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a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着重提出了推行课程实施大纲和强化课堂效率两大措施。通过推行课程实施大纲,加强学生对教师教学过程的监督,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制度;通过促进学生课前预习,优化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用互动教学的方式大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力求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独立学习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好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的基本知识,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材料科学基础 课程实施大纲 互动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1-0046-02
  材料科学基础是材料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其基础性强,适应面宽,在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起着桥梁的作用,为金属材料工程、无机材料工程、材料化学等专业的后续课程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为切实解决这些问题,巩固和提高教学质量,笔者和所在教学团队对材料科学基础进行了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尝试,着重提出推行课程实施大纲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强调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制度,改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学习,掌握好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的基本知识。提出改进的方法:
  一、推行课程实施大纲,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制度
  国内高校的专业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学生课前不知道该堂课的内容是什么,重难点在什么地方,该看什么样的参考资料等问题。这就导致了课堂教学完全由教师主导,教学的随意性较大。此外,对于想提前进行预习的学生,缺少关于该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进度的安排,学生就难于合理安排预习的时间和内容。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通过推行课程实施大纲(syllabus)来加以解决。
  在美国,课程实施大纲是大学教师在正式开课前必须向学生提供的一种基本的教学文件。其内容通常包括:课程基本信息、教师信息、课程简介、教学目标、教材和阅读资料、作业及考核标准、课程进度安排等。课程实施大纲体现了师生间强烈的契约意识,是对师生教与学行为的约束。学生通过课程实施大纲,明确了整个课程的要求和每堂课的教学内容,可以合理的安排时间进行预习或自学;同时,学生对照课程实施大纲,可以对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监控,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质量监控因此而贯穿于教与学的全过程,这从根本上确保了教学的整体质量。讲授材料科学基础的老师,在每学期结束学生开始选课时,同时提供该门课的课程实施大纲供选课的学生下载,使学生能提前对该门课的要求、内容、学习方法有总体性的把握,从而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在正式上课时,学生也可以通过课程实施大纲对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监控。
  二、注重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强化学生课前预习
  对于材料科学基础这门材料类的专业基础课,目前主要的采用课堂讲授的方式进行教学。然而,由于该门课叙述性的原理、规律多;需要记忆的概念、定义多;课程内容头绪多;而理论计算少(即具有“三多一少”的特点)。且该课程内容枯燥、抽象,教师感到难教,学生感到难学。针对这样的特点,如果学生能参照课程实施大纲进行课前预习,在课前对课堂要讲授的知识进行一个总体性的把握,理出头绪,找出难以理解和掌握的地方,在课堂上有针对性的听老师讲解就会事半功倍。然而,目前多数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较差,能够课前预习的学生为数不多,这就要求教师能采用一定的措施促使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笔者认为可以采用以下几方面的措施:(1)5~10分钟的提问环节。每次课正式开始讲授课程内容前,利用5~10分钟针对要讲的内容进行提问,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2)预习情况作为平时成绩组成的一部分计入期末学生成绩的总体考核,以促使学生进行课前预习。
  (二)优化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随着科学的发展,材料科学本身的内涵和外延得到了极大的扩展,出现了诸多的新材料、新工艺、新研究方法。课堂上,以材料四要素[2]:组成、结构、性能与效能以及它们之间的关为主线索对各个知识点深入浅出讲解的同时,适时地引入关于材料研究的前沿信息,使学生了解材料科学的发展动态,使学生看到以材料科学相关的基本原理构建起来的材料科学的前沿研究对经济、社会产生的深刻影响,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好材料科学基础知识的愿望和兴趣。
  (三)互动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互动式教学是在教学中“教”与“学”双方的交流、沟通和探讨,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拓展学生思维,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与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爱学、会学和善学,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要进行好互动教学,可以从下面几点入手:
  (1)适当提问。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在阐明概念、理论的基础上,强调知识构架间的相互关系,注重讲授理论的来源、思路、方法、意义及应用,讲清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多问为什么,促进学生参与其中,培养学生灵活应用材料科学的基础知识解决材料科学研究中的实际问题的能。
  (2)讲练结合。课堂上教师讲授知识的同时,可以进行一些课堂小练习。一可以检测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二是可以使学生懂得知识如何运用,加深学生的印象。
  (3)因“课”施教。这里的“课”是指课堂氛围,学生精神面貌。教师上课时,应该面向学生,注意观察学生的表情,多与学生进行目光的沟通。若大多数学生目光专注,表情舒缓愉快,说明对所学内容理解较好,可以按当前讲授速度进行;若部分学生出现皱眉等困惑表情,说明对所学内容难以理解和掌握,应该将授课速度减慢下来;若部分学生的表情比较木然,眼神飘忽,说明学生已经进入了疲劳状态,这时就应该通过一些方式来活跃课堂气氛,比如:应引入例子、习题并进行提问,或用一些幽默言辞来缓解课堂气氛,调整学生的疲劳状态。
  参考文献:
  [1]叶颖,美国高校课程实施大纲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
  [2]王静,王素梅,宋春梅,《材料科学基础》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素质[J]铸造设备与工艺,2010(2).
  [3]王熠,徐世文,网络环境下计算机基础教学互动模式探究[J].中国市场,2010 (1/2).
其他文献
【摘要】目前,虽然我国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在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专业文化程度以及数量等方面仍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主要针对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师资队伍的现状与建设思考进行研究,针对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师资队伍现状进行分析,对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进而促进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发展。  【关键词】师资队伍 高职院校 建设 就业指导  【中图
【摘要】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特别是国际互联网的普遍运用,信息技术的威力越来越不可限量。信息技术对生活的影响,不管你喜欢不喜欢,它已经成为挥之不去,无孔不入、无法回避的现实。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信息素养逐渐成为人的所有能力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信息时代要求所有的公民要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才能融入社会的信息活动之中。  【关键词】信息技术 信息素养 计算机辅助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摘要】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是中国现代化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存在着不足,也有其本身的特点,如何跟进我国现代化职业教育的步伐,准确地把握教育目标,满足时代对职业教育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提出了几点必须面对的问题来思考。  【关键词】职业教育 传统观念 职业教学模式 制约性 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1-0037-02 
【摘要】本文从“维修电工”课程课堂教学要求入手,通过对多种课堂教学模式分析,系统阐述不同课堂教学模式下的课程学习方式与成效,详细说明课程“教”与“学”的方法,探索一条适宜于高职院校的课程教学途径。  【关键词】维修电工 教学模式 改革 小课堂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1-0040-02  一、引言  课堂教学模式即教师在课堂上针对
【摘要】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文明史,其文化底蕴浑厚而丰富。在其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中,历史给我们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古籍,其中有许多精华值得我们吸收,如果不继承这份遗产,就会割断我们民族的历史,就会犯虚无主义的错误。这就要求中学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古文教学,让学生通过古文学习去感受祖国灿烂的文化,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关键词】初中语文 文言文教学 教学策
【摘要】考试是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它具有的评定、监测、诊断、反馈、激励和选拔六大功能,是其它教学环节所不能替代的。本文结合《电工与电子技术》的课程特点,分析了现有课程考核机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电工与电子技术 考试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1-0045-01  《电工与电子技术》是高等学校非
【摘要】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写作既是外语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之一,又是重要的教学手段。如何有效地进行英语写作教学、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就成了初中英语教师在写作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英语作文 教学现状 常见问题 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1-0047-02  课程标准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