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是为了不教

来源 :教育界:基础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cjma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不教”应该是教师教学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教”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更要“授之以渔”,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才能达到“不教”的目的。因此,要把教学看成是指导学生学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过程。我从多年的生物教学中感受到要达到“不教”的境界,必须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其他文献
在质量意识不断重申的当下,教师匆忙前行的路上多种教学状态并存.学校基于分享、同课异构的校本研修过程为教师的成长打通经验分享、交流沟通、互助合作、螺旋上升的路径,为
【摘要】质量是教育永恒的话题。教师队伍建设是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保障。如何促进区域学科教学整体水平的提升?如何促进区域内不同学校教学质量的均衡?组建区域内学科合作共同體活动是一个重要的工作抓手,关键是如何有效控制并落实共同体活动的有序进行。扬中市教师发展中心创新了学科研训共同体活动的形式,把校本教研与区域共同体活动交替进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学科研训合作共同体做法与思考  实现教育
过去的数学课堂教学更多的是关注教师传递知识的艺术,往往忽视了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的感受.新《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