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为了研究天津市南部地区复垦地土壤汞元素的含量特征,促进土地复垦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方法]建立了8个工作区,配套采集复垦地、残留建设用地、周边农用地的耕层土壤及土壤剖面,并且进行相关研究。[结果]复垦地土壤汞元素普遍低于周边农用地。农用地汞元素含量与农业生产关系密切。复垦地土壤剖面含量规律性不强,与周边农用地土壤剖面差异很大。[结论]应减少污水灌溉,使用重金属含量低的肥料,防止复垦地土壤汞元素的累积。
关键词 天津;复垦地;土壤;汞
中图分类号S1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29-10085-01
基金项目天津市重点地区农用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121201051
110406)。
作者简介刘金成(1979- ),男,山东即墨人,工程师,从事环境、农业地球化学方面的研究。*通讯作者,高级工程师,从事地球化学方面的研究。
天津市近年来开展了一系列土地复垦工作,将原村庄的建设用地复垦为耕地。随着土地管理模式逐步向“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管理模式转变,对复垦地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天津市复垦土地开展重金属汞元素的调查和相关研究,提出合理的建议,对土地复垦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材料与方法
由于不同工作区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复垦地有机质含量应与当地残留建设用地以及周边农用地的汞元素含量进行比较,才能客观地对复垦地有机质进行评价和研究。该次采集的耕层土壤样品分复垦地样品、残留建设用地样品、周边农用地样品3类。采样深度为0~20 cm。
该次调查共涉及8块复垦土地。复垦后使用的年限从半年到2年不等,面积从0.06 km2到0.75 km2不等,将每块复垦地连同当地残留的建设用地以及周边的农用地作为一个工作区。不同工作区的复垦程度、地块分布特征、土地利用现状差异较大。采样点都在经过现场调查后综合考虑样品代表性、空间分布的均匀性后进行布置(表1)。
采集耕层土壤样品共119件。每个工作区各类样品都不少于3件。第2工作区因为没有残留建设用地,所以未采集该类样品。为了研究汞元素在土壤中的纵向分布规律[1],在第3、4、5、8工作区分别布置复垦地、周边农用地土壤剖面各1条。每条剖面深100 cm,分别在0~20、20~40、40~60、60~80、80~100 cm采集样品1个,共采集剖面土壤样品40件。在样品采集加工后,均测试汞元素含量。
2结果与分析
2.1耕层土壤由图1可知,除第8工作区外,各区农用地土壤中的汞元素含量都明显高于建设用地和复垦地。根据该地区的环境调查结果,农用地土壤中富集的汞元素主要来自于污水灌溉和肥料。第1、2、7工作区农用地、复垦地汞含量在0.05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区,第1、2、7工作区均分布于某河流沿岸。该河流水质较差,河流周边居民使用污水灌溉的频率相对更高,还有使用河流底泥肥田的情况,造成两岸土壤重金属的大量富集。第8工作区位于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内农用地逐步退耕,且较少使用污水灌溉,因此土壤汞元素含量较低。
2.2土壤剖面由图2可知,复垦地剖面汞元素含量没有明显规律,第4工作区0~20 cm土壤汞富集,其他3个工作区没有此现象,汞含量随深度增加表现出无规律的起伏。
关键词 天津;复垦地;土壤;汞
中图分类号S1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29-10085-01
基金项目天津市重点地区农用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121201051
110406)。
作者简介刘金成(1979- ),男,山东即墨人,工程师,从事环境、农业地球化学方面的研究。*通讯作者,高级工程师,从事地球化学方面的研究。
天津市近年来开展了一系列土地复垦工作,将原村庄的建设用地复垦为耕地。随着土地管理模式逐步向“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管理模式转变,对复垦地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天津市复垦土地开展重金属汞元素的调查和相关研究,提出合理的建议,对土地复垦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材料与方法
由于不同工作区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复垦地有机质含量应与当地残留建设用地以及周边农用地的汞元素含量进行比较,才能客观地对复垦地有机质进行评价和研究。该次采集的耕层土壤样品分复垦地样品、残留建设用地样品、周边农用地样品3类。采样深度为0~20 cm。
该次调查共涉及8块复垦土地。复垦后使用的年限从半年到2年不等,面积从0.06 km2到0.75 km2不等,将每块复垦地连同当地残留的建设用地以及周边的农用地作为一个工作区。不同工作区的复垦程度、地块分布特征、土地利用现状差异较大。采样点都在经过现场调查后综合考虑样品代表性、空间分布的均匀性后进行布置(表1)。
采集耕层土壤样品共119件。每个工作区各类样品都不少于3件。第2工作区因为没有残留建设用地,所以未采集该类样品。为了研究汞元素在土壤中的纵向分布规律[1],在第3、4、5、8工作区分别布置复垦地、周边农用地土壤剖面各1条。每条剖面深100 cm,分别在0~20、20~40、40~60、60~80、80~100 cm采集样品1个,共采集剖面土壤样品40件。在样品采集加工后,均测试汞元素含量。
2结果与分析
2.1耕层土壤由图1可知,除第8工作区外,各区农用地土壤中的汞元素含量都明显高于建设用地和复垦地。根据该地区的环境调查结果,农用地土壤中富集的汞元素主要来自于污水灌溉和肥料。第1、2、7工作区农用地、复垦地汞含量在0.05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区,第1、2、7工作区均分布于某河流沿岸。该河流水质较差,河流周边居民使用污水灌溉的频率相对更高,还有使用河流底泥肥田的情况,造成两岸土壤重金属的大量富集。第8工作区位于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内农用地逐步退耕,且较少使用污水灌溉,因此土壤汞元素含量较低。
2.2土壤剖面由图2可知,复垦地剖面汞元素含量没有明显规律,第4工作区0~20 cm土壤汞富集,其他3个工作区没有此现象,汞含量随深度增加表现出无规律的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