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写作生活化教学浅探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不是生活的点缀,而是生活的必须。“写作即生活”,就是写作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在生活中写作。学生的写作水平会随着自身生活经验的丰富和情感的丰满而日益提升,逐渐实现学生人格的形成、思想的成熟和情感的升华。所以,初中學生作文要实现和学生生活紧密联系,必须实现我眼观我察,我手写我心。也就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写出自己感受到的属于自身生活的点滴,让学生学会积累素材,学会写自己的生活,感悟到生活的乐趣。
  一、积累生活经验,丰满写作细节。
  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是写作的基础,作文离开了生活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显得空洞,没有生命力。写作其实是对生活素材的加工整理,然后用优美的句子和适当的句法整合而成的,所以,作文的素材来源于生活。很多的初中学生一看到作文写作就头疼,一到写作文时,就有学生觉得脑子里的材料少,没事儿可写。有些学生每次写作文时,就只能想起有限的几个事例、材料,经常把相同的材料、素材反复用在好几篇作文中,没有新鲜感。因此,不少学生对自己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的作文一直没有信心,有的甚至担心写不够题目要求的字数。“每次面对作文题目,倒是能想出写作的角度,但绞尽脑汁也想不出能支撑起观点的事例、人物等素材,写出来的作文如同白开水,不生动,有时还因为字数不够而被扣分。”一名初中学生如实说。基于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父母在假期帮助孩子搜集作文素材。春节期间,有时间的家长还可带孩子到公园、书市、庙会等地与孩子一起体验生活,让孩子感受民俗文化,积累作文素材。此外,還要教学生学会移植他人的生活经验,把生活中看到的典型的事例移植到自己身上,通过生活观察写出自己的感动之处。只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树立写作的信心,丰满的作文就会呈现在自己面前。
  二、创立生活化情景,积累写作素材。
  作文素材的主要来源之一是“生活”,生活本身是丰富多彩的,是作文的源泉。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实际,留心生活中的一草一木,观察身边不同类型人物的言谈举止;注意周围事物的千姿百态,感受大自然的美;感悟身边人的喜怒哀乐。要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了解学生生活,抓住写作时机,创设生活化的写作情景,指导学生对发生在身边的真人真事做及时、客观的报道。创设生活化情景就是引导学生深入生活、丰富生活、留意生活、收获生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少写命题作文”。现实生活丰富多彩,教师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处处引着或尾追于学生,加以引导观察或者逐一指点。我们想如果学生的作文题来源于生活,是为了自己交际的需要,抒发内心情感的需要,那么学生作文就犹如溪水潺潺,何需再去编造,拼凑呢?因此,让学生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寻找素质,挖掘童趣。教师可以问问学生吃的,看的,想的是什么;看看他们穿的,玩的,用的是什么;听听他们谈的,唱的,说的是什么,作文的题材就会取之不竭。
  三、巧妙调拨,实现素材的转换。
  初中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还未完全形成,思维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写作容易出现模式固定化,习惯于简单的把一些词句罗列起来,缺少情感的真实表达和流露。新课程标准要求作文教学要面向学生全体,让每个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都有所提升,做到因材施教,注意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初中学生在积累了大量的生活经验以后,是不能直接转化为有用的写作素材的,需要教师进行专业的指导训练。所以,语文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善于寻找生活和写作的桥梁,注意作文命题的生活化,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经历进行创作,引导学生根据文本的要求对生活经验进行取舍,积极的思考,用写作的技巧表达出自身的真实感受,找到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命题。可以提前一周把命题作文的要求布置下去,引导学生带着要求去找寻生活中的信息,自己去构思作文的结构,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情感,引导学生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减少内容对写作的束缚。要善于运用多种方式实现生活素材和写作素材的转化,学生喜欢上写作就实现了成功写作的一半。
  作文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新时期的作文教学中要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结合学生的实际,以学生的生活作为写作的基础,才能解决无话可说的局面,才能在作文教学中实现学生的核心素养的提升。
  盛红娅,浙江象山县丹城实验初级中学教师。
其他文献
【摘要】素质教育已成为当前教育界关注的热点,作为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素质教育关系到我国的人才质量,特别是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更是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全民素质。本文针对当前大学生素质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如何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素质教育 计算机基础教学 创新思维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
语文的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站在一个把握全局的高度去加以认识,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在关注其人文性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其工具性,只有本着这样的认知,才能有效地学好这门语言。  一、倾听——语文核心素养提升的地基  学会倾听是一种很好的语言学习习惯,反观我们的课堂,语文比较好的孩子大部分都是上课认真听讲的,当然不光是在课堂上,在平时的生活当中,这些孩子也很善于倾听,从婴儿时的咿呀学
期刊
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学是学生整个“人生轨道”是否走好的基础,所以小学语文教学真可谓是“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所以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不忘教书育人的初心,按照素质教育教学的要求,遵循學生的学识水平和个性特点创新教学,以学激情,以情带学,寓教于乐,教学相长。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过:“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在小学
期刊
本文结合教学实际,对现阶段材料物理专业实习内容进行了探索,对实习教学的理念、模式和运行机制进行了研究和实践,为进一步深化实习教学改革,保障和提高实习教学的质量提供了
【摘要】近年来在对上海市“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人才需求进行广泛而深入的调研以后,结合国内相关院校的办学经验和专业设置情况以及我校的学科和专业建设情况,我们力求打破专业壁垒,体现多学科的交叉和渗透,以培养高素质、宽口径、综合型的工程技术人才。在这一指导思想下,我们对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的建设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能源与环境 专业定位 教学体系 师资队伍 创新能力   【中图分
长期以来,社会大众对于教师以及教育有着各种各样的评价和争议。当行内人普遍都在叫苦不迭的时候,圈外人却说:“看,当教师的多轻松,随便备几页纸就可以去混一节课。我都能上!”诸如此类的想法和观点,并不是少数,甚至行类还有“相轻”的。有教理科的老师不也曾非议那些教文科的老师们吗?“瞧,他们教文科的多轻松,一没有我们这么多的作业,二不用天天备课,拿上书本就可以打发一节课!”这类声音,一直都起起伏伏,未曾杜绝
古诗词凝聚了文人骚客的情感与内涵,是中华文明的标志和载体,在初中课本中被广泛收录。这些优秀的古诗词在培养学生审美意识、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丰富学生文学知识积累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那么,语文教师应该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升古诗词教学效率呢?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体会和思考。  一、古诗词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1.有利于培养初中生的想象力。古诗词精炼、简洁,寥寥数语就能充分表达诗人的
期刊
教学内容人教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六册第52-53页.rn教学目标rn1.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rn2.使学生了解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网络对大学生的生活产生了较大冲击,一些大学生因沉迷于网络而出现了各种心理问题,影响了他们健康成长.本文对大学生沉迷网络的心理因素进行分析,提
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本,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往往沦落为学生对教师或参考资料的“鹦鹉学舌”.结合教学实践,该文提出了由题入手,辐射全文;找准词语,搭建框架;归并段意,理顺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