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名巧”马钧及机械制造

来源 :党的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LIYA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钧,是三国时代的一位纺织机械革新家、发明家.字德衡,曹魏扶风(今陕西兴平)人.从小口吃,不善言谈.出身贫苦,少年时没有太多的机会读书,常要为生活奔波,因此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劳动人民.他注意实践,特别是生产工具的构造,而且勤于动手,对一些机械原理,进行刻苦钻研,努力创造革新,取得了不少成就,在魏明帝(226-239)时,被誉为“天下之名巧”.rn我国是著名的丝绸之国,是生产丝织业最早的国家.西汉时,有一种织绫的提花机,是120综、120蹑的(一综是一根经线,一根经线安装一个踏板叫蹑),效率很低.到三国时,虽然多次经过简化,改进到60综、60蹑和50综、50蹑,但仍十分笨拙.rn马钧看到这种绫机操作起来很是费时费力,为了提高生产效率,节约劳动时间,就下定决心改良这种织绫机.
其他文献
期刊
李兆虬1957年生,山东高密人。1992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美术系,2002年结业于中央美院李少文工作室,2004年结业于中国科技大学中国画高研班。现为济南出版社副编审,中国美术家协
期刊
摘要:本文探讨语文阅读应当从兴趣入手,培养学生系统地感知语言的能力,理解把握作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中学语文;阅读;语文素质  【中图分类号】G633.3  中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如何利用和掌握这门科学,将是每一位教师探求追寻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得培养阅读的兴趣,因为兴趣是人类主动探求新知的思想倾向和内在动力。培养阅读的兴趣、阅读习惯,其目的就是为了培养
“人民群众哪方面感觉不幸福、不快乐、不满意,我们就在哪方面下功夫,为群众排忧解难”,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全国两会上的金句,让亿万群众心中暖流涌动. 而说到群众最不满、最
期刊
姜维城从未停止遥望  当紧抓薄土的小草缝合了伤口  每个早晨,都盛满雨露  谁啜饮它们的汁液,阳光洒在谁身上  这些幸福时刻,震殇远离  少年在霓虹灯下吹着轻快的口哨  呼呼生风的单车被夜色带进  黎明的快车道  穿羊皮褂的汉子们围坐路口  眼神复杂地  喝咂酒,谈女人,说粗话  他们时而大笑时而沉默  偶尔将时光磨平的软刀子插入  對方胸膛  樱桃就要成熟  面对血色逼人的喜悦  穿梭其间的女人
期刊
在本钢集团矿业公司南芬露天矿有这样一位师傅,人们对他有多种评价:上级党委说,他是党员队伍的一面旗帜;上级工会说,他是职工中的楷模;同行们说,他是勤学肯干的技术尖兵;工友们说:他是严于管理、雷厉风行、不畏困难、敢打硬仗的硬汉子。  他,就是全国劳动模范徐长兴。  复员军人变创新能手  1985年,初冬,年仅21岁的老兵徐长兴,怀着依依的不舍,含泪与战友分别,离开了生活了三年的赤峰81577守备部队,
期刊
在辽宁省营口市鲅鱼圈区芦屯镇官屯村。车子一头扎进村里的胡同,颠簸的土路三转两拐之后,一座院落忽然出现在面前。一人多高的红砖院墙,围着一个百尺见方的院落,黄土沙石铺就的地面上,一个简易的滑梯和一座小得不能再小的沙堡玩具,几个五六岁的孩子在嬉戏玩耍。院子正中是一座二层的灰白小楼,墙上的瓷砖已斑驳掉落,呼应着楼门口锈迹点点的牌匾,把新漆的“辽宁省盖州慈爱孤儿村”几个大字显得格外耀眼。  看到有人到访,孩
期刊
作者单位:  山西师范大學
期刊
《史记》是中国文史著作中的扛鼎之作,历代对其都有非常多的评论。《史记》是文史结合的典范,关于它的文学评论是与史学评论同步的,汉魏南北朝时期就已开始,唐代进一步发展,并奠定了《史记》的文学地位。宋代作为我国思想与文化高度发达的时期,其文学评论的相关思想具有极高的研究与参考价值。本文针对宋代对《史记》的评论进行简述。  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历史著作中的典范,其独有的纪传体体例为后世史书的写作开创了新
期刊
坚持党的领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监察工作的领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明确写入总监察法第一章总则第二条即明确了指导思想: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监察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