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soft Office组件整合应用

来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est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是一个Microsoft Office2003组件的整合应用实例。作者以胸牌证的制作过程为例,介绍了Office组件的不同功能及其高度的兼容性,其中巧妙分解任务、“分段”处理复杂工程的思想和方法值得学习借鉴,并提出教学中应注重这种思维的培育,以期达到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实用人才的作用。
  关键词:Office;组件;整合;实例;VBA;套打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8)01-0077-03
  日常办公中,教师们经常会套打一些带照片的证书或证件。证件数量较少时,可用Photoshop等图像处理软件来完成,然而如果采用同样的方法处理大批量的证件,则费时费力又低效。笔者在实践中逐渐摸索出一套简明高效的照片证件处理方法,现以学生胸牌制作为例,分享具体方法。
  照片证件套打原理
  照片证件一般含图像和文本两种元素,图像多为数码照片,文本为基本信息资料。照片证件套打的基本原理是预先将文本信息以及照片文件名存储在数据库表记录中,再通过设计报表将这些记录信息准确地定位到模板的相应位置上,然后逐页打印报表即可。这种方法对计算机系统要求低,无须安装庞大的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只要安装面向对象的数据库软件即可。
  胸牌制作过程
  利用照片证件套打原理制作学生胸牌时需要先制作好胸牌模板,并分班级存放好学生照片的文件。图1是笔者整理好的胸牌模板和资料文件夹,其中班级子文件夹中存放学生照片,并以姓名命名。
  由于制作胸牌时需要提供学生相关文本信息,所以要先设计好打印报表。下面,笔者分两个模块分别介绍它们的生成过程。
  模块一:建立学生信息数据表
  VBA是Microsoft Office系列内置的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与其他面向对象编程语言一样,VBA里也有对象、属性、方法和事件,filesearch 对象功能就是遍历指定文件夹。利用filesearch对象可将照片文件夹中的所有图像文件搜索出来,并结合Excel函数创建一个学生信息数据表,具体分为两个步骤。
  步骤一:遍历文件夹,搜索图像文件
  启动Excel,按Alt F11,打开VBA编辑器,插入一模块,编写如下模块代码(filesarch的属性已作了注释,供大家学习参考)。
  这样,在Excel中生成一张Sheet1工作表,在A列中存放着所有搜索到的含绝对路径的照片文件名,此时Sheet1工作表处于打开状态。
  步骤二:利用Excel函数,从图像文件名中提取学生有用信息
  并将它们自动填充到与A列行齐,得到图2所示的学生资料信息表,其中A、C、E三列为打印胸牌时要用到的数据,分别是:A列学生照片存放路径,C列学生姓名,E列学生所在班级。这样,一张存放学生信息的Excel表已经生成。保存此表到工作目录下,以备后用。
  模块二:设计报表
  ①启动Access,新建一空數据库,将模块一中生成的Sheet1表导入,生成数据表1。
  ②为了方便设计报表,先以数据表1中的字段1、字段3和字段5三个字段建立查询1。查询结果如图3所示。
  ③新建报表1,设置报表记录源为查询1,开始设计报表。
  ④在报表主体部分插入名为Image0的图像控件,设置其图片属性为胸牌模板图片,大小为胸牌模板大小,可见性选“是”。
  ⑤插入三个文本框控件,拖放好位置,设置好字体、字号等,如上页图4中a所示。文本框控件来源分别为查询数据1中的字段1、字段3和字段5三个查询字段,可见性全部设置为“是”。
  ⑥在主体节上需要显示学生照片的位置添加stuImage图像控件,调好大小,图片类型的属性为“链接”,缩放模式属性为“缩放”,可见性为“是”。
  ⑦编写控制代码,根据报表字段1文本框中显示的内容来确定链接照片的位置。具体方法是点击菜单栏“视图→代码”命令,进入VBA代码编写窗口,编写如下代码:
  预览报表,结果如上页图4中b所示。如果不满意,返回设计视图调试直到满意为止。
  ⑧将字段1的可见性属性设为“否”,让其在打印输出时不再显示,最终输出结果为如上页图4中c所示。
  ⑨打印报表,完成。
  结语
  Microsoft Office组件是针对不同应用领域开发的应用软件,在它们各自领域都有其独特的功能,我们可以利用各组件的优势,将一个工程“分段”后分包给这些精英组件进行处理,并利用组件间的高度兼容性巧妙完成复杂任务,这也是系列软件学习应用中值得推广的思想和方法。
  参考文献:
  [1]百度文库.在VBA遍历文件夹和子文件夹中所有文件[DB/OL].http://wenku.baidu.com/view/a800a78583d049649b665814.html,2010-7-27/2013-5-7.
  [2]百度百科.在Access窗体、报表和控件中使用图像[DB/OL].http://office.microsoft.com/zh-cn/access-help/HA001147204.aspx, 2013-4-26/2013-5-7.
  [3]薛静峰,李凤霞,黄都培.Access及其应用系统开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张兴荣(1973—),男,汉族,甘肃庆阳人,一级教师,主要从事中职计算机、高中信息技术科教学及电教管理及维护工作。
其他文献
大凡吃螃蟹者,皆知螃蟹味道鲜美,然并非人人皆能享。只有那些前瞻探路者、坚忍不拔者、善知“盔”中取肉黄之机巧者,方能悟其美妙。任红燕似乎就是翻转课堂探路征程中的“吃螃蟹”者。  这个学期,她执教小学一年级美术。这对看好翻转课堂,又担心一年级小朋友是否适合翻转学习模式的她來说,是个挑战。但她接受了挑战。  像大多数微课程教学法实验者初涉翻转课堂一样,任红燕一开始也难以区分目标与任务,也顺着任务单的自然
摘要:以体验式教学为理念的课堂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考、分析、实践等综合能力,学习效果比较明显,而体验式教学的劣势在于教学进度较慢。基于上述分析,笔者结合目前流行的微课来辅助教学,微课的优势在于随处可学,学生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快速掌握微课中的知识点。本文以此为基础,展开基于体验式的微课设计并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应用的研究。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微课;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434
教学现场  随着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有关物联网技术的明确标识,多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中相继引入了物联网技术的单元模块,人体红外传感器是其中的经典内容之一。笔者日前进行了《神奇的人体红外传感器》一课的教学设计实验,初期采用了常规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进行设计,教学实践中出现了课时紧、关键性知识点表述不清楚的情况,引发了笔者的思考。那么,面对新技术,该如何调整已有的教学设计模式?  问题分析  常规
创新整合点  该教学设计运用建构主义方法形成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的新型学习方式。它是以讲授知识点为主的“小”课程,时长约8分钟,由易到难的“进阶式”学习方式。这种新型学习方式,能让学生做到随时随地学习,整合碎片化学习时间,更贴合他们的自主学习节奏。学生根据自己的节奏,既可以重复多次学习,也可以随时暂停视频,从而更有效地达到学习目标。  将微课程的教学环节——课前、课中和课后有效结合。该微课
摘要:本文首先简要阐述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建设模式,其次详细论述了该系统的软件体系结构设计。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信息流;量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02.1 文献标识码:D 论文编号:1674-2117(2015)01-0114-03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工程,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以下简称“西电人力系统”)定位为人事处所有科室管理
《微课程教学法系统设计“落地”深度学习》一文的作者是江苏省苏州实验中学科技城校区地理教师汪洋。汪洋给我的感觉是有一定的理论修养,勤学好问,擅长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学。听说微课程教学法之后,汪洋便尝试实践。文章就是实践体验的结晶。  对于汪洋而言,实践体验最深刻的是“深度学习”。  从文章可见,汪洋对达成目标的提炼抓住了目标行为的内容指向。如“了解农业生产活动的概念、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能够理解区位的
摘要:区域信息化基础建设、升级改造、平台整合在推进过程中存在不可回避的典型问题。作者提出,重视典型问题的归因分析,借助推进区域大数据支持下的信息应用整合、实施大数据挖掘下的分析决策支撑、优化区域信息素养提升的梯队培训模式、实施基于智能化工具的教学行为减负等问题解决策略,能够为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推进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信息化;典型问题;归因分析;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
“我的出行我做主”选自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三年级信息科技第一册第20课《网上寻宝》。本课教学要求是使用搜索引擎和输入关键字,找到所需的信息并将信息进行保存。我校三年级的学生已熟练掌握窗口化软件使用的一般规律,课堂上也已多次使用iPad等智能移动设备辅助学习,但学生并不善于将课堂所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知识的迁移能力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本文以“我的出行我做主”教学设计为例,以多个生
Focusky是一款新型的幻灯片制作软件,它改变了PPT的线性播放方式,并加入了生动的3D镜头特效,能够给学习者带来很强的视觉冲击,是教师们制作微课的又一利器。下面,笔者以一个微课作品为例,来介绍Focusky(以下简称“FS”)的使用。  首先,请扫描下面的二维码,观看辛伟萍老师制作的《寻根溯源话电脑》微课。  通过上述微课的观赏,相信大家已经对Focusky的知识表现形式和特点有了初步的了解。
教学现场  近日,笔者所在的南京市琅琊路小学进行了“个性化学习”的专项研究。笔者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最终选定了逆向设计作为信息技术学科个性化学习的途径。通常,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为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准备教学素材、实施教学行为、反思教学过程、总结教学成效。而在个性化学习的要求之下,教师可以通过逆向设计对学习过程进行重置,以终点为起点,以结果促学习,围绕学生的求知习惯进行设计,让学习呈现出个性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