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土地和地域空间的变化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从而推进了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一直备受关注,一个建筑企业能否持续发展取决于工程质量的安全与否。想要保证工程质量的安全,就要做好工程管理工作,加强施工质量控制。本文通过分析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和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施工质量;策略
现阶段我国城市化规模不断扩大,建筑行业发展也非常迅猛,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但带来机遇的同时建筑行业也面临着全新的挑战[1]。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命脉。因此,一定要对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予以高度重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推动企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影响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的因素
(一)施工技术
在建筑工程的整个施工环节中,施工质量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而影响施工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施工技术。因此,要想做好工程管理,就要重点关注施工技术。近年来建筑行业的施工技术已日渐完善,同时也对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要求更高。此外,在运用一项新的施工技术时,需要做好前期的探查和调研工作,为做好工程管理和有效控制施工质量打下良好基础。
(二)施工人员综合素质
人力贯穿于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期。因此,为保证工程得以有序进行,在对建筑工程进行管理时,需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人员管理方法。施工人员是一个工程的主要人员,其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与验收结果。但是目前建筑行业缺失专业的施工人才,建筑工程的管理上还存在诸多不足,工程管理的有效性还有待改进[2]。
(三)原材料
原材料是一个工程建筑的根本,如果在工程施工中没有对原材料质量和价格做好把关,会严重侵害工程质量,进而引出后续一系列的不良问题。目前,建筑企业对原材料的管理还不够完善,相关的管理人员责任感还有待增强,管理水也需要提升,这些影响因素给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
二、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制度有待提升
大多数建筑企业的建筑工程管理方法都大同小异,主要采用分包的管理模式。但是,分包的管理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企业的管理压力,也存在很多缺陷和不足。在分包的管理模式中,管理的责任和管理的权限划分不明确,给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因此,定制管理制度一定要建立在企业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和需求的基础上,保证各个管理人员人尽其才,充分将自身的能力发挥出来,提高工作质量,实现部门之间有效的沟通和协调,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做好成本控制,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3]。
(二)施工技术有待提高
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带动科技的发展,如何提高工程质量越发受到人们的关注,这就对施工技术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在实际的建筑过程中,许多建筑企业并没有认识到提高施工技术的重要性,对部门之间的配合也有所忽略,这就为工程施工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另外,在目前建筑工程项目中,大多还沿用传统的施工模式,先进的施工技术还没有普及和推广。站在施工人员的组成的角度看,大多数的施工人员文化不高,综合素质不强,缺少施工经验,并且理论知识也相对缺失,无法对先进设备进行操控,再加上人员流动性大,在一定程度上给先进的施工技术的推广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三)施工成本有待控制
对于建筑企业而言,生产的成本控制非常重要,企业要做好成本控制才能避免出现浪费的现象。但是由于很多企业在施工前没有做好成本预算,导致在施工环节造成很多资源浪费,致使实际工程造价与预期不符。造成以上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企业在内部管理中,管理人员的工作并没有完全落实,不能科学合理的控制成本,进而使企业的发展运营受阻。
(四)质量监督有待优化
在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中,科学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可以起到很好的约束作用。建筑企业在自身的发展中,一定要将做好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的体系,预防因监督不利而引发的质量问题,以此推动建筑工程项目的有序开展。
三、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
(一)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企业要落实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首先,建筑企业要建立由具备丰富经验的管理人员组建的专业管理部门,依据管理人员的经验,制定合理有效的管理方针。其次,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涉及很多复杂的环节,所以在制定管理制度时也要尽量做到全面、细致,进而完善工程管理制度体系,保障管理工作的贯彻落实。最后,建筑企业之间还要互相交流经验,制定统一战线,使建筑工程项目质量得到保障。
(二)加强施工质量控制
在展开工程项目施工之前,建筑企业要对有关要素综合分析后,定制合理的规划方案。相关的规划人员要对项目图纸进行一个详细了解,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制定合理有效的建筑工程规划方案。在施工的过程中,建筑企业要重点关注人力资源建设,适当组织科学有效的培训和安全教育,主要培训施工人员的安全知识、专业技术等。当今建筑行业之间的竞争愈加激烈,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就是提高其本身的竞争力。每個施工人员都具备专业的施工水平和优秀的综合素养,也会使工程质量得到良好的保障[4]。
(三)控制施工成本
成本控制是建筑企业最为关心的一个问题。为了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在开展建筑工程项目时,需要制定有效的控制成本的方案,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优化和调整,以保证成本控制高效合理。如此更能保证成本预算的准确性和建筑工程中资源的合理利用,对提高建筑企业经济效益具有积极意义[5]。
(四)加强质量监督力度
建筑企业要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中每一个环节进行监督,制定合理的监督管理机制,通过对监督管理工作细分,让每个监督的管理人员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确保在工作中出现任何问题可以找到相应的负责人,提高工作人员的严谨度和责任心,减少问题的发生。在实施监督管理工作时,要做到公正、无私,每一步骤都要符合相应的要求。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要及时通知企业,并叫停施工,进行检查整改后,才可以继续进行施工。
结束语: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是其中最主要的环节,关系着整个工程能否顺利开展。因此,建筑企业需给予足够重视,通过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加强施工质量控制、控制施工成本、加强质量监督力度来保障整体的施工质量和人们的财产安全,进而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徐家旺. 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研究[J]. 砖瓦世界,2021(3):128.
[2]赵慧峰. 提高建筑工程管理质量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 建材与装饰,2021,17(7):189-190.
[3]牛金波. 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 建材发展导向(上),2020,18(12):385.
[4]侯海彬. 如何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 建筑·建材·装饰,2020(22):28-30.
[5]陈力军. 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 建材发展导向(下),2021,19(5):349-350.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施工质量;策略
现阶段我国城市化规模不断扩大,建筑行业发展也非常迅猛,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但带来机遇的同时建筑行业也面临着全新的挑战[1]。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命脉。因此,一定要对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予以高度重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推动企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影响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的因素
(一)施工技术
在建筑工程的整个施工环节中,施工质量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而影响施工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施工技术。因此,要想做好工程管理,就要重点关注施工技术。近年来建筑行业的施工技术已日渐完善,同时也对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要求更高。此外,在运用一项新的施工技术时,需要做好前期的探查和调研工作,为做好工程管理和有效控制施工质量打下良好基础。
(二)施工人员综合素质
人力贯穿于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期。因此,为保证工程得以有序进行,在对建筑工程进行管理时,需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人员管理方法。施工人员是一个工程的主要人员,其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与验收结果。但是目前建筑行业缺失专业的施工人才,建筑工程的管理上还存在诸多不足,工程管理的有效性还有待改进[2]。
(三)原材料
原材料是一个工程建筑的根本,如果在工程施工中没有对原材料质量和价格做好把关,会严重侵害工程质量,进而引出后续一系列的不良问题。目前,建筑企业对原材料的管理还不够完善,相关的管理人员责任感还有待增强,管理水也需要提升,这些影响因素给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
二、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制度有待提升
大多数建筑企业的建筑工程管理方法都大同小异,主要采用分包的管理模式。但是,分包的管理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企业的管理压力,也存在很多缺陷和不足。在分包的管理模式中,管理的责任和管理的权限划分不明确,给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因此,定制管理制度一定要建立在企业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和需求的基础上,保证各个管理人员人尽其才,充分将自身的能力发挥出来,提高工作质量,实现部门之间有效的沟通和协调,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做好成本控制,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3]。
(二)施工技术有待提高
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带动科技的发展,如何提高工程质量越发受到人们的关注,这就对施工技术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在实际的建筑过程中,许多建筑企业并没有认识到提高施工技术的重要性,对部门之间的配合也有所忽略,这就为工程施工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另外,在目前建筑工程项目中,大多还沿用传统的施工模式,先进的施工技术还没有普及和推广。站在施工人员的组成的角度看,大多数的施工人员文化不高,综合素质不强,缺少施工经验,并且理论知识也相对缺失,无法对先进设备进行操控,再加上人员流动性大,在一定程度上给先进的施工技术的推广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三)施工成本有待控制
对于建筑企业而言,生产的成本控制非常重要,企业要做好成本控制才能避免出现浪费的现象。但是由于很多企业在施工前没有做好成本预算,导致在施工环节造成很多资源浪费,致使实际工程造价与预期不符。造成以上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企业在内部管理中,管理人员的工作并没有完全落实,不能科学合理的控制成本,进而使企业的发展运营受阻。
(四)质量监督有待优化
在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中,科学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可以起到很好的约束作用。建筑企业在自身的发展中,一定要将做好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的体系,预防因监督不利而引发的质量问题,以此推动建筑工程项目的有序开展。
三、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
(一)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企业要落实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首先,建筑企业要建立由具备丰富经验的管理人员组建的专业管理部门,依据管理人员的经验,制定合理有效的管理方针。其次,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涉及很多复杂的环节,所以在制定管理制度时也要尽量做到全面、细致,进而完善工程管理制度体系,保障管理工作的贯彻落实。最后,建筑企业之间还要互相交流经验,制定统一战线,使建筑工程项目质量得到保障。
(二)加强施工质量控制
在展开工程项目施工之前,建筑企业要对有关要素综合分析后,定制合理的规划方案。相关的规划人员要对项目图纸进行一个详细了解,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制定合理有效的建筑工程规划方案。在施工的过程中,建筑企业要重点关注人力资源建设,适当组织科学有效的培训和安全教育,主要培训施工人员的安全知识、专业技术等。当今建筑行业之间的竞争愈加激烈,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就是提高其本身的竞争力。每個施工人员都具备专业的施工水平和优秀的综合素养,也会使工程质量得到良好的保障[4]。
(三)控制施工成本
成本控制是建筑企业最为关心的一个问题。为了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在开展建筑工程项目时,需要制定有效的控制成本的方案,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优化和调整,以保证成本控制高效合理。如此更能保证成本预算的准确性和建筑工程中资源的合理利用,对提高建筑企业经济效益具有积极意义[5]。
(四)加强质量监督力度
建筑企业要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中每一个环节进行监督,制定合理的监督管理机制,通过对监督管理工作细分,让每个监督的管理人员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确保在工作中出现任何问题可以找到相应的负责人,提高工作人员的严谨度和责任心,减少问题的发生。在实施监督管理工作时,要做到公正、无私,每一步骤都要符合相应的要求。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要及时通知企业,并叫停施工,进行检查整改后,才可以继续进行施工。
结束语: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是其中最主要的环节,关系着整个工程能否顺利开展。因此,建筑企业需给予足够重视,通过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加强施工质量控制、控制施工成本、加强质量监督力度来保障整体的施工质量和人们的财产安全,进而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徐家旺. 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研究[J]. 砖瓦世界,2021(3):128.
[2]赵慧峰. 提高建筑工程管理质量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 建材与装饰,2021,17(7):189-190.
[3]牛金波. 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 建材发展导向(上),2020,18(12):385.
[4]侯海彬. 如何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 建筑·建材·装饰,2020(22):28-30.
[5]陈力军. 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 建材发展导向(下),2021,19(5):349-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