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区“农田杂草及防治”课程设计和建设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ankfei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病虫草害是农业生产中的三大生物制约因子,是植物保护专业的重点教学内容。然而,杂草学的相关研究进度和深度远远落后于病害和虫害,在专业培养方案设定上也未体现其重要性。新疆农业大学近年在植物保护培养方案中重新恢复了“农田杂草及防治”课程,旨在培养能够识别和防治常见病虫草害的应用型人才。考虑到新疆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生态复杂性,授课教师适当调整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实践教学,结合农业生产需求培养植物保护专业人才,培养专业理论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契合工作需求的“植物医生”。
  [关键词] 杂草学;植物保护;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 2019年度新疆农业大学教研项目“‘农田杂草及防治’课程建设和改革”(2019JXYJ28)
  [作者简介] 赵娜娜(1989—),女,河南周口人,硕士,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杂草学研究;马德英(1968—),女,山东沂水人,博士,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农药学研究;路 伟(1984—),男,山东烟台人,博士,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农药分析与安全性评价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其他文献
[摘 要] 南京中医药大学积极探索中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从双师流动、平台融合和制度健全等方面加强校企深度合作,在研发和生产方面协同创新,实现了校企双赢。构建的“校企深度合作,协同创新双赢”培养模式,可为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提供良好的借鉴。但由于“产学研”合作的基础不扎实,培养研究生缺乏顶层设计,尚未建立联合资源共享平台,无法有效整合双方办学资源和科研条件,校企合作较为松散,因此必须找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