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切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979年1月至1999年12月间施行乳头旁憩室切除的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中单纯行憩室切除18例,另1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切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979年1月至1999年12月间施行乳头旁憩室切除的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中单纯行憩室切除18例,另14例同时加行胆道手术.术中损伤胆总管和主胰管各1例,均经手术修补后治愈.全组29例获得随访,随访期2~10年,有效率达89.7%.结论憩室切除术是治疗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理的术式.术中胆胰管损伤是乳头旁憩室切除的主要并发症.憩室切除术宜由有胆胰十二指肠手术经验的医师施行.
其他文献
目的考察浓缩血小板悬液(platelet concentrate suspend, PCs)在保存期内IL-1β、IL-6、IL-8和TNF-α的浓度变化和过滤对其的影响,了解在保存前滤除PCs中的白细胞是否能有效
目的讨论腹主动脉瘤(AAA)腔内隔绝术(EVE)中主体-单肢对接式移植物的应用经验及术中问题的解决方法.方法 87例肾动脉水平下AAA的EVE中采用了主体-单肢对接式移植物,经股总动
目的 :探讨端粒酶在肾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TRAP法检测 30例肾母细胞瘤、10例瘤旁肾组织和 4例胚胎肾组织的端粒酶表达情况 ,观察端粒酶阳性与该瘤的临
目的:评价3种不同粘固剂粘固的IPS-Empress 2后牙全瓷冠的边缘微渗漏.方法:制作24个IPS-Empress 2全瓷冠,分3组用3种不同粘固剂粘固于上颌第三磨牙,经温度循环试验后,将样本
为提高胸外伤合并颅脑外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回顾性分析85例胸外伤合并颅脑外伤患者的诊治资料.发现:致伤原因主要为交通事故伤.85例患者中,手术14例,死亡18例(21.2%):死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9岁.阴茎包皮发现肿块1个月余,伴红肿、流液.于门诊手术切除包皮并送检.2病理检查眼观:灰白、灰红色不规则组织2.5 cm×1.0 cm×0.5cm,切面灰白色.镜检:
[目的] 麝香酮(musk ketone)是一种合成香料.本身无遗传毒性,但它能通过诱导代谢酶(CYP1A)使前诱变剂/前致癌剂的遗传毒性作用增强.观察麝香酮对前诱变剂/前致癌剂苯并(a)芘
目的探讨缺血再灌注(I/R)加微球栓塞对病理大鼠的胰腺癌形态学和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二甲基苯并蒽(DMBA)置入鼠胰腺尾部被膜下的实质内,待胰腺肿瘤形成后,随机分为4组:A
目的探讨甲硫氨酸(Met)及其联合化疗药物对胃癌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方法将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分别置于6种不同培养液:含LMet、含DMet、不含Met而替以同型半胱氨酸(Met-Hcy+)
目的探讨80岁以上老年人白内障门诊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 方法对184例(226眼)80岁以上老年白内障门诊患者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其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