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话题:如何让学生参与到班级文化建设中来?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196651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老师感觉自己整日为班级建设呕心沥血,学生却对集体荣誉不屑一顾:旷课、迟到、上课睡觉,和老师玩“老鼠和猫”的游戏。布置教室,他们也不积极……如何引导学生参与到班级文化建设中来,营造一个温馨的“家”,让班主任和学生的日子都好过一些呢?
  
  化作春雨润无声
  谷宪民
  
  在教育生活中,很多次我都在想,最好的师爱应该是学生感觉不到教育目的的爱。所以,每当接手新班之后,我与孩子的心灵交往都是在不知不觉中开始的。
  给孩子读文章,是我走进孩子心灵的最直接的台阶。接手一个新班级,我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孩子的心灵过一个“文化节”,文化节的“主打”就是文章,是孩子感兴趣的文章,而且有一部分是我自己针对班级情况特意写的文章。每天上课之前,我会把文章当做礼物读给孩子们。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会退出读文章的舞台,而舞台上站的就是学生,是他们自己在朗读,在倾听,在思考。这样的读书,其实就是最好的班级文化建设。我把读书命名为隐性的班级文化建设,而这项隐性的班级文化如果建设好了,会对孩子的终身发展起到很好的奠基作用。
  玩是孩子的天性,所以在学校里,我会瞅准时机时不时地让孩子“过把瘾”。只要你留意,玩的时机实在太多了:下雪了,堆个雪娃娃;下雨了,听听雨的声音;起雾了,看看朦胧的风景;学习累了,伸伸腰,做做自编的优美动作……关键是这些玩要落实到写上,而且不能让孩子感觉到有压力,要让他们感觉到有趣。做到这一点是需要花一番心思的。首先老师自己要写,而且写的东西要读给孩子听,这就结合了上面谈到的“读”,让孩子在听的过程中感觉到写作原来这么有意思,从而产生写的欲望。可以把孩子写的东西挑选出来一部分,让他们用统一的纸张抄写,然后统一装订,加上漂亮的封面,美其名曰“诗集”“文集”,在班里专门设置一个展示台放上去,让大家尽情欣赏。这种从玩开始的写作,最后让孩子们体验到“出书”的快乐,找到“作家”的感觉。
  圣诞节到了,我悄悄告诉孩子们:请每人送给老师一个桃子大小的造型卡片,设计得越美越好。我在每一张卡片上写上一句话,然后请大家把它们张贴到墙上。那些造型卡片成了班级一道亮丽的风景。这样的创意可以用在很多情况下:祝福同学生日快乐,鼓励有进步的好朋友,欢迎病愈开始上班的任课老师……从精心制作到展示欣赏的过程,就是让孩子们触摸文化的过程。我觉得这是别有一番情趣的班级文化。
  当学生知道你在教育他时,教育是苍白的。所以做好教育的秘诀就是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增加生活的积淀。班级文化建设亦是如此。
  
  让每块墙壁与学生对话
  刘阿华雷 雨
  
  我站在扬州何园一个栅栏前沉思良久。
  栅栏上写着一句很普通的语句:“你一定知道栏杆的作用。”我被这句饱含平等、尊重、提醒等意味的话震撼了——它不是耳提面命的传授,不是居高临下的教导,也不含正襟危坐的俨然,它只是和颜悦色的肯定:“你一定知道栏杆的作用。”栏杆的作用是什么呢?是禁止入内,是珍惜文物,是保护游客……这些当然不用别人告诉你,因为身为游客的你真诚善良、举止优雅,你一定知道栏杆的作用。
  我想起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让校园的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要让学生视线所到的地方都带有教育性。问题的关键是:话由谁来说?又该怎么说?许多班级在让墙壁“说话”中,有意无意地使墙壁成了教师的传声筒、代言人,很多语气表现为“不能怎样、只能怎样”,扼杀学生的个性,限制学生的行为,只是单向地传授、告诉、灌输,缺乏交流、互动、感悟,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让每块墙壁“说话”,得讲究“说”的艺术,应让“说话”走向“对话”。
  在交通路口,我曾见到这样的标语:“见君行车走路,知您文明风度。”这句话同样不是限制,只是让行人好自为之。它允许张扬个性,体现了文化的多元和宽容。我们布置教室,是否可以借鉴一下呢?
  所以,我现在所带的班级墙壁上有这样两句话:“迎着晨风想一想,今天该怎样努力?踏着夕阳问一问,今天有多少长进?”它是一种提醒,引导每个个体树立目标、反省自己。同时,我又借鉴浙江省长兴中学综合楼屏风上的做法,在两个窗户中间的墙壁上写一个大大的镂空的“人”字,里面由班级55个学生每人填写一个小的“人”字,对面是由55个不同字体的“和”构成一个大字“和”。这样就能引人驻足沉思:人,人本?人性?人民?人才?人缘?人格?为人?……看见对面的“和”,让人立马联想到:人和,和气,和蔼,和睦,和谐,和平,和为贵……这两个字并非直接的表白与指向,却能勾起人们心灵的对白,起到营造班级文化氛围的作用。
  教室是育人的场所,理应事事育人,时时育人,处处育人。让墙壁“说话”与“对话”,虽为一字之别,但它会反映不同的育人理念、出现不同的育人方式,形成不同的育人情境,也必然会产生不同的育人效果。
  
  最是书香能致远
  符礼科
  
  开学后第二周,我班召开了主题班会“话说课外书籍”。在会上了解到,虽然绝大部分学生在小学时喜欢阅读课外书籍,阅读的类型有科普故事、武侠小说、童话、神话以及“优秀作文集”等,但学生的藏书量却极少,而且很多书已不适合他们阅读。
  于是,我利用一节语文课时间,精选了几篇美文范读给学生听。正当学生激动感慨之际,我不失时机地给学生看了书的封面——《读者》。就这样,我以往订阅的60多本《读者》和学生见面了。
  第一次展示阅读成果,有十来个学生主动上讲台诵读美文,小帆读《丁当的水晶》,读到动情处,竟然热泪盈眶,还令台下几个多愁善感的小女生流了泪;小浩读《被天空承载的幸福云朵》,声情并茂,赢得多次掌声;还有小梦读《善念》时,教室里静悄悄地,大家引颈、侧目,期待着下文……
  几次诵读后,大部分同学显然不满足于只是听,有学生建议听后要评,于是有一节课学生只读了三篇美文——《致命的怀疑》《心中的野狼》《原谅的狂欢节》,其余的时间大家就主题、内容、结构、人物形象等方面进行点评。
  几周之后,很多学生做了一些摘录,写了几篇读后感,因为时间问题,要一一满足上讲台展示已不可能。于是,我和学生一起商讨出了“互读”法。即每个学生拿出自己写的读后感或摘录,放到桌子上,然后去阅读别人的读后感,读完后离开座位,再去寻找空余的座位。因为每个学生都应该有读后感,所以读完第一篇后,不用等多久便能读到第二篇,以此类推,每个学生每节课能读到30篇左右。
  第二次互读时,我们又把方法做了改进,要求阅读时把笔拿在手上,读完别人的文章,至少要在文章最后写上自己的姓名加上一个“阅”字。还可以“留言”,主要是提建议和意见;也可以“推荐”,觉得这篇文章写得好,自己喜欢,就可以向其他同学推荐,最好简要或详细地写出推荐理由。最后由各组组长统计,再在课代表那儿汇总,被推荐最多的或推荐理由最充分的,就是下一次要上台展示的文章。
  为了更好地保留和展示阅读成果,我们还办了专题黑板报,把好的读书笔记和读后感写在黑板报上,让大家随时阅读和学习。另外,我把展示的文章打印保存,当保存的文章达到一定数量后,就汇集成班刊——“优秀作文集”。
  这样,不少学生爱上了《读者》,那些优美的篇章不断地塑造着学生的美好心灵、丰富着班级文化,学生也因此更加热爱班集体。
  
  “小花园”里“种花”忙
  范肖朋
  
  今天,是我们班级的“小花园”进行评比的日子,孩子们满脸兴奋地等待着结果。我故意顿了一下,才宣布:丽梦的花园获得“最漂亮的小花园”称号,佳文的花园获得“最芬芳的小花园”称号,国庆的花园获得“最有个性的小花园”称号……听着孩子们热烈的掌声,看着获奖的孩子满足的微笑,我也觉得心中的幸福在蔓延。
其他文献
1.I don’t know what to wear today.我不知道今天穿什么。(P86)  这里的what to wear是“疑问词 to 动词原形”结构,这种结构常在句子中用作宾语。再如:
【摘 要】 我国“互联网 ”背景下,企业信息安全问题凸显,亟需加强信息安全内部控制。为保障信息安全,中国平安信息安全部门从威胁企业信息安全的信息存储、信息传输和信息使用三个层面制定了基于DLP计划的信息安全内部控制机制,对“人”和设备进行有效控制,为我国企业信息安全工作树立了一个典范。我国企业应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构建符合自身特色的信息安全屏障。  【关键词】 信息安全; 内部控制; 中国平安;
这个春天,这个寒假,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变得漫长而不平静。  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下,我们一定能够打赢这场全民参与的疫情防控总体战、阻击战,圆满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  2月14日,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郑邦山在出席全省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时,作为主发布人发表的一段感言,叩动了很多人的心弦,引发了广泛共鸣。  他说,这是一个特殊的时期,每个人都被卷入了一场特殊的战役,在这场全民
【摘 要】 作业成本法作为管理会计中成本管理的重要工具,将企业成本管理工作延伸至从产品构想的产生到最后的销售,有效地弥补了制造成本法局限于对产品生产过程研究的缺陷,为企业建立系统的成本管理提供帮助。文章通过对作业成本法在高新技术企业的应用分析,探讨了作业成本法的适用条件,以及它能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更贴近实际的成本的原因。  【关键词】 作业成本法; 适用条件; 手机行业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
【摘 要】 税收营商环境日益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加强地区综合竞争力、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影响因子,区块链技术作为新兴信息技术赋予了税收营商环境改良新动能。文章在解读世界银行发布的《2020年营商环境报告》基础上,梳理我国税收营商环境存在的痛点、堵点,剖析区块链各项技术特点与营造良好税收信用体系的契合性。基于此,提出了区块链技术完善我国税收营商环境的作用路径及智能税务审批、涉税数据共享、纳税信用
让·雅克·卢梭(1712~1778年)是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爱弥儿》是他的代表性教育巨著。卢梭通过爱弥儿从出生到成人的教育历程,集中而系统地阐述了他的“自然教育”理论。他在洞察封建经院主义性质的教育违背自然、戕害人性的基础上,提出顺应自然、“归于自然”的教育理论,意在培养身心畅旺、道德完善的自然人。如果说“归于自然”是卢梭教育思想的出发点,那么“止于至善”则是卢梭教
英语新课标指出,小学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之一就是要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完成这一任务的主阵地即是课堂教学。我在课堂教学中做了一些探索与尝试。  一、全英语教学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在教学中,为了使学生的思维尽快与英语联系起来,教师要尽可能使用英语,做到课堂英语化,以排除对母语的依赖和母语的干扰。小学阶段是学
最近读了郑杰校长的《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其中《教师要有静气》一篇尤其给人以启发。结合当前正在进行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自己体会到,践行科学发展观,对教师而言,就是祛除三种邪气,树立三种正气,即:祛除匠气、俗气和躁气,树立新气、雅气和静气。    一、祛除匠气,树立新气    什么是匠气?匠气就是“教书匠”之气。总认为自己最好、最牛,这可以说是经验型“教书匠”的典型特征。这样的教师,像旧时
教学反思——教师成长的摇篮  郭保轩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指导下,对过去的教育教学经验的一种回忆、思索、评价的过程。它是对过去经验的反思,同时又是新计划和行动的依据,以达到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进步和提升教师专业化素质发展的目的。对于教学而言,“教而不思则罔,思而不教则殆”。可见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重要机制。    一、从怀疑处反思  教师要对教学中发生的诸多事件予以关注,重
摘 要:软件工程课程是计算机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由于其实践性较强,历来是教学的难点。我们基于案例化教学模式,设计并实施了一套综合理论知识、应用技术和项目实践的教学模式。实践表明,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与运用软件工程技术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软件工程 实例化教学 项目实践  中图分类号:G4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