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融入到华东师大叶澜教授主持的“新基础教育”研究以来,我的读书时光就打上了“新基础教育”的烙印。每当我捧起一些“新基础教育”的书籍,我的心就会沉静、感受、思考、判断、领悟。也就是在这样一个学习和品味的过程中,我对教育与生命的认识更加清晰:人的生命发展离不开教育,教育是生命的存在形式,因此,教育活动的展开当以生命为原点。直面生命、回归生命,这是教育的本义,更是教育的理想与追求。
而在学校转型与管理变革的大环境下,“降低管理重心”的改革目标,给了我更多的时空去实践、探索和研究。回望这几年走过的研究之路,发现自己在“新基础教育”专家、学校领导、同伴的指导和帮助下,始终关注着每一个生命的成长,同时自己也迈着坚实的步伐走在成长的路上。
一、一次谈话——让我明白生命在场才是教育的本义
真正与“新基础教育”班队建设研究亲密接触,还是从我上第一节班队研究课开始的。那时的我读了几遍《“新基础教育”推广性研究报告集》中关于班级建设的理论,也听了几堂班队活动课,但总觉得摸不着头脑,不知道应该怎么上。我知道沿用原来的让学生排练好以后表演一下的上课方式肯定是不行的,因为那太假,没有互动、没有生成,学生也没有成长。我知道“新基础教育”的班队课堂要真实,老师要善于策划。
但是,班队课到底怎么上,我还是一筹莫展,周围的老师也是一样困惑。可是一次和专家的对话,让我醍醐灌顶。
还记得那天,我拿着一个自认为比较有创意的教案忐忑地在华东师大课题组李伟胜老师面前坐下,向他大略地把我的上课思路说了一下。
李老师说:“这个想法是很好的,让学生来创造游戏,通过创造游戏来帮助低年级的孩子丰富课间生活。你能不能和我说说,你的这个想法来源于什么?”
我回答是自己的观察发现,我发现一年级小朋友不会玩游戏,希望通过高年级学生的引领来帮助一年级的孩子学会游戏。
“你在观察,说明你开始关注学生了。那么,你有没有调查过:你们班的学生是否也有同你一样的观察?是否也会想到要尽自己的力量来帮助低年级的小朋友?”
“没有调查过。”
“这说明你的班队课的主题还是来源于老师,而不是来源于学生。高年级的孩子已经开始有自己的思想了,你是不是可以让孩子自己来观察,自己来发现呢?当孩子们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了这样一种现象后,加上老师的引导,他们也会想到解决的办法,可能还不只你所想到的创造游戏这一个方法。让我们的孩子试一试,相信孩子的创造力是无限的。”
“那我的班队课到底应该怎么呈现呢?”
“班队课呈现的方式很多,可以是大家的一次讨论,可以是学生之间交流各自的解决办法,可以是现场的展示,也可以依学生活动的进程来定。”
就是这样的一次对话,让我明白班队课要让生命在场:班队的主题应该从学生中来,从研究学生入手,不应该只是由老师说了算,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活动的过程应是师生共同创造的,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其中,主动体验,主动感悟……
于是,我引导学生去观察,启发学生去思考,帮助学生一起想办法……在这样的进程中,我们合力打造出的《手拉手,玩出童年的多彩与欢乐》班队课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于是,在一次次接受挑战、一次次实践活动中,我把自己的感悟和各位班主任老师分享,细细研究了学生的能力,逐步提高了自身说课评课以及反思重建的能力。
让生命在场,我们也能和孩子一起快乐成长。
二、一次调查——让我明白生命在场应关注学生的成长需求
作为一名学生工作者,更要主动研究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关注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理变化、心理成长、学习和生活状态,倾听他们的烦恼,设计的活动力求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解决学生身上存在的具体问题,促进学生的主动健康成长。
我们学校的“新竹服务公司”,就是从学生的成长需求出发,将组织建设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把少先队活动内容的生活性与活动对象的角色体验性作为活动的突破口而创建的一个体验教育基地。其中红领巾人才市场已经连续开办了八届,红领巾跳蚤市场更是特别受学生的欢迎,需要继续办下去。可是如何将这些有意义的、孩子们喜欢的活动一届届办下来,并办出新意呢?
去年三月举办第八届红领巾跳蚤市场之前,我们利用少代会进行了调查:你希望办一个怎样的跳蚤市场?有的学生就提出了这样一个建议:希望学校能开展爱心大拍卖活动,拍卖所得用来帮助身边有困难的同学。正是缘于学生的这样一个建议,我们在策划活动的过程中增加了爱心拍卖这个环节。拍卖会上的所有拍品都来自于学生,小到小猪钱币,大到全套溜冰装备,样样都是精品,所以拍卖会的现场特别火爆。
还有的学生提出了建议:“我会制作玫瑰花,如果我来主办这个市场,我希望自己制作的玫瑰花可以在市场上义卖。”学生部又在学生中进行了调查,发现有类似意向的同学每班占到了五分之一。于是,我们对活动方案又及时进行了调整,为给学生更多主动参与的机会,市场特设“现场制作类”特色卖品摊位。凡是有特殊才艺的学生和教师都可以参与这项活动。于是,在活动现场,他们有的现场题字,这些书法作品或是刚劲有力,或是清秀端正,前来围观的同学里三层外三层,四年级一位学生的爷爷是书法协会的会员,听说学校有这样一个活动,也主动参加现场题字,他的摊位前更是围满了前来观看和购买作品的同学;有的现场作画,同学们的绘画作品内容丰富,有素描、儿童画、漫画、国画等,图案各异,特色鲜明,一位二年级的小男生还让老师做模特,进行现场素描;有的现场制作,一张张普普通通的彩纸,在老师和学生的巧手中变成了一朵朵漂亮的玫瑰花,买的人可真不少,有的因为来晚了,没有买到,而现场制作材料又用完了,还赶紧预定了几朵。
让生命在场,活动充满了生命的气息,每一个生命也都鲜活灵动起来。
三、一次策划——让我明白生命在场应养成综合思维的习惯
叶澜老师在分析学校时空观的更新时说到:“具体的学校生活的时空分割常常让我们忘记、忽视过去,想不到、看不到未来,只低头看着现在,生活在当下……失去了学校教育生活原可拥有的丰富、深邃和博大……要时时把时空的‘统整’作为背景,作为目标和结果,作为不可忽视的延伸与渗透……”
作为一个学生工作者,更要善于“统整”,要切实提高活动的综合性和丰富性,要努力提升学生生活品质,要经常进行思考:活动如何开展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科教学与班级生活的沟通与融合?怎样才能更好地促进班级生活向年级、学校和更开阔的外部世界开放?所以,我不再只满足于日常活动经验的总结或在学校活动中曾取得的一点一滴的成绩,而是给自己提出了明确的工作要求:要在与“时代精神”相契合的教育理念指导下,不断对开展过的活动进行回溯、反思、追问,力争在理论与实践、学生需求与活动育人价值多向互动中谋求活动策划的变革、提升与重建,整合各种教育资源,提升活动的质量,也提升学生的生命价值。
在策划上学期教育活动之前,我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综合思考:
首先,2008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奥运会即将在中国召开,举国上下喜迎盛会,这正是对学生进行体育精神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契机。为此,在征求学生意见的基础上,我们决定组织开展“为奥运,做一片美的叶子”系列教育活动,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健康成长。
其次,为了提高活动的综合性,我们要实现资源的整合:一是人力资源的整合,如学校体育组、美术组、新竹服务公司、家庭等人力资源都可以充实到活动中来,以增强活动的力度;二是教育资源的整合,把岗位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形象代言人评选等教育资源纳入活动体系,以提高活动的效度。
再次,活动的设计要关注学生的成长需求,在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爱心义卖”(原“红领巾跳蚤市场”)、“舞动的叶子”奥运健身活动(原“体育节”)、“微笑北京、参与奥运、共创和谐”志愿者行动(原红领巾志愿娃)、“形象代言人”评选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都高票当选。
于是,“为奥运,做一片美的叶子”系列活动也应运而生。学生在这系列活动中学习感恩,学习奉献,学习技能,学习坚持,学习坚强,学习拼搏……
让生命在场,每一个生命就能主动健康成长。
让生命在场,学生的成长就在场,教师的成长也在场。
而在学校转型与管理变革的大环境下,“降低管理重心”的改革目标,给了我更多的时空去实践、探索和研究。回望这几年走过的研究之路,发现自己在“新基础教育”专家、学校领导、同伴的指导和帮助下,始终关注着每一个生命的成长,同时自己也迈着坚实的步伐走在成长的路上。
一、一次谈话——让我明白生命在场才是教育的本义
真正与“新基础教育”班队建设研究亲密接触,还是从我上第一节班队研究课开始的。那时的我读了几遍《“新基础教育”推广性研究报告集》中关于班级建设的理论,也听了几堂班队活动课,但总觉得摸不着头脑,不知道应该怎么上。我知道沿用原来的让学生排练好以后表演一下的上课方式肯定是不行的,因为那太假,没有互动、没有生成,学生也没有成长。我知道“新基础教育”的班队课堂要真实,老师要善于策划。
但是,班队课到底怎么上,我还是一筹莫展,周围的老师也是一样困惑。可是一次和专家的对话,让我醍醐灌顶。
还记得那天,我拿着一个自认为比较有创意的教案忐忑地在华东师大课题组李伟胜老师面前坐下,向他大略地把我的上课思路说了一下。
李老师说:“这个想法是很好的,让学生来创造游戏,通过创造游戏来帮助低年级的孩子丰富课间生活。你能不能和我说说,你的这个想法来源于什么?”
我回答是自己的观察发现,我发现一年级小朋友不会玩游戏,希望通过高年级学生的引领来帮助一年级的孩子学会游戏。
“你在观察,说明你开始关注学生了。那么,你有没有调查过:你们班的学生是否也有同你一样的观察?是否也会想到要尽自己的力量来帮助低年级的小朋友?”
“没有调查过。”
“这说明你的班队课的主题还是来源于老师,而不是来源于学生。高年级的孩子已经开始有自己的思想了,你是不是可以让孩子自己来观察,自己来发现呢?当孩子们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了这样一种现象后,加上老师的引导,他们也会想到解决的办法,可能还不只你所想到的创造游戏这一个方法。让我们的孩子试一试,相信孩子的创造力是无限的。”
“那我的班队课到底应该怎么呈现呢?”
“班队课呈现的方式很多,可以是大家的一次讨论,可以是学生之间交流各自的解决办法,可以是现场的展示,也可以依学生活动的进程来定。”
就是这样的一次对话,让我明白班队课要让生命在场:班队的主题应该从学生中来,从研究学生入手,不应该只是由老师说了算,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活动的过程应是师生共同创造的,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其中,主动体验,主动感悟……
于是,我引导学生去观察,启发学生去思考,帮助学生一起想办法……在这样的进程中,我们合力打造出的《手拉手,玩出童年的多彩与欢乐》班队课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于是,在一次次接受挑战、一次次实践活动中,我把自己的感悟和各位班主任老师分享,细细研究了学生的能力,逐步提高了自身说课评课以及反思重建的能力。
让生命在场,我们也能和孩子一起快乐成长。
二、一次调查——让我明白生命在场应关注学生的成长需求
作为一名学生工作者,更要主动研究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关注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理变化、心理成长、学习和生活状态,倾听他们的烦恼,设计的活动力求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解决学生身上存在的具体问题,促进学生的主动健康成长。
我们学校的“新竹服务公司”,就是从学生的成长需求出发,将组织建设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把少先队活动内容的生活性与活动对象的角色体验性作为活动的突破口而创建的一个体验教育基地。其中红领巾人才市场已经连续开办了八届,红领巾跳蚤市场更是特别受学生的欢迎,需要继续办下去。可是如何将这些有意义的、孩子们喜欢的活动一届届办下来,并办出新意呢?
去年三月举办第八届红领巾跳蚤市场之前,我们利用少代会进行了调查:你希望办一个怎样的跳蚤市场?有的学生就提出了这样一个建议:希望学校能开展爱心大拍卖活动,拍卖所得用来帮助身边有困难的同学。正是缘于学生的这样一个建议,我们在策划活动的过程中增加了爱心拍卖这个环节。拍卖会上的所有拍品都来自于学生,小到小猪钱币,大到全套溜冰装备,样样都是精品,所以拍卖会的现场特别火爆。
还有的学生提出了建议:“我会制作玫瑰花,如果我来主办这个市场,我希望自己制作的玫瑰花可以在市场上义卖。”学生部又在学生中进行了调查,发现有类似意向的同学每班占到了五分之一。于是,我们对活动方案又及时进行了调整,为给学生更多主动参与的机会,市场特设“现场制作类”特色卖品摊位。凡是有特殊才艺的学生和教师都可以参与这项活动。于是,在活动现场,他们有的现场题字,这些书法作品或是刚劲有力,或是清秀端正,前来围观的同学里三层外三层,四年级一位学生的爷爷是书法协会的会员,听说学校有这样一个活动,也主动参加现场题字,他的摊位前更是围满了前来观看和购买作品的同学;有的现场作画,同学们的绘画作品内容丰富,有素描、儿童画、漫画、国画等,图案各异,特色鲜明,一位二年级的小男生还让老师做模特,进行现场素描;有的现场制作,一张张普普通通的彩纸,在老师和学生的巧手中变成了一朵朵漂亮的玫瑰花,买的人可真不少,有的因为来晚了,没有买到,而现场制作材料又用完了,还赶紧预定了几朵。
让生命在场,活动充满了生命的气息,每一个生命也都鲜活灵动起来。
三、一次策划——让我明白生命在场应养成综合思维的习惯
叶澜老师在分析学校时空观的更新时说到:“具体的学校生活的时空分割常常让我们忘记、忽视过去,想不到、看不到未来,只低头看着现在,生活在当下……失去了学校教育生活原可拥有的丰富、深邃和博大……要时时把时空的‘统整’作为背景,作为目标和结果,作为不可忽视的延伸与渗透……”
作为一个学生工作者,更要善于“统整”,要切实提高活动的综合性和丰富性,要努力提升学生生活品质,要经常进行思考:活动如何开展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科教学与班级生活的沟通与融合?怎样才能更好地促进班级生活向年级、学校和更开阔的外部世界开放?所以,我不再只满足于日常活动经验的总结或在学校活动中曾取得的一点一滴的成绩,而是给自己提出了明确的工作要求:要在与“时代精神”相契合的教育理念指导下,不断对开展过的活动进行回溯、反思、追问,力争在理论与实践、学生需求与活动育人价值多向互动中谋求活动策划的变革、提升与重建,整合各种教育资源,提升活动的质量,也提升学生的生命价值。
在策划上学期教育活动之前,我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综合思考:
首先,2008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奥运会即将在中国召开,举国上下喜迎盛会,这正是对学生进行体育精神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契机。为此,在征求学生意见的基础上,我们决定组织开展“为奥运,做一片美的叶子”系列教育活动,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健康成长。
其次,为了提高活动的综合性,我们要实现资源的整合:一是人力资源的整合,如学校体育组、美术组、新竹服务公司、家庭等人力资源都可以充实到活动中来,以增强活动的力度;二是教育资源的整合,把岗位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形象代言人评选等教育资源纳入活动体系,以提高活动的效度。
再次,活动的设计要关注学生的成长需求,在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爱心义卖”(原“红领巾跳蚤市场”)、“舞动的叶子”奥运健身活动(原“体育节”)、“微笑北京、参与奥运、共创和谐”志愿者行动(原红领巾志愿娃)、“形象代言人”评选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都高票当选。
于是,“为奥运,做一片美的叶子”系列活动也应运而生。学生在这系列活动中学习感恩,学习奉献,学习技能,学习坚持,学习坚强,学习拼搏……
让生命在场,每一个生命就能主动健康成长。
让生命在场,学生的成长就在场,教师的成长也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