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主任的工作对象是有情感、有思想的活生生的学生,他们既有共性,又有各自特有的个性,而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文化环境的差异,又决定了他们面临的难题和困惑存在巨大的差异,这就造成了班主任工作的复杂性。教育是一个需要时间的社会活动,任何教育都不可能在短期内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即使在短期内可以看到一定变化,但最终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巩固、完善,特别是对学生的不良习惯的矫正和消极思想的转变工作,这又决定了班主任工作的艰苦性。
由于班主任工作具有复杂性和艰巨性,所以班主任工作常常受到难以预料的因素干扰。影响班主任工作的因素很多,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教师自身的素质和能力。要想成为一名成功的班主任,就必须具备良好的素质和能力。那么,班主任需要具备哪些素质和能力呢?下面浅析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一、班主任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一)优秀的人格
强调班主任的人格素质,是因为优秀的人格品质决定着教师工作的品位和发展方向。优秀的班主任,无论在学生面前,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在教室的讲台,还是在人生的舞台上,永远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表现出优秀的“人格本色”,并用这种本色去感染自己的学生,教育自己的学生。强调教师人格品质的重要还有一个原因,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性非常强,教师必须随时随地注意自身言行的示范性。班主任的神圣职责,就是要通过优秀的人格本色和艰苦的育人劳动为学生铺垫坚实,优良的人格基础,为他们成为“四有”新人开辟道路。班主任优秀的人格应该包括: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诚实守信的品德;严谨治学的態度和敬业献身的精神等。
(二)深沉的爱生情感
真诚、深沉的爱生情感是班主任取得教育成效的关键因素。因为班主任的爱生情感是班主任工作的强大动力,是获得教育成功的源泉,是与学生情感交流的纽带和桥梁。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不爱学生,那么你的教育一开始就失败了。”可见,感情投入的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力量。一旦教师与学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教师与学生之间就会心理相容,严厉的批评,学生也能心悦诚服地接受;反之,教师与学生关系紧张,感情相悖,即使金玉良言,学生也难以接受。在爱生的问题上有两点值得注意:(1)爱并不是教育的全部。爱生虽能产生感化、引导、激励和调节的作用,但“爱”并不能替代教育。(2)必须正确处理爱与严的关系。爱是严的基础,严是爱的体现。没有爱的严,是冷淡的、乏味的、低效的,它的效应是零,甚至是负数,这种严决不是教育所倡导的;而只爱不严,则失去了教育者的责任。总之,为培养“四有”新人,班主任一定要把握好“爱而不纵,严而不苛”的尺度。
(三)良好的心理
前苏联教育家高纳波林指出: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使教育成功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在推进教育现代化过程中,班主任面临的工作艰巨、繁杂而细微。这就要求班主任必须具备良好的精神情操、优良的意志品质等心理素质。特别要注意培养以下四种心理素质:(1)奋发向上的精神。班主任应当具有高尚的理想信念,把为国家,社会育英才作为终生追求的人生价值目标。(2)宽广、开朗的心胸。班主任应当具备“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的胸怀。面对各种类型的学生,班主任应该以豁达开朗的心胸和平静的态度对待每件事情。(3)乐观、幽默的情绪。乐观、幽默的情绪能改善师生关系,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有益处。(4)刚毅、坚强的意志品质。班主任工作任务重、项目多、周期长、见效慢,这就要求班主任必须培养自己刚毅、坚强的意志品质,努力增强自制力,做到理智地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自我支配。
(四)合理的知识结构
现代科技知识的更新迅猛,为培养“四有”新人的班主任,必须建立自己的最佳知识结构体系。有了合理的现代知识结构,才能正视现实,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新时期对班主任科学文化素质总的要求是要有雄厚的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相关的科学知识和必备的教育、心理理论知识。其中基础知识是根本,专业知识是核心。相关的科学知识是条件,教育心理知识是动力,从而构成合理的知识结构。这就要求班主任是样样懂、样样通的“百科全书”,是善于吸收、善于学习的“海绵”,只有这样,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才能做到深入浅出、融会贯通、左右逢源、游刃有余,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探求知识的欲望。教师只有了解教育的客观规律,熟悉学生的心理特征和个性特征,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讲究教育艺术,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身为班主任,只有掌握不同年龄与不同时期学生的心理特点、掌握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规律,才能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持之以恒、导之以行,取得最佳教育效果。
二、班主任应具备的主要能力
(一)深刻敏锐的观察分析能力
班主任做好工作的前提是了解学生,而了解学生最基本的能力就是观察能力。赞科夫说:“对一个有观察力的教师来说,学生的乐观,兴奋,惊奇,疑惑,恐惧,害窘和其他内心活动的最细微的表现,都逃不过他的眼睛,一个教师如果对这种表现熟视无睹,他就很难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二)缜密有方的组织管理能力
班主任工作既要面对整个班级,又要面对个别学生。对整个集体进行工作,就要求班主任具有组织者、管理者的才能,即善于组织良好的班集体,善于组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善于管理班级各项工作。同时要针对个别学生的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方式做个别转化工作。缺少这种组织管理和个别转化的能力,班级就会陷入一片杂乱,顾此失彼,即使再卖力,也只能是“事倍功半”。
(三)娴熟的执教能力
娴熟的执教能力是班主任教好学生,树立威信、扩大影响、增强凝聚力的重要条件。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学生由敬重教师的才华而上升到对教师的拥戴。这样,才能在教育活动中和学生沟通,受到学生的信任与爱戴。
(四)以言动心的说服能力
班主任的主要工作是“说”。“说”的艺术,在于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使“说”具有针对性,启发性和感染力。
诗人但丁指出:“语言作为工具,对于我们之重要,正如骏马对骑士的重要,最好的骏马适合于最好的骑士,最好的语言适合于最好的思想。”班主任要做到以言动心,首先要懂得学生的心理,懂者教育的艺术。
针对学生的思想脉博和心理特点说话,可引起学生思考,打动学生心灵。同时在“说”时还必须善于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感,切忌动辄发火。因为语言是最危险的武器:刀剑刺伤的伤口要比语言刺伤的伤口容易治愈。
(五)广泛灵活的交往协调能力
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做好教育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他必须协调科任教师、家长,社会等各种教育力量,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对学生进行协调一致的影响。要协调,首先就得建立良好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建立要靠交往,班主任要善于同有关部门,同各种有关人员交往。
首先,科任教师如果都能和班主任通力合作,团结一致,则能形成一个以班主任为核心的,目标统一的教育集体。这就要求班主任必须努力做到:一要主动与科任教师互通情况,讨论措施,制定计划。二是经常诚恳地向科任教师征求意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三是热情邀请科任教师参加班级活动,使师生增加感情,沟通思想,配合工作。四是科任教师个人或家庭有困难,可引导学生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其次,班主任是学校和社会、家庭联系的纽带和桥梁,必须善于做好这方面的协调工作,以便共同做好教育工作。
(作者单位:422800湖南省邵东十中)
由于班主任工作具有复杂性和艰巨性,所以班主任工作常常受到难以预料的因素干扰。影响班主任工作的因素很多,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教师自身的素质和能力。要想成为一名成功的班主任,就必须具备良好的素质和能力。那么,班主任需要具备哪些素质和能力呢?下面浅析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一、班主任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一)优秀的人格
强调班主任的人格素质,是因为优秀的人格品质决定着教师工作的品位和发展方向。优秀的班主任,无论在学生面前,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在教室的讲台,还是在人生的舞台上,永远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表现出优秀的“人格本色”,并用这种本色去感染自己的学生,教育自己的学生。强调教师人格品质的重要还有一个原因,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性非常强,教师必须随时随地注意自身言行的示范性。班主任的神圣职责,就是要通过优秀的人格本色和艰苦的育人劳动为学生铺垫坚实,优良的人格基础,为他们成为“四有”新人开辟道路。班主任优秀的人格应该包括: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诚实守信的品德;严谨治学的態度和敬业献身的精神等。
(二)深沉的爱生情感
真诚、深沉的爱生情感是班主任取得教育成效的关键因素。因为班主任的爱生情感是班主任工作的强大动力,是获得教育成功的源泉,是与学生情感交流的纽带和桥梁。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不爱学生,那么你的教育一开始就失败了。”可见,感情投入的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力量。一旦教师与学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教师与学生之间就会心理相容,严厉的批评,学生也能心悦诚服地接受;反之,教师与学生关系紧张,感情相悖,即使金玉良言,学生也难以接受。在爱生的问题上有两点值得注意:(1)爱并不是教育的全部。爱生虽能产生感化、引导、激励和调节的作用,但“爱”并不能替代教育。(2)必须正确处理爱与严的关系。爱是严的基础,严是爱的体现。没有爱的严,是冷淡的、乏味的、低效的,它的效应是零,甚至是负数,这种严决不是教育所倡导的;而只爱不严,则失去了教育者的责任。总之,为培养“四有”新人,班主任一定要把握好“爱而不纵,严而不苛”的尺度。
(三)良好的心理
前苏联教育家高纳波林指出: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使教育成功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在推进教育现代化过程中,班主任面临的工作艰巨、繁杂而细微。这就要求班主任必须具备良好的精神情操、优良的意志品质等心理素质。特别要注意培养以下四种心理素质:(1)奋发向上的精神。班主任应当具有高尚的理想信念,把为国家,社会育英才作为终生追求的人生价值目标。(2)宽广、开朗的心胸。班主任应当具备“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的胸怀。面对各种类型的学生,班主任应该以豁达开朗的心胸和平静的态度对待每件事情。(3)乐观、幽默的情绪。乐观、幽默的情绪能改善师生关系,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有益处。(4)刚毅、坚强的意志品质。班主任工作任务重、项目多、周期长、见效慢,这就要求班主任必须培养自己刚毅、坚强的意志品质,努力增强自制力,做到理智地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自我支配。
(四)合理的知识结构
现代科技知识的更新迅猛,为培养“四有”新人的班主任,必须建立自己的最佳知识结构体系。有了合理的现代知识结构,才能正视现实,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新时期对班主任科学文化素质总的要求是要有雄厚的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相关的科学知识和必备的教育、心理理论知识。其中基础知识是根本,专业知识是核心。相关的科学知识是条件,教育心理知识是动力,从而构成合理的知识结构。这就要求班主任是样样懂、样样通的“百科全书”,是善于吸收、善于学习的“海绵”,只有这样,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才能做到深入浅出、融会贯通、左右逢源、游刃有余,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探求知识的欲望。教师只有了解教育的客观规律,熟悉学生的心理特征和个性特征,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讲究教育艺术,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身为班主任,只有掌握不同年龄与不同时期学生的心理特点、掌握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规律,才能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持之以恒、导之以行,取得最佳教育效果。
二、班主任应具备的主要能力
(一)深刻敏锐的观察分析能力
班主任做好工作的前提是了解学生,而了解学生最基本的能力就是观察能力。赞科夫说:“对一个有观察力的教师来说,学生的乐观,兴奋,惊奇,疑惑,恐惧,害窘和其他内心活动的最细微的表现,都逃不过他的眼睛,一个教师如果对这种表现熟视无睹,他就很难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二)缜密有方的组织管理能力
班主任工作既要面对整个班级,又要面对个别学生。对整个集体进行工作,就要求班主任具有组织者、管理者的才能,即善于组织良好的班集体,善于组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善于管理班级各项工作。同时要针对个别学生的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方式做个别转化工作。缺少这种组织管理和个别转化的能力,班级就会陷入一片杂乱,顾此失彼,即使再卖力,也只能是“事倍功半”。
(三)娴熟的执教能力
娴熟的执教能力是班主任教好学生,树立威信、扩大影响、增强凝聚力的重要条件。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学生由敬重教师的才华而上升到对教师的拥戴。这样,才能在教育活动中和学生沟通,受到学生的信任与爱戴。
(四)以言动心的说服能力
班主任的主要工作是“说”。“说”的艺术,在于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使“说”具有针对性,启发性和感染力。
诗人但丁指出:“语言作为工具,对于我们之重要,正如骏马对骑士的重要,最好的骏马适合于最好的骑士,最好的语言适合于最好的思想。”班主任要做到以言动心,首先要懂得学生的心理,懂者教育的艺术。
针对学生的思想脉博和心理特点说话,可引起学生思考,打动学生心灵。同时在“说”时还必须善于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感,切忌动辄发火。因为语言是最危险的武器:刀剑刺伤的伤口要比语言刺伤的伤口容易治愈。
(五)广泛灵活的交往协调能力
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做好教育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他必须协调科任教师、家长,社会等各种教育力量,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对学生进行协调一致的影响。要协调,首先就得建立良好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建立要靠交往,班主任要善于同有关部门,同各种有关人员交往。
首先,科任教师如果都能和班主任通力合作,团结一致,则能形成一个以班主任为核心的,目标统一的教育集体。这就要求班主任必须努力做到:一要主动与科任教师互通情况,讨论措施,制定计划。二是经常诚恳地向科任教师征求意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三是热情邀请科任教师参加班级活动,使师生增加感情,沟通思想,配合工作。四是科任教师个人或家庭有困难,可引导学生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其次,班主任是学校和社会、家庭联系的纽带和桥梁,必须善于做好这方面的协调工作,以便共同做好教育工作。
(作者单位:422800湖南省邵东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