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社团:依然逐梦在路上

来源 :新作文·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senbone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年9月,都是一个充满希望和期待的月份。开学的喜悦过后,各类社团就会向新生招手。
  文学社团一直有一种特别的气质,它给予天生的写作者一个宣示主场的机会,也给文学爱好者一个提升自我的平台,更给旁观者一个傲然的眼神。可以说,无文学社,不校园。
  有人说,文学的时代早已过去。真的吗?看看我们的各类媒体平台,看的都是文字。文字是不会消失的,而且一如既往地重要。文学社是文字跳动的天堂,当一个个方块字由字到词再到句,无数种排列组合,呈现出无数种表达效果。思想得到呈现,情感得到释放,表达成为成就……
  关注文学社,关注文字,进而关注作文本身,这很文学。
  调查·文学社团是个怎样的存在
  章紫晶:展现个性
  “东海之滨,苍山以南”,山海之间的苍南,人多地少是最大特点:一个小小的县,高中就有二十几所!在这么多所高中之中,灵溪中学以“小”而著名——全县乃至全省最小的公办高中,占地不足30亩!地处县城老城区,心向新天地。我们有的是傲气,硬是靠奋斗,拼进了温州市同类学校前三。而在拼的同时,“灵荷”提倡“做自己”,展现个性——那是一缕清香,是灵中学子流淌于骨子里的傲气——任凭风吹雨打,我自闲庭信步!我们的日常就是,用文字为同学消除高考的火气,以文学涂抹学校应试俗气。
  肖  雪:以梦为马
  文学社不比舞蹈社、象棋社、广播站等兴趣组,我们心怀文字的人,都是有理想和情怀的。写出让自己满意,可以公开发表的文章只是起步。我们更多的是在社团的活动,与社员的沟通,与师长的交流中,被浸润,被关注,慢慢成长,让自己逐渐成熟,让兴趣更加助力我们的人生。所以,作为一个迈入高三的学姐,对文学社更多的是期待,希望越来越多喜欢文学的人可以加入我们的社团,将文学社发展得越来越好。
  周凤仪:温润滋养
  我们将文学社以沈从文先生的故居命名,每个社员都用自己的文字精心将芸庐装点成一座有爱有芳香的房子。夏可听芸庐夜雨,品从文先生当年之心境;冬可看雪落讲寺,寻访大唐佛寺之遗风。芸庐文学社是天宁山上的一抹新绿,用它特有的温润滋养着沅陵一中的每一位学子。
  丁俊杰:抒写梦想
  沅水之畔,我们执笔挥墨,以文学之名抒写后人之梦。作为芸庐学子,我们不被世俗喧嚣所扰,奋笔疾书;不被青春情愫所困,书写年华。同时,我们为了心中隐隐生出的几分痛楚,为不复存在的芸庐和沈先生空灵的笔触,续写我们一中学子的精神故乡。我们将以一篇又一篇心灵之作呈现出每一个永恒的梦,以及那一个永恒的芸庐。
  张 可:第二个家
  文学社对于热爱文学的人来说,大概是第二个家。在文学社里,我们可以自由地交流学习上的困惑,写作中的迷茫。思维的碰撞产生思想的火花,与他人互相讨论得了实质性的指导和改进。通过文学社团,我们畅所欲言,认识志同道合的人。阅读有思想有意境的文章,抒发心中的忧喜。在文字的海洋中,我们获得了实实在在的自由、激动和满足。
  局内·文学社团带给我们的是什么
  章紫晶:清新可人
  对高中学生来说,在读书做题时,可暂得一块空闲地,投身于文字天地,做一回閑人,消除些急功近利的俗气,散发点清新可人的文人气息,可算是自在自得得很了!
  唐冯平:取乐于文
  人世多苦乐,多向内心求。高中生活,竞字当头,以苦为乐——这自然是宣传语。而文字却真有另辟蹊径之妙,它直接触发你内心的乐趣,真正令你走出现实的苦闷,开创出一个令人自由的新园地。
  黄玉莹:承接伤痛
  有的人乍一看很开朗,心里却住着一个被遗弃的小孩。成长需要伤痛,我希望文学社能够成为一个承接大家伤痛的地方,然后,尽情用文字去诉说吧!有人讲过,星河灿烂,人间值得。文学社团带给我的成长是,接受自己的不完美,脱离现在对自己的不满和不安的状态,与这个世界和平共处,能够平静地面对将来的一切。
  罗雅妮:以笔为刀
  我们是一群什么样的人?我们的日常是怎么做的?我想,答案是这样:若是生在古代,我们这群人怕是个个都携着一支笔杆子前去为国从戎了。少年人多么意气风发,挥毫便落下一句人间繁华。来往三千客,我希望有故事的人能前来,同我一起向江河回望。日常谈谈作家、诗人,背诵词句,钻研写法,偶尔天性解放一下,便觉世界又多了很多魅力。
  总之,以文学的名义相聚,我们这群人注定是特别和高傲的。远离尘世的喧嚣,却又书写着尘世的喧嚣,这真的是一种不可多得的能力。我们因为这样而感叹自己的幸运。
  刘剑:默以养德,深而修文
  文学本来就是作者自身自由的心声表达,越是生活丰富的人,认识生活、认识世界就越宽泛和深刻。敏感的人具有多愁善感的气质,一些在普通人看来微不足道的伤痛在他们看来就是个悲剧,所以文学具有放大效应,是用显微镜来观察生活,反思自我的。
  人的感情是复杂的,需要阅历来进行判断,需要时间的打磨和检验。每个人在青春的岁月里都有从心底油然而生的美好情愫,都有倾诉和交流的欲望,文学社就是这样一个舞台,给校园生活带来更多美好的记忆。
  中学生的文学创作,不必刻意追求格调高大上,炫技的不诚实的写作必然会影响到他们将来的各个方面。我觉得文学社应让参与者知道文学到底是什么,它就是生活。
  钟锦涵:一方天地
  真正的热闹并非外界的灯火喧嚣,而是在内心有一方属于自己的天地。芸庐便是这样的一方小天地,如它的名字一样素雅,无丝竹管弦之盛,却有山花烂漫之乐。文字如水,心生杂念时可洗涤身心。文字也如歌,山水之间纵情咏唱。文字还如酒,失意消沉时,痛饮一壶,行走在这人世间,便多了一份从容与潇洒的襟怀——历尽山河,仍觉人间值得,文学值得。
  钟渚永:守望初心
  在生活中,人们总是被环境染色,用笑容伪装,被动或主动地建立起自己展现给大众的形象,而初心,只供自赏。但在创作中,会不经意地把情绪浸透文字。在一个闲适的午后,沐浴一窗阳光,读一篇文章,作者透露的情感,直击读者心灵,令人热泪盈眶。和我想法一样的人,他懂得我!那该是多么令人神往的事呀!   王方怡:冬夜火炉
  人世间的种种磨难,恰如一份份尚未处理的食材,有些含着泥土,有些掺着沙砾。文学社团就像是冬夜里的一栋小房子,我们聚在里面,以少年心事为水,洗净食材上的污垢,以笔为刀,细细切碎顽固的根茎脉络。再用激情的斗志生起炉子,加入幻想与希望为佐料,小火慢炖,直至熬出一锅热气腾腾且香气四溢的小米粥。最后,温上一壶清酒,即使在大雪纷飞之际,文学社团也能开席设宴,为我们在成长的伤痛中备一席饱含暖意的酒菜。
  答疑
  徐樱蓝:我是一名文学社成员,平时习惯了天马行空的写作,这样和高考作文有冲突怎么办?
  明 灯:好的文章应该是殊途同归的。自由写作和高考作文有一定差异性,但如果我们养成了动笔的习惯,想必会让自己受益匪浅。
  现在我们都批判高考作文的假大空、伪圣化、滥情化,有人便追求“創新”“突破”。但求新的底线是不能欣赏违背法律法规和偏离社会道德的文字。如面对“自己的晚间生活质量”这个话题,有人写索求知识的快乐,有人写发展特长的乐趣,有人写独思的妙处,有人写交友的真诚……这些观点都不用怀疑。还有人写躲着家长看电视、上网、聊天;有人写孤独的无奈,表达了学习压力和缺乏沟通带来的种种烦恼。这些情感当然也是健康的,与前面的相比,没有优劣之分。但如果你非要写抽烟、酗酒等等不健康爱好,评了低分也是咎由自取。
  苏玖熙:尽管文学社提倡自由写作,平时下笔仍然感觉到无话可说,如何改变这种局面?
  明 灯: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能力入手。
  洞察能力。不一定非要宏大叙事,但一定要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走出来,关键要从习以为常的生活中发掘出不一样的一面。当然,若我们的作文只是停留在喜怒哀乐上,缺少对生活的取舍、概括、提炼、变异,也很难写出有深度的文章来。尤其对高中生而言,只有感知和情感还不够,还得有意志、有智慧、有理性。日常感性生活,是无序而芜杂的,原生的生活和原生的感情都要经过思维的扩张、凝聚和提炼才能转化成文章。
  批判能力。不要望文生义,批判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接纳。批判的核心是追问合理性,追问可能性,追问必然性。批判一个对象,首先意味着去准确理解一个对象,并由此去追问这个对象成立与否。批判是一种健康的求索,它既不盲目相信,也不盲目拒绝。如我们为了写作方便,对自身观点错误一面视而不见,把不利于自己的视角通通遮蔽,这是思维惰性的表现,自然也很难写出新意。
其他文献
挥毫且作,是日月同化其作;纵笔而书,则天地亦为之书。适其唯了其生而为之,毋言饰之或不饰,休论韵妙或无韵,唯其书罢,则其心亦凛凛然居之上位,昭然于世。故其书也,则其生也,换言之——我书,故我在。  作为生存于文字之中的一员,无为如我,也意识到了“书”之重——毫不夸张地说,“书”的本职,抑或本质,都是这个世界的灵魂所寄托的躯体。文明本身,也不过是产生了“书”,并为其缔造的副产品。而于世界本原的问题中彳
期刊
你可曾想过成为一只三栖动物?反正我想过。  奔跑在开阔的田野上,在青青草地上像只慵懒的猫咪一样翻滚,我想,我爱这种沉稳厚重的感觉。  可当我立于静静的码头,面对远方的水天一色,我又想化作大海中的一尾鱼,徜徉其间,感受它的包容浩渺。  而当我学习之余,揉着酸酸的脖子抬头望天,瞅着轻快飛过的小鸟,又不禁做起一个天马行空的梦,在天空翱翔。  如此,你是否也浮想联翩,心动不已呢?它的好处其实不止于此。  
期刊
细品《平凡的世界》,已逝去的作家路遥用朴实的笔触塑造了一批平凡的人物,但却展现了一代人不平凡的内心世界,带给我们不平凡的精神洗礼。  孙少平只是一位生于双水村的普通农家子弟,他出身卑微,经历了无数的困苦,但他不甘囿于狭小的天地,渴望改变自己。  贫穷的孙少平在高中时代认识了田晓霞,晓霞会常借书和报纸给少平看,慢慢地,书成为少平贫瘠生活的伴侣,滋养着他的精神世界。他成熟,不随波逐流,总有自己的见解,
期刊
掐指一算,今天距离2018年高考结束正好有两个月。狂欢两个月后的今天,再度回望埋头奋笔的高三一年,竟发现其间的每一个画面仍清晰如昨日。难怪都说高三虽是密度最大、最苦最累的一年,却也是每个人经年之后最难以忘怀的一年。而一些学习过程中悟出的心得,也借此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关于自主学习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孔夫子的这句话相信大家早已耳熟能详,意思大概是不到一个人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
期刊
【真题回放】  花自语,鸟有语,生活处处有语言。生命也可以用语言来解读,雕塑、基因……都可以用语言来传递。语言丰富生活,语言诠释生命,语言传承文明。  请根据所给材料作文,自己拟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名师下水】  听听云语  黄厚江  小时候,特别崇拜父亲。因为他不仅什么农活都做得好,而且能够看天气。一早起来,他说,今天要下雨。中午果然就下雨了。晚上从地里回家,他说,明天天
期刊
每逢教师节,尊师重道总是老生常谈的口号。而现实情况是“熊孩子”在校闹事、不学习,教师往往不敢惩戒学生,这在近年频频引发热议。很多人纷纷呼吁把“戒尺”还给老师。在这样的背景下,不久前广东省司法厅公布《广东省学校安全条例》(草案),首次对中小学老师的管教权进行了明确——学校和老師可依法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甚至采取一定的教育惩罚措施。  老师的戒尺该不该举起?赏识教育和惩戒教育之间应如何取舍?来看看哈尔滨
期刊
2018年10月,开学的第二个月。不管你是否已适应、准备好,新的生活已经来到。到目前为止,你点燃了生命的烽火,无数件普通或不普通的生活小事争着摆到了你的课桌上,脑海里,行动中。无视从来不是答案,精准地看清问题,解决问题,你的日子才会越过越好。  本期,我们要做的是,为你想象中的美好高中生活,提供新的答案。  1.高一的时候,你的主要恐惧和害怕是什么?  秋辰:高一时最主要的恐惧和痛苦都是数理化生四
期刊
退行  退行是弗洛伊德提出的心理防御机制,是指人们在受到挫折或面临焦虑、应激等状态时,放弃已经学到的比较成熟的适应技巧或方式,而退行到使用早期生活阶段的某种行为方式,以满足自己的某些欲望。这是一种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  续说:  事实上,人的一生中,难免有想重回到未成熟时代以重温旧梦获取满足的时候。只要无伤大雅,均可用退行机制来进行心理调节。可是,假如一个人遇到困难时出现退行,使用较原始而幼稚的
期刊
2019年6月7日,高考作文题目如约而至。几乎每一年的高考作文题目都会引来一场大讨论。今年亦不例外从评价题目到审题立意,再到下水作文,无一不足。其实,对于考生来说,评价题目无太大的意义——不管什么样的题目,总要去写作,总要被审阅。真正对考生有用的思路之一,我认为是路过一些题目,即,题目的来处你有所目睹或耳闻,你在当时即有感触,然后能有所感慨。如此,人与文才能合一。  本期,我们邀请三位小编来谈谈,
期刊
记得中学时期,懵懂的我因为几篇作文被老师推荐,加入了学校的文学社团——“朝花”文学社,当时自己是社团中年龄最小的学生。  还记得每次活动大约有三四十人,有初中学生也有高中学生。我在社团里见识了很多意气风发、为文学执着,且文采卓然的学长,他们在谈吐、气质和作文中散发出的自信、乐观和缜密的气息,令我又惊叹又羡慕,同时也有自惭形秽之感:原来自己的作文不过只是一方自我、狭小的小天地,原来自以为是的骄傲、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