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男一个公民的大力量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an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家都觉得城市建设不应该这么做,但总要有人出来讲啊,那么就我吧”
  
  2009年8月,广州白云区黄石路段。
  此时的广州就像夏天的天气一样,在亚运的名义下,全市城区及道路改造进行得如火如荼。
  飞沙扬尘,施工不止。道路拥堵,屡见不鲜。一位普通的广州市民行车到白云区黄石路时,注意到一个现象:路边的花基和路沿石还都好好的,怎么统一换成花岗岩了?带着这个疑问,他留意起广州正在改造中的其他路段。
  很快,他发现其他道路也在换,环市路、广园路、东风路、天河北路……
  他对花岗岩有了解。花岗岩由于采集地不同,颜色可能会有一些差异,全换的话,市区道路出来的效果缺乏整体性,不好看;而混凝土颜色就很统一,应该会好看很多。另外,花岗岩是比较锐利的岩石,汽车轮胎一碰就坏,而碰到混凝土的话没那么容易损坏。再有就是,花岗岩比较难修复,但是混凝土的话就容易得多。
  于是,他给白云区打了第一个电话。
  接着,是天河区、越秀区……
  接线人员很客气也挺认真,他给人家摆事实讲道理,每次得到的答复都是表示理解。对这样的结果,他并不满意。至少他看到自己关注的路段,路基仍被掘开,换上花岗岩或正在等待被换上。
  之后,他没有泄气,做了很多努力,打电话、写信、发电子邮件……这些方法都用过。他记得半年来寄了15次信,打电话次数多得连自己都记不清了。
  可是,广州的市长热线直到今天他也没打通过。接着,是省政府、省人大,他想得到人大代表的电话以便陈述情况,却被告知“我们没有电话,也不能公开”。他觉得这样做事不对,人大代表难道不应该定期接受市民质询吗?这一定要改。
  他也是有脾气的。最气愤的莫过于省级监督部门的回应,当听到那位女接访员说“这事与我们无关”后,他马上回击,作为一个省级单位,你有责任去监督下级。对方态度也很生硬,气氛就这样僵持住了。
  在这半年里,除了工作、打电话、写信,他也没闲着,实地考察,亲身测量,拍了照片,形成了完整的书面材料。“如果省里不行,我甚至会考虑去北京反映,我觉得自己的观点是对的,一定会做到底,不到黄河心不死。”
  看到报上说,1月21日广州市城乡建委及各区建设部门在人民公园和各区设点接受市民咨询,市民可就迎亚运整治工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前往投诉和咨询。那天,他戴上了口罩、帽子和墨镜,背着上书“拯救广州吧”的宣传板出现在人民广场,散发自印的传单,并直接与市建委主任简文豪对话,反映问题。至此,他成为广州路人皆知的“口罩男”。
  次日,广州市政建设部门对广州更换路沿石和花基石的工程全部叫停,只对损坏部分进行局部维修。据专家测算,仅此一项可节约至少5000万元。
  “口罩男”在广州并非仅此一例——早些时候,广州大道绿化改造工程一块石头两万元曾遭人大代表公开批评;更早些时候,反对番禺垃圾焚烧的樱桃白戴着防毒面具乘坐地铁“广州一日游”。广州市官员在走街串巷中,询问亚运工程扰民的是是非非,广州市民有话就说,政府也多有回音。就在“口罩男”横空出世之后,市长张广宁在亚运工程专题会议上就工程扰民的现象向市民致歉。
  1月24日, “口罩男”再次现身,以“有责任感的市民”的名义向亚组委捐了1万元。同样的口罩、帽子、墨镜,依然不肯公开身份。
  
  我是个有正义感的公民
  
  人物周刊:要怎么称呼你?
  口罩男:叫我小市民就好,或者像媒体上写的那样,叫我“口罩男”。我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广州小市民。我不会透露自己的姓名,而且也会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希望大家不要过于关注我本人的身份,有时间都来参与广州建设。
  人物周刊:反对改换花岗岩有半年之久,一般人很难坚持下来,打过无数次电话,碰壁那么多次,为什么还要向上反映?
  口罩男:我这么坚持,有3个原因。第一,我认为自己是一个有责任感的男人,是个有正义感的公民,应该为广州建设做些事。第二,拆路沿石、毁花基石、买花岗岩,哪个不需要钱?这可都是通过税收征过来的,是广州市民的血汗钱啊,看着我们的钱被这样花出去,谁能坐得住?我心里非常不是滋味,这是浪费。第三,我去高校表达观点,跟朋友们交流,他们每个人都认为我说的合理,非常支持我,大家都觉得城市建设不应该这么做,但总要有人出来讲啊,那么就我吧。
  人物周刊:自己有算过花岗岩工程的成本吗?叫停后,已经采购的花岗岩弃而不用,会不会又是一种浪费?
  口罩男:媒体的报道是节约5000多万,但我估计会到2个亿以上。广州市政建设因为叫停花岗岩施工节约的资金,也许各个施工单位付出的代价最直接、最沉重。所以如果市政府能把施工单位已订购的材料,留用在其他工程上,他们的损失降到最低,材料也能重新利用。
  人物周刊:半年中,有没有发现其他问题?
  口罩男:除了造价,我觉得还有两个质量与技术的关键问题:第一,市建委应该严把工程的质量关。为什么公众常常看到修复后不久的路段,很快就坑坑洼洼呢?我想应该是因为施工过程中没按程序,超快施工,同时监督不到位。这样的施工质量,雨季一过,路面就下沉,坑坑洼洼的现象会再次出现,如何迎亚运?保修金是否足以满足日后的维护,这一系列问题现在就应摆在市政主管部门的面前。
  第二,如果某些路面要加铺沥青,路面的标高提高10厘米,媒体报道说市建委的专家认为就要挖掉原有的路侧石,重新更换高一点的路侧石,还用了一个“必须”的字眼,我认为这是不全面、不负责任的说法。
  
  组织城市论坛,与专家PK
  
  人物周刊:在整个花岗岩事件中,对政府抱有怎样的态度?
  口罩男:我对广州市政府的态度曾一度比较模糊,但这件事发生后,我没想到简文豪主任这么热情地接待了我,我想自己会重新认识他们的工作。
  人物周刊:对政府的工作或类似的城市改造、建设事件有什么建议吗?
  口罩男:当然有。我首先就是希望省、市人大代表能公开他们的电话,让普通民众可以随时跟他们反映情况,沟通信息。还有,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有知识、有热情的公民能够跟那些市政建设的专家进行PK,就是定期召开涉及公民利益决策的城市论坛和咨询会,民众可以自由参与,我们可以跟那些专家一起讨论,互相学习,因为我们是站在公民立场上,是中立的、没有私心的,是一群有知识、有热情并且能为决策的实际操作献计献策的人。这种城市论坛是非常有意义的。
  人物周刊:就目前的状况来看,如果问你愿意生活在广州吗,会说出肯定的答案吗?
  口罩男:我觉得大家应该为这个肯定的答案而努力。我们应该把有限的财力多花在民生上,多关心民众的温饱问题、疾病救治问题、上学问题。亚运会就是一个体现广州经济、文化实力的平台,同时也是联系全世界朋友的盛会,那时各国友人将走在广州的大街小巷,他们不仅会看广州的城市面貌,还会了解广州的内涵,如果那时外国友人问我们,“Do you like living in Canton?”希望在市政府的努力下,民众都会说:“Yes!”
  
  希望广州有更多的口罩男、口罩女
  
  人物周刊:为什么想到给亚组委捐1万元钱?
  口罩男:我捐出1万元给今年参与亚运会的志愿者们。除了支持亚运和表达我对他们无私奉献精神的敬意外,还有就是大家对“口罩男”的支持让我觉得不这样做,就对不起媒体和公众对“口罩男”的厚爱。我觉得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就要站出来对社会有所表示,我希望用我的行动号召全体公民参与其中。我希望广州有更多“口罩男”、 “口罩女”出现,也希望公众以宽容的心态包容和理解政府为社会进步和发展而努力工作的过程中出现的疏漏。
  人物周刊:这一系列行动,家人赞同你这么做吗?
  口罩男:其实,用“口罩男”的身份,在大庭广众之下,有政府领导在身边,跟他们对话,这并没有得到家人的一致同意,但捐款得到了全家人的同意。
  人物周刊:接下来还会关注什么?
  口罩男:广州为迎接亚运会,有一系列的穿衣戴帽工程展开,虽然有一些富有建设性,但也有过度的。BRT工程有没有效果需要时间来考证,超规模建设的大型体育场馆就不甚合理,希望政府有资金的话,多建一些适合大众体育活动的小型场所,实现市民“运动就在家门口”的愿望,这是非常具有实际意义的工作。
  我今天又给政府有关部门寄信,表达我对道路建设方面质量和技术问题的思考,如果有机会,希望跟广州城市规划建设的专家PK一下,看看怎样做才能更加合理。
其他文献
【本期话题】  互联网 学校管理  促进管理低耗高效、便捷易行,助力走进信息化新时代  【话题背景】  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学校已经“没有围墙”,而且“互联网 ”已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一翼,在助推学校管理的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引发了众多教育管理者的思考。作为中小学校管理者,如何应对互联网与新技术所释放的教育变革,引领学校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教育管理方式优化,自然成为备受关注和亟待研讨的问题。有专
35度的上海,闷热,空气中湿濛濛一片白雾。张译站在湖边的栈台上,衬衫、马褂、领带,严严实实一副民国装扮。4小时过去了,他在等着拍一场跳水戏。  湖深两米,他几乎不会游泳,等着救他的司机也不会游。他走到助理身边,“给我俩棉花,塞鼻子里。”  张译演戏“挺惨”。曾经在零下四十几度时,光着身子洗澡,戏拍完人冻在冰里拔不出来;拍《我的团长我的团》,被紧绑在树上3天3夜,靠喂饭进食,还被吐口水、扔石子;《匹
IT部门同事会收好被解聘同事的黑莓手机,Zack曾形容那场景感觉就像是美军士兵牺牲后,胸牌被摘下收好一样    “一进会议室,公司的HR和你的老板都在,其实大家都知道该怎么做了。接到让你来的电话就意味着你已经over了。填好离职协议,大概会按照服务满一年赔偿3个星期薪水的标准领赔偿金,交出你的黑莓和门卡,从此你就和公司说再见了,连办公室都不能回去,公司的保安会给你收拾好寄到家里去。”  Zack的
导演还是前两部的埃里克·达尼尔,编剧则加上了曾操刀《了不起的狐狸爸爸》的诺亚·鲍姆巴赫,后者向来以对美式中产阶级的生活进行淋漓辛辣的讽刺见长。  现在看来,“达尼尔+鲍姆巴赫”的组合没让观众失望,整部影片画面养眼,角色性格丰富,剧情跌宕起伏——对于一部暑期档“合家欢”爆米花动画片,这还不够么?  4只从纽约中央公园动物园逃出来的动物,渴望无拘无束的生活,远涉重洋来到非洲的马达加斯加,途中展开了若干
猎手兄:  你好!昨天是我和她的第二次约会。中午她就出来,我们先去吃饭,吃完饭去做DIY蛋糕,路过一条隧道时,她开玩笑说要我背她,我说“好啊”就弯下身,她用双手挡着假装跳上来背了下,有说有笑。做蛋糕时她也好开心,她一直想做蛋糕可是一直没有机会,打蛋,和面,制形,烘焙……工程挺浩大,但很开心。蛋糕做完6点多了,就先拿到我朋友的咖啡店放着,想着先去吃饭,饭后到我朋友的服装店逛一下,逛饿了再回来当宵夜吃
从5月12日至此,死亡的废墟占据着众多幸存者的视线与心灵,并存在继续占据的可能。  时间也许还太短,伤痛的到来如此迅速与猛烈,愈合则需要漫长的治疗与等待。但在悲伤与怀念中,我们同时也看到:幸福村残破楼房里的时钟,还在不停地转动;那些倒塌村舍旁的玉米,在风中摇摆着绿色的枝叶;出生在5月13日的北川女,在医院的新生儿室里呼吸着5月的空气……生活不歇,生命在5月12日14时28分之后的世界里继续成长。 
滕华涛导演、鲍鲸鲸编剧的《浮沉》,与崔曼莉所著同名长篇小说有很大不同。原著是标准的职场小说,讲述一名有心机、上进心强烈的职场新人乔莉过五关斩六将成功上位的故事。乔莉自觉是标准的公司人,以成功学为基础,为公司也为自己追求更多的利润和上升空间,是一枚争取早日过河的卒子。而白百何饰演的乔莉,则相对简单、直接,也是传统意义上的好人。她最终的成功在于好运气——在合适的时间地点遇到了合适的人。本剧就通过她和竞
有只粉红色小猪,长得不帅,智商平常,别人说他“死蠢”,和妈妈一起生活在香港,和春田花花幼儿园的小朋友一起成长。他喜欢吃鱼丸粗面,志愿是做一个校长,收齐学费就去吃火锅,今天麻辣火锅,明天酸菜鱼火锅,后天骨头火锅。他还要争气,让妈妈不会更年期。这只小猪叫麦兜,他还有个亲戚叫麦唛。  香港漫画家夫妇谢立文和麦家碧创作麦唛麦兜这对小猪,最初是出于商业目的:推广他们制作的贺卡。两人配合无间,谢立文负责故事,
造船    农历四月廿七,厂房里的几条“大龙”终于扬起了头,前头是静静的河涌,通向珠江。  乡下老房子的瓦屋顶,几十根白灯管,几台风扇,20几个师傅光着膀子,刚刚装好龙头龙尾,正进行最后的加工打磨、上油装饰。明天是龙舟“试水”的大吉日。    木锯来回几十下,木屑洒落在师傅光着的脚掌边,在粘滑的地板上铺了一层赭褐色。造龙船要经过选木、定大样、造船、打磨、上油等多道工序。杉木和坤甸木是用得最多的造船
图/ 周超  坐在高铁上,叶青累得睡着了。  这是2012年的12月6日,他从郑州返回武汉。这位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的微博刚刚被两大门户网站评为这一年的“十大政府公职人员微博”之一。  这一年也是叶青以一人之力践行“叶氏车改”的第十个年头。10年来,他主动放弃公车,连续9次以人大代表的身份上书建议“公车改革”。  如今的叶青或许就要等到最后的胜利。这一年的3月22日,国务院批转发改委《关于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