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颅内动静脉畸形95例治疗分析

来源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51906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儿童颅内动静脉畸形(AVM)的治疗.方法 回顾性多变量分析,2000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95例3~18岁颅内AVM患儿诊治结果.其中,单纯手术治疗31例,栓塞后再手术19例,栓塞后伽玛刀治疗15例,手术后伽玛刀治疗8例,单纯栓塞治疗8例,直接伽玛刀治疗9例,栓塞后再手术再伽玛刀5例.结果 根据Spetzler-Martin分级,其中低级别(Ⅰ~Ⅲ级)60例,高级别(Ⅳ~Ⅴ级)35例,治疗前平均每年出血率为4.5%,在初次治疗后至将其彻底闭塞前出血率降至3.0%,低级别的完全闭塞平均需要1.5年,而高级别则为5.9年.3例(3/60)低级别AVM患儿治疗后出现轻度神经功能缺损或神经功能缺损加重,无死亡;22例(22/35)高级别AVM患儿治疗后发生神经功能缺失,死亡2例.结论 合理、正确的使用显微手术、放疗、血管内栓塞等治疗手段,可以有效降低儿童颅内AVM的出血风险,提高其闭塞率.但对于高级别AVM,因其治疗预后较差,需慎重决定治疗方案。

其他文献
目的 探究婴儿脉络丛乳头状瘤(CPP)术前脑积水程度的判定与预后之间的关系,讨论各种因素对于患儿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至2011年12月间收治的手术切除并经病理检查证实的11例1岁以内婴儿幕上CPP的临床资料,并在随后4个月~6年内进行随访(其中1例失访),对患儿预后情况进行全面评估.依据Vassilouthis法在CT及MRI片上进行脑室-颅比率测定,判定患儿术前脑积水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