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的邮件历史

来源 :疯狂英语·爱英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zw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篇导读
  在人类文明史上,邮件占有重要的位置。邮件的存在极大地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促进了社会的发展。那么你知道早期的邮件历史吗?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Now it is very easy for you to get in touch with your friends or relatives. But in early days, no one could be sure when or where the mail would arrive.
  There was once a post office under a rock at the southern tip of Africa. In the old days, if people wanted to go to India from England, they had to be around the Cape of Good Hope. The journey was very stormy and dangerous. It took six long months. Sailors often wished to send letters home, but they seldom met the ship going back to England. So at the cape the sailors would go ashore. They went to a special large stone. On the stone was scratched the words “Look here under for letters”. They would leave their letters there, they knew the next homeward ship would stop and pick them up.
  There was another special post office in the state of Washington. It was a stump of a huge tree. Settlers needed a place for the mail carrier to leave their letters. Their houses were so widely scattered that the mail carrier couldn?蒺t reach all of them. The mail carrier could leave letters there for everyone for miles around.
  For the first few years after the English colonists came to America, there was no regular postal service. People gave their letters to any traveler who happened to the right direction. When the traveler reached the town where the letter was going, he stopped at an inn. He would leave the letters there. Until the person the letters were addressed to happened to stop at the inn, they could receive the letters.
  After many years, regular mail carrier appeared. They went from one big town to another on horseback. They traveled only by day. So it still took many weeks for a letter to reach the person the letter would be sent to.
  典句赏析
  1.Now it is very easy for you to get in touch with your friends or relatives. 现在你和你的亲朋好友联系起来非常容易。
  这是一个简单句子,“It is adj. for sb. to do sth.”是一个常见的句型,意为“对于某人来说做某事……”。
  【即时尝试】对于我们来说,学好英语很重要。
  2.Their houses were so widely scattered that the mail carrier couldn?蒺t reach all of them. 他們居住得过于分散,邮递员无法把信件送到每一户人家。
  这是一个复合句,so... that...引导的是结果状语从句,意为“如此……以至于……”。此时,so后接形容词或副词。
  【即时尝试】他跑得如此快,以至于我赶不上他。
  3.So it still took many weeks for a letter to reach the person the letter would be sent to. 所以信还得好几个星期才能送到收信人手中。
  “It takes / took sb. some time to do sth. ”是固定句型,意为“做某事花费某人多少时间。”
  【即时尝试】踢足球花了我大约一个小时。
  (答案见第63页)
  译文助读
  现在你和你的亲朋好友联系起来非常容易。但是在早些时候,没人知道他们寄出的信何时何地才能到收信人手里。
  在非洲南端的一块岩石下曾有一家邮局。在古时候,如果人们要想从英国到印度去的话,他们必须绕道好望角。旅程多风暴,很危险,路上要花长达六个月的时间。水手们经常想寄封信回家,但他们很少碰到回英国的轮船。于是,船到好望角他们就上岸,他们到一个特殊的大石头那儿去。在这块石头上刻着这样的字:在下面找信。他们就把信放在那儿,他们知道下一趟回家的船会停靠这儿,然后取走信。
  在华盛顿还有一个特殊的邮局,它是一棵大树的桩。那儿的居民需要一个让邮递员投放信件的地方。他们居住得过于分散,邮递员无法把信件送到每一户人家。这样邮递员就把方圆好几英里的居民的信投放到那儿。
  在英国殖民者到美国去的最初几年,那儿没有定期的邮政服务。人们把信给碰巧要去他们寄信的地方的旅行者。当旅行者到了那地方的时候,他们就在一家小旅馆停下,然后把信留在那儿。只有当收信人碰巧经过这家小旅馆,他们才能收到信。
  许多年以后,正规的邮递员出现了,他们骑马从一个大城镇到另一个大城镇送信。他们只在白天赶路,所以信还得好几个星期才能送到收信人手中。
其他文献
连绵的阴雨天已持续数月,看不到明天有半点晴的希望,原本明天打算带学生到户外的活动课又要泡汤了,想着早已设计课程好的情节和那天学生高兴劲,心中的阴霾更加沉重,明天课该怎么上呢?晚饭时,想到唯有杜康解愁。杯酒下肚,我凝视饭桌中央的火锅,发现火锅顶端与桌边的酒盒顶端巧合于眼眸,也许数学教师特有的数学视角,一阵灵感袭来……
【内容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素质教育逐渐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在初中阶段的教学中,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就使得教师必须对体育教学提起重视,培养学生的体育素质,提升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成长。本文以足球为例分析了初中生足球球性训练的策略,希望可以为广大正在思索的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足球球性初中
高考中有一句话,“得数学者得天下”,数学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而在高中数学考试中经常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分高的会特别高,分低的又会特别低,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如下:一方面数学题答案唯一,方法也是固定的几种,所以常出现特高分,另一方面数学题变化灵活,逻辑思维强,又常出现特低分。为了让学生都能学会自主解题,找到学习数学的关键所在,笔者依据数学的特性,做了如下分析。  一、学会对比,融会贯通  很
“如果一个人没有伟大的人格,他就没有办法理解伟大的时代,伟大的情感。从艺做人,一定是相辅相成的。”奚美娟说,很多很多年前,自己上戏的老师就教会她,“不要企图重复昨天的东西”。  坐在奚美娟对面,你会觉得很温暖。她温和、温婉、温柔,娓娓道来,周身却又散发出一种笃定而强大的力量。剛刚当选新一届上海文联主席团主席的奚美娟说,自己就是一个演员,一辈子只干过这一份职业。她说,一个演员之所以能够被称作“演员”
【内容摘要】本文紧紧抓住初中语文教材中几篇经典小说的细节,从细节描写折射社会生活、细微变化推动情节发展、细腻刻画暗示人物命运等几个方面分析,引导学生走近细节、领会细节、品味细节、享受细节,使学生养成能够善于观察的良好习惯,特别是能善于观察细小的东西,善于观察自然界事物的细微变化,把观察得来的东西经过感悟变成自己的东西,同时懂得锤炼细节的重要性。  【关键词】细致 细微 细腻 折射 推动 暗示  一
认知生命者智,认知生活者悟  我总觉得,一个人发呆的时候,有这样那样的表情与细节,比如啃食指甲,比如蹙眉,比如微微将唇开启,又比如,手指搅缠发梢。那么,一定是在年少的时候,曾经被某一本书温柔地浸润过。就像许多年以前,我还青涩,在没有暖气的乡下房子里,站在密封不好的窗前。将冰凉的手拢在同样冰凉的棉袄里。读《百年孤独》时,这样的一个姿势,在我成年以后的许多个寒冷的冬天,都被顽固地保存下来。  其实,我
今年两会,习近平共到6个团组参加政协联组会或人大代表团审议,每一次都发表了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引用了凝结着中华文化精髓的古诗句,寓意深远、精准传神,下面就来学习一下吧!  “堤溃蚁孔,气泄针芒”  背景:  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记堤溃蚁孔,气泄针芒的古训,坚持从小事小节上加强修养,从一点一滴中完善自己,严以修身,正心明道,防微
寒冬进九,天黑得格外早一些。  街道上的路灯都早早地开了,冷风呼啸,行人寥寥。  这样的天气,童车行里应该不会再有什么生意了。  谁知,还是有一个顾客来到了店里。是个中年人,穿着沾满灰尘的工作服,蓬乱的头发,腮边是没有时间打理的野蒿般的胡茬,一看就是周边在县城里打工的民工,可能是刚刚从工地下班赶过来的。  中年人在店里环顾了一周,问了几款童车的价格。我有气无力地回答着,心想,这样的顾客是很难让他痛
一位农民工客死他乡,他的一位老乡为了让他能落叶归根,竟然辗转千里将他的尸体背回了家。这个真实的故事被电影导演张扬搬上荧屏,名为《落叶归根》。在影片中,那位背尸的农民由农民出身的赵本山扮演。在戏开拍之前,张扬便让人买来了一个特殊道具——假人,准备在拍摄过程中让赵本山背着这个假人。考虑到许多场景都是在昆明这个高原城市拍摄,而且按照剧本要求,赵本山必须背着“尸体”在一些坑坑洼洼的泥路上行走,考虑到赵本山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越发深入人心,需要现在的教师围绕着学生的需求展开各种教学活动,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通过对学生进行德育生活化教育,能够有效提升教育的真实性,让初中学生可以更加深入的理解德育教育的内涵。本文将通过详细分析我国现在德育生活化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对初中生进行德育生活化教育的具体措施,希望为广大德育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