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型与常规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股骨假体安放的对比研究

来源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an1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比两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股骨假体安放的技术,提高对术中股骨假体安放及假体周围软组织修复的认识。方法 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选取郑州市骨科医院骨病骨肿瘤科同期收治的髋部肿瘤、股股骨头坏死、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的患者,排除肿瘤已全身转移且不宜手术治疗的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者90例95髋,男53例56髋,女37例39髋;年龄12~81岁,平均(55±14)岁。其中行肿瘤型人工全髋关节假体置换者(A组)12例12髋;行常规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者(B组)78例83髋。术中两组患者参照多处解剖标志安放股骨假体,并最大限度重建假体周围软组织解剖结构。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出血量、住院天数和髋关节Harris评分进行秩和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两组患者90例获3~30个月的随访,平均(36±7)个月的随访。在手术时间和术中术后出血量上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天数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27,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Harris评分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62,P<0.05),两组患者其术后髋关节功能得到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79,P<0.05),术后B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优于A组患者。随访期内两组患者均未发现术后下肢不等长、术后关节脱位、感染、假体松动、假体周围骨折、坐骨神经损伤等并发症。肿瘤型假体组1例由于外展肌力不全,出现行走步态异常。结论股骨假体位置的正确安放及假体周围组织完整性的保持和术后重建恢复是术后髋关节获得良好功能的前提条件。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改良紧急脐静脉插管术在重度窒息新生儿复苏中的应用与经济成本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78例重度窒息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根据静脉插管术
针对某城市高架桥下地面道路工程实际情况,在简述其特点的基础上,对其交通组织设计进行深入分析,包括交叉口交通组织设计、主辅路连通设计、人行过街设计和交通标志设计,以此
螺旋输送物料的方式在冶炼粉尘处理系统中应用广泛,由于粉尘量大,对螺旋输送机的处理能力、零件强度等都要求较高。根据某冶炼厂实际生产的需求,论述了螺旋输送机的主要参数
绩效考核作为公司绩效管理的一个关键环节,是公司用于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的一个有效途径。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能够帮助公司正常稳定的运转,帮助实现公司
<正>从2009年5月对邓玉娇刺死邓贵大一案,媒体含糊其辞;到2010年1月中国足坛一代名帅陈亦明曝出内部作假事件,记者们揣起"封口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诸如此类的事件不胜枚举,
随着信息技术的更新换代,在国家重点产业扶持政策的指引下,广告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行业内的环境竞争程度越来越大,对于优质核心人才的竞争和管理成为广告公司发展所面临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