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后进生初中英语学习兴趣的研究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ra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英语这一门学科是初中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学科,如何有效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效果是新课改下十分关注的问题,也是初中英语教师一直在探索的课题。但因为学生长时间都处在汉语学习环境下,很多学生英语学习效果并不理想,再加上教学方式不合理,导致学生成为后进生。在这种情况下,初中英语教学要做好创新工作,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让学生敢于言、乐于言,从而增强自信心,在学习上有成就感;营造地道浓郁的英语交际氛围。减轻后进生的课堂负担,让每一位学生以轻松的心态在英语课堂中得到发展和提升。
  关键词:初中;英语;后进生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习能力是每个教师不可忽视的问题,尤其是在经济不发达且教育水平落后的地区,学生学习语言是一种“自觉”仿造的过程,远没有儿童时期习得语言的能力。因此,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英语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显得尤为重要。长期以来,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着重知识、轻趣味,教师唱主角、学生唱配角的弊端,这使得初中学段的课堂教学显得沉闷、死板,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随着素质教育在全国各地的广泛深入开展,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已成为非常紧迫的任务。
  一、提高后进生初中英语学习兴趣的策略
  (1)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提供有效的教学基础。心理学研究调查显示,后进生也有着较为强烈的自尊心和进取心,他们内心深处也十分渴望获得进步、得到认可,而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成为后进生,原因是多方面的。教师若仅是以严厉的姿态进行教育活动,很容易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久而久之,学生的心理会由恐惧逐渐发展到厌恶,这就导致学习兴趣荡然无存。因此,英语教师若要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做的就是構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只有在此基础上展开教学,才能保证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学记》有云“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师生关系和谐,学生才能更加信任教师,同时才会心悦诚服地接受教师的教育。所以,英语教师作为良好师生关系的实际推动者,应尝试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英语教师需要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同时要给予每位学生以公正、客观的评价,从而使学生对教师产生好感。同时,青春期学生内心活动较复杂,所以教师还应该注意把握学生的心理活动,给予学生一定的帮助,从而使学生可以得到全面的照料,并使师生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的关系,继而为教学策略的应用提供良好的前提支撑。
  (2)构建良好的英语教学氛围。新课改环境下初中英语教学工作要想有效做好后进生转化教学,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构建良好的英语教学氛围,借此来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进而对所学的知识保持长时间的记忆。此外,教师课堂上一定要为学生制定出合理的教学计划与安排,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学好英语基础知识,同时有效优化班级英语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良好、轻松且自由的氛围中主动学习与思考,从而有效促进后进生学习与发展。
  (3)情景剧展现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忱。在新课改下初中英语教学创新效果要想得到保障,教师在课堂上还需要关注后进生英语学习,在教学课堂上结合后进生实际诉求来创新教学方式。初中生处于一个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通常都很善于模仿,同时对于表演也有着较高的热忱。因此,英语教师可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征,让学生通过模仿的方式进行英语课程的学习,这样便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还能有效提高学习的效率。因此,英语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前,应深入了解教材,通过挖掘教材中一些经典的对话、可塑性较强的角色,让学生进行模仿表演,这样便可以保证教学理论同教学实践的有效衔接。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模仿教学不应局限于角色对话的重现,而是应该在重现对话的同时兼顾对话情景的还原,这样的优势在于,可以加强教学活动本身同生活经验之间的紧密性,并使学生通过生活的视角去审视所学的英语知识。
  (4)通过多种途径减轻学生的课堂负担。在初中英语教学课堂之上,后进生在英语课堂上的表现并不理想。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学生会产生名为负担心理感受。当学生被动地走进课堂、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时,自然就会产生心理负担。因此,教师应通过各种途径改进教学方法,让教学过程充满艺术性和成就感。比如,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直观、更有趣。
  事实证明,多媒体教学因其容量大、手段新颖、内容丰富,能极大地加快学生的学习进度,学生普遍感到收获多、理解深、记忆牢,学习不再枯燥,课堂负担也减轻了。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把外籍教师甚至外国友人请进课堂,一方面让学生直接学习地道纯正的外语,另一方面创造良好的外语环境,促使学生用外语进行交流和思维。不同的学生接受英语的能力不一样,教师在课堂上要因材施教。女生往往形象思维强,记忆力好,词汇量大,口头表达能力强;而男生往往逻辑思维强,能很好地理解语法规则,阅读理解能力也很好。素质教育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在课堂上教师应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让所有的学生都有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针对后进生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问题,从而使所有学生都能获得教师的肯定,这对后进生学习外语是一种很好的鼓舞和鞭策。
  近些年我国的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这就使得一系列信息技术的产物得以应用于教学活动中。此种情况下,当代教师的教学手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丰富,这便为初中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提高提供了一定的基础。截至目前,在英语教学中常会应用到视频、音频、课件等教学手段。这些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并能使教学活动打破以往空间、时间的限制,使学生能够自主进行英语课程的学习。此外,信息技术手段有着形象、直接以及生动的特征,这便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同时也使英语知识变得更容易被理解。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可以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的突破口,以此来改变传统教学。
  综上所述,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后进生转化工作是教学的重要内容,新课改下要想做好英语教学创新,教师一定要提高对后进生的重视程度。从教学实践出发,秉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注重教学方法同教学实践的衔接,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继而助力英语教学的长远发展。
其他文献
在2017年4月19日我参加了北京外国语大学举行的第三届全国自然拼读与阅读教学研讨会,这是我初次接触自然拼读法。研讨会采用专家专题报告和示范讲课相结合的模式,既有自然拼读教学和英语分级阅读教学的理论指引,又有一线教学实践展示和探讨。我又上网搜查了关于“自然拼读法”的相关知识,使我对phonics教学有了一个更清晰、系统的认识,对我的教学实施起着指导作用。通过这个课程的学习,我最大的感受是:在英语教
期刊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教学中创造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收集、整理、分析地图”,“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教会学生读图、释图、填图、绘图、练图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习惯和意识。”由此可知,地理教学离不开地图,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教学。而地图被称为“地理学的第二语言”,是学生获取地理知识、建立地理空间观念的重要工具。因此,如何引导学生掌握读图解题技巧尤为重要。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
期刊
涵养年轻的心田,激发蓬勃的思想,让学生们感悟生活,表达生活,这应该成为语文老师教学之重任。我一直在探索和坚持这样的写作教学途径:用经典和同学佳作引领,同时聚焦身边事。  经典阅读像汩汩流淌的泉水,丝丝浸润读书者的心田,爱阅读者心里总有盈盈水波。余映潮老师曾强调:“在语文教育中,不注重积累,学生的语文仓库就会贫瘠,学生的语文泉涌就会干涸”。写作是一种生命化的表达,研读经典文本,可以建构学生的写作心灵
期刊
传统的美德是中华民族优良道德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精髓。如何让这些民族传统美德在21世纪的今天发扬光大,是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在历史教学中着力于传统美德教育,可强化学校德育工作。也是我们历史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让学生认识教材中蕴含的传统美德内容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容十分丰富,它渗透在历史教材中,教师应充分
期刊
【设计理念】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根据二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求知欲旺、表现欲强的特点设计用小猴分桃的故事表演设疑,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平均分的知识。  (二)引导参与,快乐学习——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设计用小猫分鱼、小兔分萝卜等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进一步体验和巩固平均分的知识。  【活动目
期刊
“以学定教”一个重要的研究趋向就是关注学生,首先要从关注教学方法转向更关注教学内容,即将以往有效教学研究的注意力主要放在“怎么教”转向“教什么”这一重要的问题上,这样就回到了教学的“原点”;其二,以教师的教为基点转向以学生的学为基点,即由“以教定学”转向“以学定教”,这样的教学更关注学生的有效学习。这才是新课改最核心的理念。  我执教的《七颗钻石》第一课时正是一个典型的反例,我的遗憾便是最好的验证
期刊
内容摘要:当今社会,劳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劳动教育已不仅仅停留在体力劳动的范畴。劳动教育建设中,劳动教育也应该具有多元化,在家庭教育中让学生积极承担力所能及的劳动,持之以恒,从小事做起,从小事做起,每天独立执行,不能把做劳动视为完成“作业”或是“作秀”。在学校教育中,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提高孩子的劳动能力,熟能生巧,从而形成愿意劳动,乐于劳动,从劳动中获得快乐,既培养了劳动教育的习惯,又提高了劳动
期刊
保障学生安全是开展一切体育教学工作的基础,学生的健康成长是落实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石。在学校体育日渐受到重视的同时,人们对安全措施也有了进一步的要求。课堂常规的建立以及一些运动项目的教学都有相应的保护、帮助措施和方法,但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一些细节问题往往被忽视,然而就是这些细小的问题却往往有着安全隐患。体育课中经常会发生扭伤、搓伤、拉伤、碰伤等运动损伤,偶尔也会发生一些重大的安全事故,轻者影
期刊
摘要: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是学好语文的基础。朗读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日练就的,需要学生长时间的坚持才可以有助于此种能力的形成。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理解能力、审美能力和写作水平。教师和学生都应该重视朗读,教师可以采取多种不同的朗读方式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要讲究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朗读能力提升策略;培养  朗读能力的提升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非常重要,是学生在进行语
期刊
“三线建设”是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它是在当时国际局势日趋紧张的情况下,为加强战备,逐步改变我国生产力布局的一次由东向西转移的战略大调整,建设的重点在西南、西北。  一、“三线建设”的范围  所谓“三线”,一般是指当时经济相对发达且处于国防前线的沿边沿海地区向内地收縮划分的三道线。一线地区指位于沿边沿海的前线地区;二线地区指一线地区与京广铁路之间的安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