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罚视野下盗窃罪既未遂的判断

来源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izhuyi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对盗窃未遂的处罚问题上,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我国的司法机关往往根据盗窃行为的危害可能性进行判断,拘泥于实际发生的客观结果。由于重视刑法作为裁判规范的作用,而忽略了刑法同时作为行为规范的作用,使得对盗窃未遂的处罚实际上只是对已然发生的盗窃行为的反应,没有充分起到威慑行为人不再进行盗窃行为的作用。着眼于法律的经济分析角度,从事前惩罚入手,对边际威慑在处罚盗窃未遂中的作用进行分析,能够得到盗窃未遂的最佳判断标准以及最优处罚方式。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如何做到既服务好“社会人”,又管理好“社会人”,是摆在我国政府面前迫切需要解
本文探讨了影响图书馆书目数据库质量的原因和书目数据库质量控制的方法。提出了保证书目数据库质量非一个部门所能做到.而是需要全馆各个部门的密切合作,共同来维护数据库质量
程序性争议是指对刑事诉讼中的程序性问题所产生的争议和诉讼中是否存在程序性违法的争议.明确界定程序性争议的根本目的在于诉讼中更好地解决此类争议所涉及的权利保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