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自然 徐健

来源 :户外探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bei871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IBE(影像生物多样性调查所)的办公室不大,屋里最为常见的是中国云南、四川、西藏、广西等地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调查报告,既包括前人汇总而成的纯文字报告,也不乏徐健和他的IBE摄影团队近年制作的图文并茂的画册。
  徐健指着墙上的地图说:“中国的西南部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之一,但有不少物种连一张照片都没有,我们的工作就是为它们建立影像的档案,在记录和展示生物多样性的过程中,最终达到促进保护的目的。”徐健忙碌地在资料堆里翻找,正在为11月新一次的藏东南调查做准备。此前,他和IBE团队已经两次去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做过物种影像调查。
  大学毕业后,徐健曾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工作多年,担任编辑、记者进行野生动物的拍摄与报道。“虽然野生动物的拍摄我从那时起一直延续至今,但在工作方式上却有很大转变。”由单人行动,转变为团队合作拍摄,这样的拍摄能更多、更有效地记录一个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中国需要记录的物种太多,但是时间越来越紧迫。”
  2008年,徐健集结了一批同样热爱自然、有很好生物学背景的自然摄影师,成立影像生物多样性调查所(IBE),主要通过和各地自然保护区、林业局、环保局的合作,开展生物多样性影像调查。每到一地,他们通常由6~8人组成的调查队就分头行动,用手中的“长枪短炮”,全方位地捕捉野生动植物的身影。有人负责植物,有人负责鸟类,有人负责昆虫,有人负责两栖爬行类,有时还进行人类学方面的调查。
  徐健作为队长,需要统筹整个项目的进展,同时也是拍摄兽类的主要人手。为了追踪兽类的活动脚步,他常要跋山涉水或者长时间蹲守,与其他队员相比更艰辛一些。但他挺享受自己承担的工作,“我原本学的是林业,因为对野生动物的浓厚兴趣转到了兽类的拍摄上,工作中不断学习到很多专业知识。影像生物多样性调查,是我们创新发展出来的一种调查方式,用影像去记录各种野生生物,进而促进保护,这是一项很艰苦,但是有趣,而且需要责任感的工作。”
  这么多年徐健作为一个野生动物摄影师,他跑遍中国的各个省区和各种犄角旮旯,去看中国自然和野生动物的生存状况,他说:“给他最强烈的感受就是—野生动物苟延残喘,人和自然非常不和谐。也许这是中国发展必须付出的代价?但是有些代价是很愚蠢的过失,而且后果无可挽回,因为物种一旦灭绝,就再也找不回来了。自然保护工作真的很难!但是有一点很清楚,就是:做肯定比不做要好。许多年前一些我们觉得很遥不可及的事情,现在看起来已经有很大进步,中国人的环境意识进步比我们想像得更快,我想我们会一直坚持做下去。”
  聆听自然之声
  徐健访谈
  OUTDOOR:作为一个自然摄影师,如今中国生态环境的破坏越来越严重,面对野生动物越来越少的现状,你的感受是怎样的?是否会感到沮丧?
  徐健:说实话我很悲观。但我们还是始终相信,做一定比不做要强,有行动才会有希望。
  OUTDOOR:你认为一个优秀的自然摄影师,需具备哪些必要的素质?
  徐健:我认为优秀的自然摄影师需要具备三样东西:态度、知识、技巧。
  态度,指的是对待自然摄影这件事情的态度,优秀的自然摄影师对自然有发自内心的敬畏之情,有自然关怀的态度,有基本的道德底线。这也是为什么他们中的多数会自然而然地成为保护主义者,并同时把自己的工作视为责任,而不完全是喜爱和谋生。
  知识,对于自然摄影非常重要,如果你都不了解你的拍摄对象,怎么能拍好它们呢?很多国际一流的自然摄影师都是植物、动物学的硕士、博士,他们选择用摄影的方式去表达自然,而不是摄影选择了自然这个题材;但是不要害怕自己不是学生物学专业的就不能成为优秀的自然摄影师,只要你肯学习、钻研、实际观察和总结,你甚至能获得超越科学家的知识。
  技巧,是指对摄影技法的真正掌握和必要训练,还有对野外工作方法的掌握,这些都不困难,但是需要大量实践,而且是必须的。
  常常有人会问,野生动物摄影师是不是一定要有超强的体能?我觉得不一定是必须的,相反上述三点更为重要。
  OUTDOOR: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但是我们的自然摄影行业才初具萌芽,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你认为我们中国的自然摄影这个行业将如何去发展?
  徐健:确实如此,中国的自然摄影行业近些年来发展很快。从事自然摄影的人数增加很快,数量很大,器材很好(中国可能是全世界摄影爱好者中大炮镜头数量最多的国家),但可惜的是普遍水平有限,罕有高水准的作品。究其原因,我觉得主要是上面讲的优秀自然摄影师要具备的素质不具备或不全面,尤其是前两点。如何发展不敢妄言,但我自己觉得,自然摄影应该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应该成为改善中国生态环境的推动力,自然摄影者应该成为自然保护的重要力量。
  OUTDOOR:你在近两年最关注一些什么地区,你觉得IBE最迫切要去做哪些工作?
  徐健:最近我们IBE的工作多集中在西藏、青海、云南、四川等生物多样性较丰富的地方开展项目,但也不局限于此。我们觉得最急迫需要去做的是,开展对那些受威胁最大,变化很快的生态环境和物种的拍摄,以及到目前为止都很缺乏野外研究和影像记录的物种的记录。
  OUTDOOR:您如何看待影像生物多样性调查的力量?
  徐健:影像生物多样性调查,是我们这个团队自己摸索总结的一种工作方式,由多位为擅长不同领域的优秀自然摄影师合作完成,目前还在探索和完善中。我们希望它能成为一种对科学研究、自然保护、公众宣传都同时有用的模式,我们觉得它很有生命力和独特价值,我们希望不断扩大我们的队伍,做更多有意义的IBE调查。
  OUTDOOR:你觉得自然摄影给予你人生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徐健:自然摄影对于我自己而言,开始是爱好,现在是职业,更是责任。其实当这样的爱好成为职业,并没有大家想像的那么浪漫和轻松,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要去克服,有时候真的也很痛苦。但大自然总是给我们坚持的力量和创新的思想源泉。其实不管怎样,能成为自然摄影师,可以亲眼目睹那些伟大的自然奇景,这本身就是幸福的,而且我们觉得一直在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这很好。
  OUTDOOR:你们的工作都是在一些极其严酷的环境下拍摄,你对于自己的的装备和服装面料有些什么要求呢?
  徐健:确实偶尔也会遇到一些比较严酷的时候,我觉得远没有登山那样严酷。有高质量的装备和服装当然很好,但即使没有也不打紧,这不应该成为一个优秀自然摄影师追求的方向,更不应该成为阻力。多花些时间和自然待在一起比什么都重要。
其他文献
《自行车报》的赛事编辑受邀骑车前往鲁贝考察线路,除了强风、降雨和气温骤降,他还带着满身灰尘并忍受了一整天鹅卵石颠簸折磨,即便如此,这项残酷赛事居然最终孕育成硕果,其过程本身就是一段传奇。  每年的3月底至4月初是整个春季古典赛最为艰苦的一段时期。在此期间,车手们将接连迎来三场极具挑战的石路古典赛:根特-韦弗尔海姆、环法兰德斯以及有着“北方地狱”之称的巴黎-鲁贝。长久以来,法国人拥有令他们引以为豪的
对于许多登山爱好者来说,除、了挑战自我和自然以外,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也是登山的一大动力。当我们到达某些人迹罕至的地方,可能会发现非同寻常甚至闻所未闻的事物。在惊讶或欣赏之余,你会不会追根究底,或者像文中提到的罗斯船长那样带回去给别人研究呢?保持一颗研究和探索的心灵吧!  你有没有在偏僻的野外看到过一条条的或成块状的粉红色的雪?你想知道它是怎么形成的吗?你有没有发现走过这些粉色的雪地后,你的鞋子
最近,在中国的登山圈子上空笼罩着一片乌云,因为他们当中阿尔卑斯式攀登的顶尖人物突然意外亡故。7月9日,在登顶中国西部地区天山山脉一座未登峰后,在下撤途中,严冬冬坠入冰裂缝身亡。冬冬是中国阿尔卑斯攀登新生代中的领军人物,在这个国家掌控攀登资源的国度,他以推动自由登山的理想而闻名。冬冬是一个健壮、技术熟练、完全投入的阿尔卑斯式攀登者,他推动了中国登山运动更上一个台阶,在难度和理念上,重新界定了中国的攀
科罗拉多州是全美国平均海拔最高的州,坐落在高高隆起的美洲脊背—落基山脉之上。这里拥有五十多座海拔超过14000英尺的山峰,是户外爱好者向往的天堂—滑雪、登山、山地自行车、攀岩、徒步,户外项目不一而足;科罗拉多的城市也是全世界户外爱好者的大本营。  就在这个北美屋脊上,科罗拉多人民用智慧和胆量铸造了一条长长的“纽带”,穿越落基山脉,横向切断大陆分水岭,可谓是世界徒步栈道中的杰出之作。  这条“科罗拉
“野练”(Outdoor Training),一种打破钢筋水泥的桎梏,拥抱自然、回归原生态的全新训练形式正涌动兴起。4月1日,THE NORTH FACE携演员窦骁共同揭秘位于沪上的超级户外健身中心,并邀请户外和运动爱好者前来一同“打破四壁”,感受“用自然唤醒力量,让阳光练就肤色”的全新运动方式,并体验为“野练”而生的THE NORTH FACE高科技户外训练装备。  超级户外健身中心揭幕  野练
提名:《土摩托看世界》  作者:袁越(土摩托)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提名理由  作者以不同常人的视角看问题,通过丰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深入挖掘的事实本相,展现异域他乡的真实生活状态:巴布亚新几内亚、印度、尼泊尔、海地、哥斯达黎加、埃及、突尼斯等人们视线外的国度,作者以切身经历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将世界的另一面呈现在读者眼前。  第一次见到土摩托这个名字,是在柴静的博客,字里行间,这位
要问美国最大的国家公园在哪里,很多人都会想到黄石或大峡谷。其实,名不见经传的死谷才是正确答案。1995年才挂牌的死谷国家公园大部位于加州东南部,只有一个小角插到了内华达州境内。死谷的面积近8000平方公里,其中一千四百多平方公里低于海平面。死谷的地质本身就让我乐不可支,死谷西北边有个地方名日“赛道”,许多微波炉般大小的石头莫名其妙地在干涸的土地上“飞驰”,彼此相距超过几百米。证据呢?只消看看每一块
提名:《天生就会跑》  作者:[美]克里斯托弗·麦克杜格尔  译者:严冬冬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提名理由  隐秘的部落,神奇的跑者,揭示跑的真谛。这是《天生就会跑》中作者通过亲身经历想要传达的信息。书中最鲜明的观点是关于轻松和自然跑步方式的讨论—Run Free,自由奔跑,不受限制。而本书的简体中文版译者是登山界的青年英才严冬冬,在2012年7月9日新疆西天山托木尔地区却勒博斯峰登山活动中不
从南极回国第一天就有一位女士问我:“你抱了企鹅宝宝吗?”    大部分人从南极回来更多地是在谈论壮丽风景,对极地旅行的环保自我要求和限制说得比较少。在今天我们还能得以见到那些摇摇摆摆的企鹅们,能看到那些拙笨的海豹在冰面上晒太阳,得感恩南极大陆恶劣的气候。当年这些肥胖的海豹身上的油脂给自己带来了灭顶之灾,人类在南极设立工厂大量捕杀海豹,提取它们身上的油脂成就了不少冒险者的发财梦。乖巧的企鹅也因为每只
是否还记得当初迈出第一步的原因?  是否还记得坚持跑步这些年的动力?  第一次跑10公里的烦躁与艰难?  第一次比赛时的紧张与兴奋?  ……  不跑步的借口有千万种,爱跑步的理由往往都雷同。  他们因为跑步而变得快乐,因跑步而更加健康阳光,也因跑步而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  看别人的故事,找自己的影子,寻未来的方向。  Ildikó Wermescher  50岁的越野跑女超人,属于Mammut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