产生在本质上反映了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薄弱,即语音、词汇和语法的欠缺。没有扎实的语言知识,就不可能获得较强的语言应用能力。因此,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要加强学生英语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和正确运用教学大纲中的重点单词、短语、句型和语法。此外,对于高职高专的学生来说,其缺乏英语语言环境和合理的学习策略,所以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背诵和阅读来积累更多的语言素材。对于英语教材中的地道语句和段落,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能达到熟练背诵的程度,增强英语语感。课外建议学生多读些优秀的英文书籍、报刊和杂志,丰富英语语言知识,从感性上避免中式英语的产生。
  (二)培养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语言是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语言的交际实际上就是文化的交际。为了避免因文化错误导致的语言交际失误,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要合理地把文化渗透和传授语言知识结合起来,通过语言的各个层面进行文化教学,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文化差异对不同语言表达的影响,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只要这样,才能让学生正确理解所学的英语,在写作时具有文化差异意识,从而选择恰当地道的英语表达形式。比如让学生明白“dragon”在中西方文化中的意义差异,学生就不会再用:“My parents hope that I will become a dragon.”而会选用:“My parents hope that I will become somebody.”
  (三)强化学生写作中的错误分析
  通过对学生写作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分析,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写作难点,掌握学生的错误类型,分析错误原因,以便能客观、及时地加以纠正,并在以后的写作教学中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使之减少错误,尽量不犯同类错误。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学生作文中使用的中式英语具有共性,因此,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归纳出写作中常见的中式英语,和学生一起讨论错误表达产生的原因及改正方式,学生在经过思考后形成的认识往往会特别深刻。此外,教师还可鼓励学生进行同学间的错误诊断,相互改错,提高对错误的理性认识。
  总之,中式英语是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常见问题,教师应因势利导,巩固学生英语基础知识,注重引导学生加强语言输入,实施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相结合,把常见的中式英语错误提升到理性的高度。这样才能使学生学到真正地道的英语,提高英语表达能力,减少甚至避免写作过程中中式英语的产生。
  参考文献:
  [1]Joan Pinkham.The Translator’s Guide to Chinglish [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2]李文中.中国英语与中国式英语[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4).
  [3]许瑞芬.not...until的标记性与母语迁移[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11).
  [4]谭苏燕.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写作中的中式英语的成因及对策[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2(1).
其他文献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让学生结合已经有经验对未知数学知识进行有效探究才是探究性学习的最终目标。我基于对学生经验开展数学活动的理解,从以下方面进行交
曾经听过“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这句话,说明数学对发展学生智力极为重要。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智力呢?我认为善用课堂“矛盾”可以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说得好:“思维自疑问开始。”教师精心的点拨及循循善诱启发是学生的思维活动建立的基础。在数学教学中有许多地方似乎是存在“矛盾”的,譬如思维的矛盾,新旧知识之间的矛盾。老师如果抓住这些矛盾,及时设置疑问,用这些矛盾点让学生
摘 要: 在小学时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非常关键的。数学学科的逻辑性、理论性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创新意识。本文主要介绍了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分析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原则,并提出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 小学生 创新意识 数学学科 培养策略  一、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小学数学的课程设置,由于受到陈旧观念和教育方式的限制,小学数学教学大
摘 要: 数学源于生活,并且要回归生活,为生活服务,可以说数学与生活是相互作用、密不可分的,特别是在小学时期的数学教学中,数学知识大多较浅显,这就使得知识与小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显得更密切。作者基于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结合多年以来小学数学教学的经验及对小学生数学学习心理的把握,为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提出策略。  关键词: 小学数学 生活化教学 教学方式  顾名思义,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指的就是将小学数学
摘 要: 现代教育理念主张“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建立高效课堂。贯彻新的教学理念,打造高效课堂,一直是我们关注并执著追求的目标。小学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刻不容缓。实现课堂高效的方法和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导学案的实施就是为达到这一目的的伟大尝试。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导学案 高效课堂  数学是一门具有严谨逻辑性及广泛运用性的科目,无论是在深入抑
摘 要:近年,国内的事业单位大力地推行改革,来提高单位的运营效率。国家也制定了事业单位的改革发展规划,以及各类改革的政策。事业单位通过转变单位内部的财务管理模式,来加强对内部各类财政资金的控制和管理,使用新型的权责发生制、会计核算方式,来提升会计核算的精度。在当前国内的部分单位内部出现会计制度不健全、会计凭证管理不规范、内控监督力度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会制约会计工作效率的提升和质量的改进。  关键
摘 要: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与抽象性很强的学科,一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课程。对于小学数学来说,课堂练习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课堂练习设计至关重要,做好课堂练习的设计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一条有效途径。为了促进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吸收,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应该安排科学合理的数学课堂作业。本文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从设计课堂导入练习、课堂探究练习、课堂巩固练习、课堂提升练习四个方面优化数学课堂练习,以
最近越来越多的高年级小学老师发现现在的小学生计算能力不如以前,而且尤其是小学五六年级的小学生,计算能力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在数学学习中,计算能力是最基本的数学能力,而且是最必要的数学能力。因此,当下数学教学中最重要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快速提高三年级以上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他们对数学计算的正确态度。  1.正确看待三年级学生计算能力  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不高不仅与他们的年纪有关,而且和他们自身的情况相关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模式也随之进行改革和创新,逐渐侧重于以学生的主体,强调在教学模式中学生的主体作用。特别是对活泼好动的小学二年级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更具有重要意义。对话教学是实现学生教学过程中主体作用的重要手段,通过对话教学的方式,增进授课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进而形成积极向上、活跃的学习气氛,达到数学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 小
摘 要:财务管理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重点所在,能对企业未来的发展空间产生直接影响,需要得到企业管理层和财务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经济新常态下,不少企业现有的财务管理模式无法很好地满足自身发展要求,暴露出很多缺陷和问题,影响了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本文从企业财务管理的特征出发,就提升企业财务管理质量的有效策略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质量;提升策略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