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生物教学在初中教學中一直是一门探究性较强的学科,它要求学生不仅掌握课本知识,也要具备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新课改背景下,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思想,通过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学生在了解知识的同时,关心大自然,促进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 探究思维
初中生物教学的难点
学生实践少
初中生物是帮助学生了解生物习性及规律的一门科学,它要求很强的实践性。学生不能只局限在课本中,更应该走进自然,了解生命。但是现在的学生不同于以前,他们接触自然的机会很少,缺乏生活经验,对生物更是了解甚少。很多学生几乎没有参加过农业劳动,特别是城市的孩子。在这种情况下,老师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教学形势也更加严峻。
对实验设施要求高
初中生物不同于其他的科目,其实验方面要求比较高。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时,技术要求比较高,规程复杂。有些实验在实验室中进行,而且需要一定的实验生物,学生必须熟识每一种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前提下,也要做好实验,这几乎是每个学生面临的难点。
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课堂是学习知识的地方,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课堂效率?首先,情境的设置有一定的作用。为了让学生尽快地进入学习环境,教师可以提前设置好问题,将教学内容与问题结合在一起,通过问题引入教材。这样,学生可以通过自己解决问题并且掌握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在讲述《植物的光合作用》一节时,应将力放在事实和现象的联结点上,即“在阳光下每一片绿叶都在生命活动”。我对学生说:“在阳光下每一片绿叶都在生命活动,这生命活动在盛夏尤其活跃,复杂的生命活动,树木便活下来。生命活动决定植物的存亡,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让我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想想:“绿色植物是怎样依靠土壤、空气等物质生产有机物质的,它又是怎样影响环境的和我们的生活,并畅想‘绿色与未来的生活’。”学生听后,有跃跃欲试之感,对大自然的奥秘感到惊异。生物界绚丽多彩,把生物教学的背景扩大到广阔美丽又蕴含奥秘的自然环境中,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生物知识,探索生物现象的本质,创设良好的实验环境。
生物学是知识与实验相结合的一门学科,学生在学好知识的同时,动手能力也应该得到培养。所以在实验方面,学校要重视实验器材方面的投入,为学生提供标准的实验器材,严格按照教材中的实验过程进行实验。首先要让学生掌握每一种器材的使用方法及操作要点,避免意外的发生。其次,教师要重视学生严谨态度的培养,进行实验操作后要严格按照实验结果进行实验记录,培养学生的实事求是的精神态度。再有,学校可以安排学生参加课外实践活动,例如参观植物园、博物馆等等。
鼓励学生走出教室
课本上的有些内容和现实生活是密切相关的,有些内容要求学生亲自去观察。所以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走出教室,走向户外。为了更好地了解课本上提及的生物,学生需要亲身实践,去到菜市场或农田中,去感受大自然的无限魅力。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给学生安排一些小任务,让学生在周末的时候去菜市场或郊外走走看看,多认识一些常见的生物,有些不懂的可以去问家长或是菜农,自己写调查报告,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
学生探究思维的培养
1、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
学好一切的关键是打好基础,基础不牢固,想更深入地学习是不可能的。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应在掌握好基础知识的基础之上。基础知识时将来学习的储备。所以教师和学生都应该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为了打好学生的基础,教师在课前要认真研究教学内容,准备充分,不漏掉小的知识点,同时突出重点和难点,整理好知识体系,帮助学生弄清知识的脉络。教师在课堂上要强调基础知识的作用,鼓励学生先掌握好基础知识,再学习一些重点、难点。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探究思维的培养。
鼓励学生质疑
老师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毕竟老师的知识也是有限的。学生应该相信老师,但是也要有质疑精神,遇到有困惑的地方要及时向老师反馈,而不是轻易地放弃。所以,对于有些基础比较好的同学,在让他们弄懂课本知识的基础之上,要鼓励他们的质疑精神。敢于提问才是真正的学会学习。在他们提问之后,引导他们自己去解决问题,发现更多的知识。比如,在《生物进化的原因》这一节,老师先提出一种与课本相似的观点,让学生去分析其正确与否,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在这过程中,对于主动回答的学生,给予表扬。最后老师引导他们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创新。
科学利用教材
之前曾说过基础知识时一切能力培养的基石,而学习基础知识最好的地方就是在课本上。新课改的背景下,老师要将课本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可以创新课本知识,对某些陈旧的知识进行删减,突出强调适应现实生活的知识,这样有利于学生将课本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发现新知识,学会创新,培养自己的探究思维,促进各人的全面发展。例如,
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生物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教师要创新教学课堂,重视课堂知识的讲授和科学实验的进行,鼓励学生亲自去观察、发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思维,推动初中生物教学可以更好地发展。例如,在生物第一节时,老师要利用好课本,讲解“走进生命科学”的内容,开拓学生的思维,并准备一些课本中被忽略但是不易回答的问题,如“植物靠什么维持生命”等,引起学生的兴趣。
参考文献
[1]朱云奇.新课改下的初中生物教学反思[J].学苑教育
[2]包和江.论初中生物新课改下的教与学[J].凯里学院学报
[3]莫赟.初中生物课外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探索[J].柳州师专学报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 探究思维
初中生物教学的难点
学生实践少
初中生物是帮助学生了解生物习性及规律的一门科学,它要求很强的实践性。学生不能只局限在课本中,更应该走进自然,了解生命。但是现在的学生不同于以前,他们接触自然的机会很少,缺乏生活经验,对生物更是了解甚少。很多学生几乎没有参加过农业劳动,特别是城市的孩子。在这种情况下,老师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教学形势也更加严峻。
对实验设施要求高
初中生物不同于其他的科目,其实验方面要求比较高。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时,技术要求比较高,规程复杂。有些实验在实验室中进行,而且需要一定的实验生物,学生必须熟识每一种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前提下,也要做好实验,这几乎是每个学生面临的难点。
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课堂是学习知识的地方,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课堂效率?首先,情境的设置有一定的作用。为了让学生尽快地进入学习环境,教师可以提前设置好问题,将教学内容与问题结合在一起,通过问题引入教材。这样,学生可以通过自己解决问题并且掌握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在讲述《植物的光合作用》一节时,应将力放在事实和现象的联结点上,即“在阳光下每一片绿叶都在生命活动”。我对学生说:“在阳光下每一片绿叶都在生命活动,这生命活动在盛夏尤其活跃,复杂的生命活动,树木便活下来。生命活动决定植物的存亡,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让我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想想:“绿色植物是怎样依靠土壤、空气等物质生产有机物质的,它又是怎样影响环境的和我们的生活,并畅想‘绿色与未来的生活’。”学生听后,有跃跃欲试之感,对大自然的奥秘感到惊异。生物界绚丽多彩,把生物教学的背景扩大到广阔美丽又蕴含奥秘的自然环境中,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生物知识,探索生物现象的本质,创设良好的实验环境。
生物学是知识与实验相结合的一门学科,学生在学好知识的同时,动手能力也应该得到培养。所以在实验方面,学校要重视实验器材方面的投入,为学生提供标准的实验器材,严格按照教材中的实验过程进行实验。首先要让学生掌握每一种器材的使用方法及操作要点,避免意外的发生。其次,教师要重视学生严谨态度的培养,进行实验操作后要严格按照实验结果进行实验记录,培养学生的实事求是的精神态度。再有,学校可以安排学生参加课外实践活动,例如参观植物园、博物馆等等。
鼓励学生走出教室
课本上的有些内容和现实生活是密切相关的,有些内容要求学生亲自去观察。所以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走出教室,走向户外。为了更好地了解课本上提及的生物,学生需要亲身实践,去到菜市场或农田中,去感受大自然的无限魅力。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给学生安排一些小任务,让学生在周末的时候去菜市场或郊外走走看看,多认识一些常见的生物,有些不懂的可以去问家长或是菜农,自己写调查报告,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
学生探究思维的培养
1、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
学好一切的关键是打好基础,基础不牢固,想更深入地学习是不可能的。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应在掌握好基础知识的基础之上。基础知识时将来学习的储备。所以教师和学生都应该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为了打好学生的基础,教师在课前要认真研究教学内容,准备充分,不漏掉小的知识点,同时突出重点和难点,整理好知识体系,帮助学生弄清知识的脉络。教师在课堂上要强调基础知识的作用,鼓励学生先掌握好基础知识,再学习一些重点、难点。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探究思维的培养。
鼓励学生质疑
老师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毕竟老师的知识也是有限的。学生应该相信老师,但是也要有质疑精神,遇到有困惑的地方要及时向老师反馈,而不是轻易地放弃。所以,对于有些基础比较好的同学,在让他们弄懂课本知识的基础之上,要鼓励他们的质疑精神。敢于提问才是真正的学会学习。在他们提问之后,引导他们自己去解决问题,发现更多的知识。比如,在《生物进化的原因》这一节,老师先提出一种与课本相似的观点,让学生去分析其正确与否,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在这过程中,对于主动回答的学生,给予表扬。最后老师引导他们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创新。
科学利用教材
之前曾说过基础知识时一切能力培养的基石,而学习基础知识最好的地方就是在课本上。新课改的背景下,老师要将课本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可以创新课本知识,对某些陈旧的知识进行删减,突出强调适应现实生活的知识,这样有利于学生将课本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发现新知识,学会创新,培养自己的探究思维,促进各人的全面发展。例如,
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生物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教师要创新教学课堂,重视课堂知识的讲授和科学实验的进行,鼓励学生亲自去观察、发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思维,推动初中生物教学可以更好地发展。例如,在生物第一节时,老师要利用好课本,讲解“走进生命科学”的内容,开拓学生的思维,并准备一些课本中被忽略但是不易回答的问题,如“植物靠什么维持生命”等,引起学生的兴趣。
参考文献
[1]朱云奇.新课改下的初中生物教学反思[J].学苑教育
[2]包和江.论初中生物新课改下的教与学[J].凯里学院学报
[3]莫赟.初中生物课外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探索[J].柳州师专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