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多媒体化视角下翻译教学创新路径问题

来源 :校园英语·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zhiyong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结合当前高效翻译教学的现状基础上,从多方面论述了高校翻译教学的局限性问题,并据此论述了多媒体化视角下高校翻译教学的全新内涵,最后提出了针对性较强的多媒体化视角下高校翻译教学的更新途径,希望能对于今后的高校翻译教学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翻译教学 教学改革 教学途径
  在高校翻译的教学课堂中,如何通过构建高效教学课堂,才切实提升学生的翻译能力和水平才是需要关注的问题。应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利用生动形象的视频资料,积极构建出真实直观的翻译现场,帮助学生不再受到时间、地点方面的限制,提升学生进行课堂互动的积极性,能更好地将更强的感染力以及视听感觉带入到翻译课堂教学中,能提升课堂的学习氛围,改变传统的封闭而枯燥的气息。另外,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能保证抽象翻译的形象化处理,进一步保证学生内隐感知力得到提升,具有良好的学习实践效果。从多媒体视角来审视高校翻译教学问题,能够将更多新内涵赋予其中,同时,翻译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实践也能丰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创新。
  一、当前高校翻译教学的局限性
  第一,翻译材料来源有限,教学实践训练不达标。翻译课程在大部分院校中的公共英语的教学并没有专门开设,更没有相应的课程设置予以保障。高校英语教师往往感到非常苦恼,也限制了翻译教学的发展,不能有效进行翻译理论和知识的传授,造成高校学生普遍不能接收到正规的翻译训练,不能通过必要的措施来提升翻译能力,具体表现在缺乏必要的翻译材料,也没有经过大量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这样自然很难实现两种语言的灵活转换。
  第二,翻译策略往往都通过口头进行讲解,缺乏生动性,提不起学生的兴趣。所谓的翻译活动,就是进行实现两种语言等值交换的文字过程,通过一种语言能够将另外一种语言,准确地进行内容和含义的具体表达。这对于翻译者来说,应同样具备两种语言能力,并能明确相关两种语言所涉及到的文化背景以及内涵信息等,进一步去体现出两种语言所包含的深层次信息。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更好地得到最为接近的翻譯语言。所以,在具体的翻译中,要想保证具备较高水平的翻译,则应重视翻译者的翻译技巧和策略、翻译素养等方面的内容,这也影响着译语的流畅性问题。分析传统翻译教学中,相关翻译策略都是由教师进行口头传授,并不能让翻译者体会到两种语言所涉及到的文化内涵以及具体的语言场景的信息,仅仅片面强调对于语法知识以及词汇的学习,而不注重语言的实际应用场景方面的内容,忽视语言能力以及文化背景的学习,学生并没有领会到翻译技巧,更多则是感受到翻译的枯燥,并没有太大的进行翻译的学习的乐趣。
  第三,延续传统教学模式,限制了教学的多样性。大部分高校还依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进行填鸭式的教学,学生忙着去记笔记,课下要求进行大量的习题反复练习,这种模式下,强调学生进行句法、语法、词法的记忆和背诵,再通过几篇文章的翻译,交给教师进行评阅和分析,然后在进行参考译文的对此。通过上述的传统模式学习,学生仅仅掌握比分的翻译技巧以及翻译理论,根本不能有效提升翻译水平,使得翻译思维能力得不到锻炼和提升。
  二、多媒体化视角下高校翻译教学的全新内涵
  第一,充分突出多媒体平台优势,体现出翻译教学的自由交流的精神价值。在多媒体教学中,应该不断发挥创新思考的作用,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尝试和交流,希望他们能自由畅想。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体现出翻译教学的趣味性与互动性,能在课堂教学中,展示出生动形象的图片动画和影音资料,更好进行课堂情景构设,保证学生愿意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氛围中,也有助于他们之间的合作交流。比如,在进行口译教学过程中,可以进行口译视频的展示,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是否能较为准确反映现场口译情况,利用小组活动形式,鼓励每个小组推举一个新的口译版本,在班级进行展示和交流,利用这样的活动,能够实现课堂互动交流,做好每一个口译的细节。
  第二,通过媒体教学的力量,保证为课堂教学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料。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教师应该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的发展,将互联网融入教学中,保证课堂教学活动的丰富多彩。利用多媒体丰富的资料库,保证其充分在社会每个行业领域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体现出其对于教育的重要性。学生可以借此了解到更多的学习材料,能够利用网络直接学习美国VOA、CNN、英国的BBC广播电台,不断利用丰富多彩的节目来增添英语翻译教学的内容。
  第三,通过多媒体教学,能够进一步对于翻译教学理念进行创新,有效培养学生的翻译思维能力。为了社会发展而思考如何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能力方面,应该充分重视当前社会发展的趋势和热点问题,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加快,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增多,翻译人才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内容,这必将翻译教学推向高潮,对于高校的翻译教学来说,既充满了机遇,也充满着挑战。当前,翻译教学中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为了进一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应该重视翻译教学的改革工作,不断创新翻译教学活动。考虑到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所在,应该不断挖掘其潜力,保证充分发挥其在翻译教学中的作用,利用两者结合的优势,保障翻译教学的创新性发展。
  三、多媒体化视角下高校翻译教学的更新途径思考
  第一,积极贯彻多媒体教学的理念,切实提升学生的外语思维水平和能力,具备良好的翻译素养。在具体的翻译教学中,应该重视语言能力的培养,同时,还应该有效提升语言素养问题,不仅仅要具备必要的语言知识,更应该重视语言背后所蕴涵的文化背景知识,这才是有效提升语言综合能力以及翻译素养的正确方法。学生的翻译素养不仅仅要从传统的翻译的理论知识和技巧入手,还应该重视他们的文化思维模式的培养,使其具有较强的对于跨文化的理解力,不断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文化交流和传递,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地掌握翻译的真谛。在了解外国语文化背景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完成翻译任务,将原文内涵进行充分展示。利用多媒体知识宝库,不断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和翻译素养,这是在翻译教学中需要注意的一个重要方面。应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辅助作用,切实加强翻译教学质,满足翻译教学的最佳效果。还应结合实际教学情况来不断创新发展多媒体教学,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真正实现多媒体的作用和价值。   第二,应该结合多媒体教学本质要求,在进行翻译教学中,秉承适时、适度、适量的原则。教师在开展外国语的翻译教学中,一定要结合教学目标,仔细选择多媒体材料,应该与翻译理论相互统一,同时,还能从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出发。如果不注重上述内容,存在着材料违背了翻译理论的情况,或者两者之间没有相互紧密的联系,这样教师就不会发挥良好的引导作用,会产生误导方面的作用,造成翻译学习中恶劣的影响。所以,教师应该重视多媒体教学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发挥其的辅助作用,有效将多媒体和课堂教学进行紧密结合,更好地利用合理选择翻译材料,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一般来说,应该要求视频播放时间不宜过长,控制在3分钟时间左右,在多媒体利用的过程中,总体时间不应超过20分钟。另外,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也应重视如何开展切入点和抓时机的工作,在应用多媒体教学中应该秉承适时、适度、适量的态度,这样方可满足翻译教学的要求。
  第三,熟练掌握多媒体教学的技术,保证充分体现出多媒体模拟现场实景口译训练效果。应该指出,传统的口译训练体现出非常枯燥的特点,应该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利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提升口译学习兴趣。口译训练需要综合听、说、读、写、译等多项技能,还应该积极调动多方面的感觉器官,在多种不同语言的转换中,训练强度比较大,学生往往容易产生疲倦感觉,学习动力和劲头不足。利用多媒体教学,将抽象的枯燥内容具體化,大大提升教学兴趣。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能够轻松实现真实口译场景的构设,更好对于现场实景进行模拟,但是,这都需要教师应该熟练掌握多媒体制作、操作等技术。
  四、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在开展高效翻译教学工作中,还存在很多方面的不足之处,传统守旧的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进行翻译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培养他们的良好的翻译思维。所以,在新的信息时代的引领下,应该充分发挥出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勇于面对挑战,积极寻求解决方案,这样才能保证翻译人才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有利于实现高校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伟钢.浅论高校翻译教学内容设置的问题及对策[J].人才资源开发,2015,(24).
  [2]张晔,姜涛.翻译意识在基础英语教学中的渗透与兼容—英语基础教学与高校翻译教学衔接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8,(5).
  [3]陈保荣.高校翻译教学中的文化与语用因素[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1(4).
  [4]李超.高校翻译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教学的理性思考[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29(19).
其他文献
铝毒是限制酸性土壤上作物生产的主要因子。一些植物或基因型拥有耐铝机制以解除或者减轻生长介质中的铝毒。Al胁迫下,植物根系有机酸的分泌被认为是最为重要的抗铝机制,根据Al胁迫下有机酸分泌时间响应上的不同,可将铝诱导的根系有机酸分泌划分为两种模式,然而,关于Al是如何调控有机酸分泌的过程还有待进一步探明。此外,基于植物中富含氨基酸,含两个羧基并带有强负电荷的氨基酸如天门冬氨酸(Asp)和谷氨酸(Glu
近年来,鄱阳湖区域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自然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的干扰,原有的生态功能受到大程度损失,鄱阳湖周边区域环境问题日渐凸显,成为典型的生态脆弱带。2009年12月,经国家批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正式启动。在国家政策扶持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依托自身的区位优势、地理优势和生态优势,近年来社会经济和生态建设发展迅速,逐步发展成为了江西省重要的制造业基地,是中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
【摘要】市场对翻译人才的需求促使了高校加大产出此类人才。相关课程的教学方法研究也取得了较多成果进展。本文拟从认知科学中的图示理论角度出发,探讨其对翻译本科专业课程《科技英語翻译》的教学策略指导意义。  【关键词】科技英语翻译 图示理论 教学策略  近年来,我国对外经济的繁荣兴盛致使社会需求大量的翻译人才;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设置起了翻译专业,其培养层次从大学专科到硕博士研究生级别不等。基于市场大环境
【摘要】“混搭”教学模式是在《高级英语》教学大纲要求基础上进行创新的教学模式。该模式通过双双混搭的开放式教学环节设计,强调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学习和研究能力,最大程度地发挥《高级英语》作为核心课程的作用。  【关键词】《高级英语》 教学改革 “混搭”教学模式  一、引言  在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教育的智能从传授知识转变为培养学习者发现
【摘要】科技时代的快速发展给教学带来了便利。随着新课改的全面实行,网络资源成为高校英语课外教学的主要来源,软硬件双方面的支持为高校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实用性人才。我国的英语教学模式比较传统,这就使行业人才极度稀缺。网络资源的应用能很好的改变这一现状,使学生英语课外教学得到更好的实践,适应当下网络教学的发展趋势。本文从网络资源对于高校英语的重要性这一点出发,结合我国目前的现状,论述高校英语中网络资源实
【摘要】全面有效的反馈能促进学生及时调整并采取有效的学习策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激发和维持学习动机。针对以往大学英语课堂反馈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构建了多维动态反馈机制,并将该机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通过对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对比分析来检验该机制的实际成效。应用结果表明,该反馈机制对大学英语课堂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能为学生提供全面及时的反馈,从而实现有效学习,提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