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儿童,实实在在教语文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bg6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本期,成尚荣和张盘荣在各自的文章中都谈到了一个观点:“课改必须改课。”在不约而同的背后,是一种已然达成的普遍共识:课堂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程改革的优劣甚至是成败。作为对这一共识的积极回应,本期“课堂围观”栏目推出“十年一课”主题策划,试图从特级教师周婷“和自己同课异构”的自觉行动中窥斑见豹,感知新课程给课堂带来的深刻变化。同时,也欢迎作者、读者推荐或自荐优质“十年一课”案例,“课堂围观”栏目会择优录用,并组织围观。
  
  教学时间:2010年11月15日
  教学场合:“千课万人”首届全国小学语文生 态课堂教学研讨观摩活动(浙江杭州)
  教学年级:二年级
  
  【教学目标】
  1.创设灵动、有趣的对话场景,营造自由、向上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自我感悟,学会理解重点字词并尝试说话运用。
  2.通过画面欣赏、反复朗读,加强语词的情境体验,读出语言的美感和丹顶鹤的高雅。
  【教学过程】
  一、轻松对话,引入有关字词识写和理解
  师:孩子们好!
  生:老师好!
  师:我先来自我介绍一下,我是南京市拉萨路小学的老师,我叫周婷,你们可以怎样叫我?
  生:周老师。
  师:真有礼貌,平时在学校里有没有得过小红花、红五角星啊?怎么得到的呢?
  生:我的课堂作业全对。
  师:怪不得得到表扬。
  生:我的作文写得好。
  师:怪不得老师要奖励你。
  生:回答问题精彩。
  师:怪不得老师奖你小红花。和你们聊了这么多,我一直在用一个词儿,你们听出来了吗?
  生:怪不得。
  师:听得真认真,学会倾听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读读这个词。
  (出示)
  怪不得
  师:这个词在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中出现过吗?
  (学生一下子就找到这个句子并读出来了)
  (出示)
  它的头顶就像嵌着一颗红宝石,鲜红鲜红的,怪不得人们都叫它丹顶鹤。
  师:看来小朋友课文读得很熟,怪不得我一说这个词就知道在什么地方。有两个字,还想考考大家会不会写?
  (师报“遥”和“论”,学生默写)
  师:都写好了吗,咱们来看一下。
  生:左边同学字写得太小了。
  师:是啊,两个字挤在一个格子里,就像营养不良的宝宝(生笑)。另一个同学写得很舒展。写字不仅要写正确,还要写漂亮,别人看到你的字,就仿佛看到了你可爱的小脸蛋。好多同学写的“遥”字要到整形医院整整形,不太美哦。看我再写一下。
  师:(范写,边写边强调)“遥”下面的笔画要注意,一笔一画写正确。竖要顶住上面的横,然后再写走之部。走得很远很远,就是——
  生齐:遥远。
  师:看来这个字的意思和部首有关。换个部首呢?(出示:摇)这个字意和什么有关?
  生:和手有关。
  师:那摇头呢?
  生:和动作有关。
  师:这下说准了,像摇头、摇手、摇晃都和动作有关。所以写这两个字的时候要注意部首,想想意思。和走路有关就用——(生齐:遥),和动作有关就用——(生齐:摇)
  师:“论”也要进美容院打扮打扮喽,(范写“论”)言字旁的竖要写得直直的,竖弯钩的竖也要写得直直的,字就不会歪了。
  (写好后,教师让学生把习字卡传回去)
  师:刚才你们传的是什么?
  生:传的是卡片。
  师:文中“传说”传的是什么?
  生:传的是以前的事。
  生:传说丹顶鹤是神仙的旅伴。
  师:(对前排第一个学生)“你知道吗?丹顶鹤可是神仙的旅伴呢。”请你把这句话传给其他同学,好吗?
  (学生一个一个传这句话)
  师:就这么一个传一个,一代传一代,是真是假,也不知道,就这么传下来了,就这叫——
  生齐:传说。
  师:加大难度,让你们猜两个字,“去字左边缩缩缩,单耳右边挺立站”。
  生:却。
  师:“虎头一撇下西洋,心字下面悄悄藏。”
  生:考虑的“虑”。
  师:这个字在课文中的组词是?
  生齐:无忧无虑。
  二、欣赏画面,依托第一组词语揣摩丹顶鹤之美
  (出示三组词语)
  洁白 却是黑的 嵌着鲜红鲜红
  引吭高歌 展翅飞翔 显得 高雅
  黄海之滨 三五成群 无忧无虑 度过
  (学生开火车读,读得不太入味)
  师:读词也要用心去读,(范读)鲜红鲜红。
  (学生再次读词,读得有感觉了)
  师:每一行词都和丹顶鹤有关,轻轻读读第一组词语,想想课文的内容。
  (生自由读)
  生:这些词都是课文第二段中的。
  (出示第二自然段,其中“洁白”、“却是黑的”、“嵌着”、“鲜红鲜红”用红色显示)
  师:这些词宝宝穿着红衣服,他们对小主人说:小主人,我在句子中闷得慌,想出来玩一玩!你瞧,“哧溜”他们就全出去了,你们同意他们出去吗?(红色词语从句子中隐去)
  生齐:同意。
  师:仔细读一读,它们出去后句子和原来有什么不同?
  生:“洁白”这个词没了,就不知道丹顶鹤是什么颜色的了。
  师:“洁白”不仅让我们看到到丹顶鹤的颜色是白色的,还让我们感觉到丹顶鹤——
  生:很白很美。
  生:还有翅膀边儿是黑的。
  生:脖子是黑的。
  师:全身洁白,唯独翅膀边和脖子是黑的,文中用“却是”把第一句和第二句意思连起来了。
  生:没有“嵌着”,就不知道丹顶鹤的头顶是什么样的了。
  师:“嵌着红宝石”是什么样呢?我们来看一看。
  (出示图片)
  师:新娘的戒指上嵌着颗蓝宝石,你感觉——
  生:很美。
  师:小姑娘的发辫上嵌着几朵花,你感觉——
  生:很漂亮。
  师:高贵的皇冠上,嵌上了紫莹莹的水晶,你感觉——
  生:很高贵。
  师:丹顶鹤的头上就像嵌着一颗红宝石,你感觉——
  生:丹顶鹤很美很高贵。
  师:没有这些词,就读不出丹顶鹤的颜色,读不出丹顶鹤的美了。这些词宝宝能出去吗?
  生:(大声齐)不能。
  师:谁能用朗读来欢迎这些词儿回来?
  (红色词语回到句中。一名学生朗读)
  师:(相机指导)刚才你们都知道了说这些穿红色衣服的词可重要啦,那读的时候就要好好注意这些词啊,谁再来读?
  (另一生读)
  师:“鲜红鲜红”,用了两个表示颜色的词,能不能拿掉一个?
  生:不能,这样就显不出丹顶鹤美了。
  生:鲜红鲜红,就感觉丹顶鹤头顶上颜色很鲜艳,真的像嵌着颗红宝石。
  师:在我们生活中,经常看到一些景观,用表示颜色的词重复下,这些景观就更蓝了,更绿了,更黄了。咱们去看一看。
  (出示图)
  师:春天到了,漫山遍野都是油菜花,你会送它一个颜色重叠的词吗?
  生:金黄金黄。
  师:春天,山坡上都长满了什么样的小草?
  生:碧绿碧绿的小草。
  师:秋天到了——
  生:枫叶是火红火红的。
  师:再抬头看看天空——
  生:天蓝天蓝。
  生:碧蓝碧蓝。
  生:瓦蓝瓦蓝。
  生:湛蓝湛蓝。
  三、图文交替,无痕引领读背加深感受
  师:用这些表示颜色的词来形容这些画面,这些画面就更美丽了。丹顶鹤就是带着这些美丽的色彩,来到了我们身边,谁再来读读丹顶鹤的样子?
  (出示丹顶鹤图,叠印第二自然段文字。一名学生朗读)
  生:他少读了“就像”。
  师:这个词能不能少?
  生:如果少了,就表示丹顶鹤头上真的嵌着颗红宝石。
  师:咱们班孩子不仅能认真倾听,而且能给别人提意见,并说出理由,真不简单。谁再来读一读?
  (再指名一学生朗读)
  (文字隐去,只剩画面)
  师:去掉文字,只看画面,能说出丹顶鹤的样子吗?
  (两名学生看图说)
  (画面也隐去)
  师:看,画面也没有了,还会说吗?
  (学生动情背诵)
  师:没有了文字,也没有了图片,我们通过他们的背诵仿佛就看到了一只美丽的丹顶鹤。这就是我们从第一组文字中读出的画面。
  四、引发联想,依托第二组词语体会丹顶鹤的高雅
  (出示词语)
  引吭高歌 展翅飞翔 显得 高雅
  师:我们再读一读第二组词,你仿佛看到丹顶鹤在干什么呢?
  生:丹顶鹤有的在引吭高歌,有的在展翅飞翔。
  (出示图片:丹顶鹤引吭高歌、展翅飞翔。图片下面有文字:“丹顶鹤不论是在地上引吭高歌,还是在天上展翅飞翔,都显得那么高雅。”)
  师:(指着图片)这是引吭高歌的丹顶鹤,这是展翅飞翔的丹顶鹤,丹顶鹤不论是在地上引吭高歌,还是在天上展翅飞翔,都显得那么高雅。什么叫“高雅”?(板书:高雅)
  (学生无言)
  (分别出示画面:兰花、悉尼歌剧院、王妃、芭蕾舞表演)
  师:花草历来以清新雅致博得人们的喜爱,这株兰花脱俗美丽,仿佛正飘来阵阵幽香,让人陶醉。这是著名的悉尼歌剧院,它的屋顶既像白色的莲花,又像扬起的船帆,这样的建筑艺术,是多么高雅。这是某一个国家的王妃,她的气质十分高贵,她的照片被很多时尚杂志用于封面,她的气质很高雅。这是芭蕾舞《天鹅湖》的一个片段,演员以翩翩的舞姿,向我们展示了芭蕾舞这一舞台艺术的高雅。
  (出示丹顶鹤画面)
  生:高雅就是美丽。
  生:就是很高贵很漂亮。
  生:高雅就是比美丽还要美丽。(众笑)
  师:丹顶鹤的美真是难以说清,你看它站在金色的芦苇坡上,亭亭玉立,那仰天长歌的姿态,那随风飘起的羽毛,都显出那么的高雅。像丹顶鹤这样的野生动物很多啊,当你看到大老虎的时候,你想到的是什么?
  生:威风。
  生:凶猛。
  师:当你看到大熊猫的时候,你想到的是什么?
  生:很可爱。
  生:懒洋洋。
  师:当你看到雪地里的一只野兔快速窜过的时候,你想到什么?
  生:机灵可爱。
  生:灵活。
  师:看到这些野生动物,有的想到凶猛,有的想到机灵,有的觉得可爱,可为什么看到丹顶鹤想到的是高雅呢?丹顶鹤和它们长得有什么不同呢?读读书上的文字。
  生:丹顶鹤的腿长、脖子长、嘴巴也长。
  师:丹顶鹤体态修长,姿态轻盈,所以——
  (生读第三自然段文字)
  师:人们常把雄的丹顶鹤叫做鹤王子,把雌的丹顶鹤叫做鹤公主。喜欢这个名字吗?我们也来扮演鹤公主、鹤王子读一读。
  (出示)
  丹顶鹤很()。它的腿(),脖子(),嘴巴()。丹顶鹤不论是在地上(),还是在天上(),都显得那么()。
  (男生填空读。女生边读边做动作。选出两名女生上台边表演边读)
  五、感染喜爱之情,抚触言语意蕴
  (出示)
  黄海之滨 三五成群 无忧无虑 度过
  师:咱们从第一组和第二组词语中读出了丹顶鹤的美丽、高雅。那第三行词语呢?读读,再看看书上的文字。
  生:我知道丹顶鹤飞到北方了。
  师:(手势表方向)黑龙江在这里,黄海之滨在那里,应该是飞向——
  生:向南飞。
  生:我仿佛看到丹顶鹤三五成群飞来。
  生:我知道他们在黄海之滨生活得无忧无虑。
  生:它们生活得很快活,要度过很长的冬天。
  师:在家里或在学校里什么样的生活是无忧无虑的?
  生:很快乐很幸福。
  生:在家里没人管,想玩什么就玩什么,就是无忧无虑。
  生:父母不管我,没人打扰我,就是无忧无虑。
  师:如果真的没人管,你饿了怎么办?渴了怎么办?其实在家里有亲人的关心,有他们的呵护,才会真正无忧无虑呢。
  生:在学校里,和同学们玩的时候,感到快乐,无忧无虑。
  生:在体育课活动的时候也是无忧无虑的。
  师:学习时认认真真,玩时痛痛快快,这就叫无忧无虑。来看看丹顶鹤无忧无虑的日子吧。
  (出示丹顶鹤悠闲散步、追逐嬉戏等趣图)
  生:这两只丹顶鹤在比美。
  生:它们在捉鱼。
  生:在梳理身上的羽毛。
  生:它们在接吻。(众笑)
  生:我看到一只丹顶鹤在水中照镜子,臭美呢。
  生:我看到丹顶鹤在和妈妈玩耍。
  师:他们是母子还是母女啊?(老师笑)你想象出来的吧?
  (出示说话练习)
  不论______,还是______ ,都显得那么______。
  师:不论丹顶鹤是在散步还是在照镜子,都是那么——美丽,那么——高雅,那么——无忧无虑。
  生:不论丹顶鹤是在水里找鱼吃,还是准备飞翔,都显得那么高雅美丽。
  生:丹顶鹤不论是在聊天,还是在梳理羽毛,都显得那么高雅。
  生:丹顶鹤不论是在谈心,还是在亲热,都显得那么无忧无虑。
  师:是谁给了丹顶鹤这样无忧无虑的生活呢?
  生:是神仙。(全场笑)
  师:咱们中国人自古以来,就爱着丹顶鹤,说它是神仙的旅伴,还给了它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仙鹤。我们现代人更是喜欢它。我们来听听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
  (播放徐秀娟的故事)
  生:这个大姐姐非常喜欢丹顶鹤。
  生:是人给了丹顶鹤的好生活。
  师:是啊,人们就像这仙鹤女孩一样悉心呵护着美丽的丹顶鹤,在金色的芦苇坡上,丹顶鹤无忧无虑地歌唱,自由自在地飞翔,它们要在这儿度过整整一个冬天。这儿就是我国的——黄海之滨。
  (出示第一自然段)
  师:这里有宽阔的湿地,有鲜美的鱼虾,更有爱着丹顶鹤的人们,怪不得丹顶鹤把这儿当做自己的第二故乡,怪不得,天气一凉,丹顶鹤就忙着飞向自己的第二故乡。
  (一名学生读第一自然段)
  师:看到丹顶鹤从遥远的北方飞来,你觉得它累不累?
  生:很累。
  师:那它为什么还要唱着嘹亮的歌儿呢?
  生:它很高兴。
  生:它们飞到自己的第二故乡就有鱼虾吃了。(笑)
  师:是呀,它们快乐地从遥远的北方飞来了。同学们,今天我们从这一组组词语中读出了美丽、高雅、无忧无虑的丹顶鹤,这一组组词,在我们眼前展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卷,让我们再深情地回味这些词。
  (生动情地读三组词)
  师:现在再读这些词语的时候,明显和上课开始时读得不一样了。你们是在用心、用情、用你们对丹顶鹤的喜爱在读。这节课就要结束了,让我们跟丹顶鹤说再见。
  师生齐:美丽的丹顶鹤,再见!
  
  板书:
   20 美丽的丹顶鹤
  
   快乐
   高雅 爱
   无忧无虑
其他文献
生命,兼有自然、社会和精神等多重属性,是充满活力的不断生长变化的有机体。自觉,则强调人的生命发展主要是内在动力主导和自主推进的结果,而不是外力的促进。  班级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全班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社会活动。班级管理的主要对象是学生,只有让学生养成生
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由此可见,作文教学在语文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一、学生作文心态现状  通过对几所小学的三至六年级学生“作文心态表现”现状的调研,结果显示情况并不乐观
摘要:以学生能力为本的整体性评价观为基础,构建包括学生学习评价和课程实施评价的汽车维护项目课程评价机制,将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技能评价和素质评价相结合、课内评价和课外评价相结合,可有效激励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汽车维护项目课程;实施;评价机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3)11-0040-04  一、以项目课程实施为  引领的汽车维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课堂教学由传统的关注知识结论的学习走向关注学习过程的引导,这种变革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数学思维方式的培养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一些教师过分追求知识的形成过程,课堂上很多问题的教学都要让学生从“知识源头”出发思考,即使已掌握的知识也要让他们经历建构的过程。这样做忽视了学生的现实基础,让他们“后移学习起点”,重复走一段路程,影响了对新知识的学习探究时间,教
陈祖平 老师,你“逼”学生了吗?  熊开玉 且思且行教语文  熊开玉 让灵魂赶上自己的脚步  周德藩 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刘金玉 科学“先学”:促进每一位学生发展的课  堂真实践  姜树华 享受诗词:小学语文诗词教学的应然  取向  倪佩芬 少年军校载体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管  理新策略  朱 琴 研究性学习有效指导“六要素”  陈美华 有效互动,始于倾听  陆珍红 自然 自我 自得  刘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较为注重学习结果的评价,缺少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主动、有效的训练,造成了学生数学反思意识缺失。反思是一种内隐的思维活动,需要借助外部条件的有效刺激才能逐步形成,教师要恰当利用时机,寻找合适的反思点,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从而使学生巩固知识,拓宽思路,激活智慧,学会学习。  关键词:反思意识;缺失;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
摘要:五年制高职数学课程必须改革。数学课程的两难选择与价值不可替代性以及课改趋势都要求构建新课程《人文数学欣赏》。此门公选课能借人文力量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借用人文因素让学生亲近数学,提高综合素质。教学中要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直观、启发、趣味、点面结合等原则。课程实施中要把启发思维与点燃激情相结合,以增强技能训练效果。其不足之处应采取相应措施改进。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人文数学欣赏》课程;开设;素
教学时间:2007年10月  教学地点:东南大学礼堂  教学年级:五年级    【教学目标】  1.在二年级“第几排第几个”的基础上,自主建构“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体会它的准确性、简洁性。  2.感受数学发现的乐趣,体验数学创造的价值。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初次见面,能告诉我,哪个班的?  生:五(2)班。  师:噢,是五年级的二班,对吗?  生:对!  师:那为什么不老老实
低年级的学生,思维已开始摆脱动作的束缚,有了一定的目的性和预见性,他们的情绪体验也已相当丰富,拥有对周遭事物的好奇心,对鲜亮色彩敏锐的直觉,对未知世界美妙的想象,阅读可以催促这些特质的发展。然而,单纯的文字阅读往往会使这些七、八岁的孩子失去阅读的耐性,无法快速深入孩子的心灵,绘本应该是他们阅读方向的一个引领点。    一、直击简洁、生动的语言    绘本是以简练生动的语言和精致优美的绘画紧密搭配而
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抓住世界信息技术革命的重大机遇,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教育部颁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十年规划》),提出了未来十年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三基本两显著”的总体目标。教育信息化发展,为职业教育发展带来新机遇,也带来新挑战。  一、教育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