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文化下培养高职学生文化自信的困境与路径探析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u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化自信指的是对国家、民族以及特定团体在历史传承和实践积累中形成的独特文化所持有的認同和信心。在微文化的背景下,作为大学生重要组成部分的高职学生,在比以往更便利地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受到了各种消极信息和观点的影响。怎样在新的历史时期有效解决和应对培养高职学生文化自信所面临的问题与困境是亟需研究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微文化;高职学生;文化自信
  基金项目:本论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协会课题“微文化视阈下文化自信融入高职学生思政教育实践研究”(XJKX18B233)阶段性研究成果。
  通过微博隔空交流、通过微信朋友圈分享生活、通过微课学习知识、通过微电影消遣娱乐等与“微”相关的活动已经融入当今生活的方方面面,微文化已经悄然兴起和逐步形成。高职学生作为优秀文化的传承者和实践者,既是微文化形成的推动者,又深受微文化的影响。就高职学生而言,微文化在方便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交流,以及方便知识获取和分享的同时,也在消解着他们的文化自信,使他们对待专业技术学习缺乏兴趣,对待就业前景悲观失望,对待未来发展缺乏信心。面对此种情况,深入研究和分析培养高职学生文化自信的有效路径十分必要。
  一、培养高职学生文化自信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在以微文化为背景的新的历史时期,文化和信息的传播呈现出了传播主体大众化、传播内容复杂化、传播形式多样化的特征,给正处在思想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的高职学生的文化自信的培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与挑战。
  (一)传播主体大众化挑战主流文化媒体权威,增加了高职学生价值判断标准
  在传统的信息传播环境下,主流媒体掌握着消息的发布和价值标准的制定,权威地位突出,包括高职学生在内的社会大众均为信息和价值标准的接收或接受者,大众处于被动地位,大众之间的表达或交流受到限制,即使存在自身独有的思想、观点或价值标准也较难发布和迅速广泛地传播。在微文化的信息传播环境下,社会大众已不再仅仅是接收或接受者,他们还是消息和价值标准的发布者,能够利用微信、微博等现代社交工具发布各种信息,发表对相关消息的观点、评论以及自身拥有或支持的价值标准,并且能够快速传播。在这样的环境下,主流媒体不再是唯一的消息发布中心,其权威地位受到极大挑战,高职学生接收到的信息更加多样,接收到的价值标准不再单一,这些因素均为高职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带来了极大困难。
  (二)传播内容复杂化带来多元思想认知内容,加大高职学生价值观误导风险
  传播内容复杂化是新时期文化和信息传播的一个显著特征,它的产生是信息传播主体大众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微文化的环境下,包括高职学生在内的社会大众均参与到了信息的发布和传播当中,这必然导致信息内容的纷繁复杂。这些信息中既包括能够使高职学生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增加知识的正面积极信息,当然也包括能使高职学生情绪低落、迷茫枉然、丧失斗志的负面消极信息。特别是在具有不良目的的别有用心人员利用微文化环境信息发布主体大众化、信息易于传播的特点故意发布一些明显带有倾向性观点或者言论的情况下,涉世未深、经验尚浅、缺乏足够辨别力和敏感性的高职学生极易受到隐性误导,使他们正在定型中的价值观产生偏向或扭曲。
  (三)传播形式多样化扩充了学生交流隐蔽性,增加了校方管理和培养的难度
  微文化的环境下,信息传播的形式较以往有较大的变化,传播的形式更加多样化,传播的方式更具隐蔽性。高职学生可以利用文字、图片、语音、小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信息传播,可以以公开真实身份的方式进行传播和交流,也可以以匿名的方式进行传播和交流,这些都增加了校方管理和培养的难度。一方面,高职学生人数众多,每个学生利用的传播方式和关注的内容有所不同,学校很难从宏观上把握高职学生整体的关注偏好和思想动态;另一方面,当今的社交工具具有交流隐蔽性的特征,虽然需要进行功能绑定或者实名认证,但还是能够较容易地实现在网络世界中以不公开自身真实身份的方式进行交流的目的。这就对高职院校深入了解学生对国家、民族、学校的文化和正确价值观的认同程度形成挑战,也给学校分析自身已采取的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各种措施的有效性造成困难。
  二、培养高职学生文化自信的路径探析
  面对微文化环境下培养高职学生文化自信的种种困难与挑战,高职院校应该顺应时代发展,深入分析,积极应对,从创新教学内容、加强自身文化建设以及提高主流文化影响力三个方面寻找突破路径。
  (一)创新教学内容,在高职思政课中融入人文教育内容
  我国拥有着历史悠久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拥有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我们进行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在高职思政课中融入人文教育内容,就是要将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思政课的实际教学中。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政课,是为了使学生了解和认同文化传承;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高职思政课,是为了使学生了解和认同其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将优秀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融入高职思政课,要结合实际教学内容,深挖教材内容中所包含的文化因素,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为学生阐述文化意涵,使学生在学习中受到文化熏陶,在学习中增强对文化的认同和信心。将优秀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融入高职思政课,要结合社会和生活现实,以社会中的热点问题和生活中的真实事件为学生讲解人文知识,使他们对文化不再感到抽象和陌生,在文化具体化的过程中加深高职学生对文化的认识,坚定对文化的信心。除此之外,高职思政课中融入人文教育内容还要结合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思政课融入人文教育,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始终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和标准以规范自身的行为。因此,人文教育离不开实践活动,要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价值观和标准的作用,在实践中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和标准。
  (二)建立院校文化,在强调文化传承中培养学生文化自信   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就必须要强调和做到文化传承。只有做到对我国优秀文化充分的了解和真正的掌握,才能够对我国优秀文化形成高度的认同和建立十足的信心,才能够更好地将我国的优秀文化发扬光大。高职院校要重视和强调文化传承工作,打破文化传承的专业学科限制,使其融入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不断增强学生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心,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化鉴别力、文化反思力和文化创新力,使学生在鉴别中剔除糟粕文化,在反思中弘扬优秀文化,在创新中树立文化自信。高职院校培养学生文化自信,也要重視自身院校特色文化建设。高职院校文化是学生日常学习生活接触最多的文化,能够为学生学习、生活以及发展提供明确目标和具体要求,是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基础。建设高职院校特色文化,就要以“培养技术人才,服务经济发展”为原则,结合学校自身的发展战略,将学校发展目标、人才培养目标、服务经济发展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除此之外,还要加大对学生的宣传力度,使高职院校特色文化真正被学生认可和接受,真正地成为指导和规范学生行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学生人生价值的有力思想工具。
  (三)顺应时代趋势,提高主流文化在高职院校中的影响力
  培养高职学生文化自信,就要顺应时代趋势,积极引导校园文化方向,不断提高主流文化在高职院校中的影响力。首先,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举办演讲比赛、辩论赛、公开课、学术讲座等各种校园文化活动,积极引领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理解建立文化自信对其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其次,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利用最新技术手段,积极建设数字校园。根据新时期微文化传播的特点,通过建立官方认证微博、校园文化公众号、虚拟网络社区等方式,不断加大利用微文化的传播方式宣传主流文化的力度,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职校园微文化中的比重和话语权。最后,做好文化舆论的引导工作。建立一支政治素质过硬、技术能力胜任的专业舆情监管队伍,对校园网络文化中存在的消极有害信息进行及时屏蔽,对于存在的错误思想进行及时疏导更正,对于出现偏差的舆论导向进行及时引导,确保校园网络平台成为向学生宣传先进文化、促进学生树立文化自信的主阵地。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文化自信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在新时期微文化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应该勇于面对培养学生文化自信面临的各种困难和挑战,深入分析原因,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积极进行教学创新,重视和强化文化传承,努力提高主流文化的影响力,不断助推学生树立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曾云.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创新机制刍议[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7(2):94-97.
  [2]姜亮.微博环境下大学生文化自觉初探[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3):23-25.
  [3]刘晓雪.基于“微文化”视角下的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途径探析[J].职业,2017(8):33-34.
  作者单位: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其他文献
魏晋六朝,志人小说风行一时。涌现出的作品,如邯郸淳的《笑林》、裴启的《语林》、郭澄之的《郭子》、葛洪的《西京杂记》、沈约的《俗说》、殷芸的《小说》,皆属此类。由刘
【摘要】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生物学概念,获得生物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践能力,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本文通过我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论述了实验教学在初中生物学科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教师如何通过实验教学多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基础上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关键词】初中生物 ; 实验教学 ; 探析  
【摘要】有些学生刚升入高中时化学成绩非常优异,但一到高二化学成绩就一落千丈,这样的现象比较常见而且令人担忧。对此,本文提出了理科学生从高一升高二时化学学习遇到的若干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关措施,如:选修教材的学习次序问题、必修与选修知识的衔接问题、对教材难度、深度的把握问题,从而带给大家一些思考。  【关键词】高中化学 ; 过渡 ; 难度 ; 衔接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人们在满足温饱之后,更加注重生活质量,注重身体健康和人的全面发展,对养生热捧的现象也由此出现,各种养生机构、养生讲座、养生书籍层出不穷,让人眼花缭乱.本文将从《黄帝内
结合电气设备安装施工具体情况,指出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对策,包括规范电气布局、重视电气消防管理、规范电路设计、强化安全责任意识等内容,可为
【摘要】众所周知,小学是人类最为重要的阶段之一,好好把握可以为人生各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在小学学习阶段,总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其中如果小学生能够掌握好优秀的计算能力那么将会解决很多问题。当前,小学生计算的能力普遍较差。所以,我们必须将“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作为重点加以解决。攻克“如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作为一个重点的同时也是一个难点需要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对此我发表自己的看法以供大家参
摘 要: 洛阳历史地位突出,但在厚重的洛阳历史文化影响下,人们往往忽略对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产生巨大影响的洛阳古代墓葬文化,如到洛阳古代藝术馆了解洛阳古代墓葬文化知识的参观者远远少于到龙门、白马寺等景点参观的人数。从汉代空心砖与壁画这个点说起,洛阳的古代墓葬文化是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要进一步加大对古代墓葬文化的宣传力度,让人民群众正视古代墓葬文化对研究中国历史发展的贡献,更加重视对它的保护和利用,从
抗日战争是近代百余年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对外来侵略的战争;是一次空前的民族大觉醒;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转折点。正因如此,关于抗日战争史研究的著作浩
30年前的那场高考,是非常时期的非常事件。它的兴奋、浪漫、粗疏、荒诞和贯穿始终的振奋激情,今天已不可复制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30 years ago was a very e
【摘要】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学习和创造的基础,也是社会对于计算机学生的一种重要能力要求,但是许多中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没有采取合理的教学措施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的创新能力较低,影响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因此本文就对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和培养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教学 创新能力 必要性 培养措施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