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无为之旨的实质及意义

来源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wang12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乱之由即为治之要,关闭乱之门,也便实现了不治之治,这是无为思想的逻辑基础,也是其要义所在。而"上志"为天下纷乱之门,因此,上欲治则须自治其志,因此,老子立"道"以为德旨,提出了"道恒无名,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的无为主张。守"道恒无名"即守道性本恒的空无状态,"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壮其骨",由"有名"而"无名",使内境空无,无分别心(名),无是非观(名),乃至无志(名),纯任百姓自然。"无志"即无为之旨的实质,体现的是"法自然"思想。"名"非"名称"义(否"名称说"),当是事物自命之名——"性","无名"即性之空无。如此,"道恒无名"与人性之情志观念相对立,成为一种超越现实的、形而上的性之空无存在,以其无我身、无我识而能纯任万物自然,成为人德性回归的理想境界。
其他文献
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使频谱资源日趋紧缺,成为限制其发展的新瓶颈,认知无线电技术由此应运而生,其能够检测频谱空洞,并在不干扰授权用户的条件下充分利用频谱资源来传输信息。
高等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础工程,其目的是培养从事素质教育的教师。这就要求高校学生全面发展。然而,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弊端较多,许多高校学生缺乏文化艺术方面的爱
<正>传播力决定影响力,拥有强大的国际传播力才能确保传播的自主性,推动国家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的广泛流传和影响力的有效提升。"走出去"的目的是为了"走进去",这是中央电视台
方法论的演变和教育现象本身的特点决定了教育研究方法的多元化。而教育研究对象、教育研究目的、教育研究的过程、教育研究结果的期待、教育研究者等是造成教育研究多元化的
传统的对医学生的大学英语教学注重培养英语语言基础知识,缺少专业导向,无法满足他们对未来职业的需求。ESP英语教学模式侧重培养学生实际使用英语语言的技能,因而被引入医学
目的探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下简称《职业病防治法》)之不足,不断完善《职业病防治法》。方法结合职业病防治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分析我国《职业病防治法》的不
文章基于图式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的视角,采取随机试验设计方法,考察多媒体"视听说型"和"文本型"课件两种阅读前导对学生ESP专业文献阅读理解水平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
<正>在中国,随着电子商务快速发展,无论是传统制造业巨头还是传统零售业巨头都吃尽了苦头,除了传统优势业务受到电商蚕食,电商转型之路也屡屡受挫:中国排名前10的电商除了苏
吴简中记载的邮卒已经成为国家控制的特殊人口。因为职业的特殊性,他们有集中居住管理的倾向。邮卒有专有土地。这和秦汉时期对邮书传递者的管理措施一脉相承,并且得到进一步
近年来抗日战争研究在原有基础上取得了丰硕成果。不仅研究领域得到不断拓展、深入,而且新提法、新观点迭见。文章对近年来抗日战争研究中出现的若干创新观点进行综述,主要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