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的特征》分层教学设计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rong_z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作为具有生命意识的人,在成长过程中存在诸多共性的背后,还存在更多的差异和个性。苏霍姆林斯基说:“有300名学生就会有300种不同的兴趣和爱好”,存在不同的性格特征和智力、非智力素质的差异。传统教育过分看重学生的共性,忽略了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差异,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学习潜能的发挥,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
   需要说明的是,分层教学设计不是“教得多”或“教得少”,不是以牺牲学生能力的提高为代价的“花架子”。真正的有效分层教学是个环环相扣的体系。
   下面以《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设计为例,看植根于文本的分层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一、设计构想
   第一种设计,针对语文素质和水平不高的学生,他们在阅读论述类文本中有理解障碍,阅读兴趣不高,需要教师带领梳理文意,和讲解语言点知识。第二种设计,主要针对整体阅读水平中等的学生,他们能够完成预习目标,有求知兴趣和一定的阅读积累,思维较活跃,愿意和他人交流心得体会,但是基础知识不够扎实,一知半解,容易脱离文本漫谈思想感受。教师主要抓住文章关键设计问题点拨,树立学生文本意识,带领学生深思慎取,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迁移拓展。第三种设计针对整体阅读水平较高的学生,他们能够主动完成课前预设目标,有很好的求知兴趣、阅读积累和学习习惯,思维深入活跃而发散,善于讨论,有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建造学生理解展示的平台,根据学生随堂生成的问题点拨汇总延伸,引导学生对作者观点加以研读探究,体会建筑背后的民族文化思想生活观念,形成学生自己独到的认识。
   二、教材解读
   1.文本解读
   本文是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发表于建国初期的文章。作者在文中将中国传统建筑方方面面的特点概括为结构和装饰上的九大特征,并且探讨了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揭示了“为什么”的问题,最后从古为今用的立场出发,提倡熟悉中国建筑的“文法”和“词汇”,在现代社会把我们民族优良的建筑传统发扬光大。
   2.作者解读
   作者梁思成早年就读清华大学,后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曾参与联合国大厦的设计工作,在建筑、绘画、音乐、写作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诣。一生遨游建筑天地间,与妻子林徽因一同为发现、研究、保护中国古建筑倾注了毕生的精力。梁思成视中国古建筑为第二生命。近代中国许多精美建筑及附艺被普遍摧残,他深感痛心,决心“以客观的学术调查与研究唤醒社会,助长保存趋势,……这是珍护我国可贵文物的一种神圣义务。”
   3.背景解读
   1949年~1953年。这五年间,中国建筑界人才辈出,他们在中国古代建筑调查研究和现代建筑实践方面,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1954年~1979年,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中国处处模仿苏联的建筑,毫无新意可言。文本文发表于1954年。
   三、“花開三朵”式教学设计
   [学生的三种分层情况]
   设计一:整体阅读水平一般,能够完成一定预习目标,求知兴趣和阅读技巧有待培养提高。
   设计二:整体阅读水平中等,能够完成预习目标,有求知兴趣和一定的阅读积累,思维较活跃,愿意和他人交流心得体会。
   设计三:整体阅读水平较高,能够主动完成课前预设目标。有很好的求知兴趣、阅读积累和学习习惯,思维深入活跃而发散,善于讨论,有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练习快速阅读文章把握思路的方法。能够筛选关键词,整合信息。能够辨析重要的词义和句意和写法,理清文章脉络。
   2.引导学生理解并探究作者的观点。在获得一定建筑科学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理解文本和中西建筑之比较来引导学生体会建筑背后的民族文化思想生活观念,形成一定的认识。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三种设计]
   四、教后小记
   目前,基于有效教学和分层教学的研究国内很多教育机构和学校都曾作过研究,但往往将两者割裂,本次设计是坚持研究通过“分层教学”,强化“特长教育”,以达到实施“有效教学”的目标,最后构建“和谐”校园。
  
  徐涛,安徽省淮南第一中学教师。
其他文献
读写结合既关注学生的阅读,又突出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摘录策略是读写结合教学的重要内容,中低年段学生可以从阅读中来学习摘录方法,培养良好的摘录习惯;高年级学生可以从
承德避暑山庄是自然山水与园林建筑完美结合的杰出代表。本文从自然山水、园林建筑、生态环境等方面分析避暑山庄的生态美学特征,以期拓宽中国古典园林研究的视野,为生态园林
针对有云的资源三号立体数据生成的DEM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DEM的修正方法。首先,利用面向对象图像分割的原理,建立规则提取云区域,并形成云区域矢量文件;然后,利用提取的云区域裁剪外部参考DEM,得到云区域修正的DEM值,并利用栅格运算替换资源三号原DEM中云区域的值;最后,得到研究区无云区域的修正DEM。并利用湖北咸宁地区资源三号立体数据和30 m ASTG DEM数据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
摘要:通过解读让学生全面认识数学、让教学有“数学味”、鼓励学生动手操作以及学习生活化四个方面来增加课堂乐趣;又介绍了通过把学生当作朋友和教学反思这两点把数学教学工作做得更加完善,从而让学生感觉到数学不是枯燥的学科。  关键词:数学 数学味 课堂乐趣 动手操作 教学反思  一、让学生全面认识数学  根据我的细心观察,我发现学生对于我所教学的数学不是很感兴趣,他们更多地喜欢语文、音乐等学科,每次教学以
在初中,阅读教学在语文学科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问题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是重要的辅助教学手法。阅读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得以提升,还能使得学生思维能力得到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