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高中生的语文口语交际能力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51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改进高中语文口语教学,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找话题,打开学生的“话匣子”
   要引导学生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或就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必须做到语言亲切、诚恳、贴近学生年龄特点,站在学生的立场,与学生一起说、一起想,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实践证明:经常与学生“拉家常”、聊天,讲故事,续编故事,就能使学生的口语交际有“源”而发;就能打开学生的话匣子,引起学生的共鸣。
  二、搞活动,促进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
   活动是中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精心设计和组织各种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如组织劳动竞赛活动,让学生按先后顺序说说活动的经过、结果及自己的感受。
   在口语交际教学中,不可能仅停留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对白与简单表达中,更应注意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增强口语交际的操作性,以强化训练效果。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他们的第一任教师。学生说话能力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家庭语言环境的影响”。如果说课堂是学生生命中的一部分,那么家庭则是孩子生命中的另一部分。一方面,通过各种途径,提醒家长重视对孩子进行口语交际训练,要求家长忙里偷闲做孩子的忠实听众,可以让孩子把自己一天的所见所闻(班级、路上听到、看到的新鲜事),说来听,内容不限,形式不拘。学生是最愿意和自己的亲人交谈的,特别是性格内向的学生,这是语言训练的最有效的办法之一。家长及时纠正孩子口语中的毛病,在与孩子谈话的过程中,要注意送给孩子最好的赞美,家长本人更应当善于倾听并有良好的习惯。另一方面,设计一些口语家庭作业,让学生在家庭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如布置家庭作业“打电话”(模拟):让孩子和妈妈“打”电话,爸爸做评委;让孩子和爸爸“打”电话,妈妈做评委;让爸爸和妈妈“打”电话,孩子做评委。或模拟家里有客人的场景,提供孩子口语交际的机会。让学生在家庭中多交流、多表达,注意运用礼貌用语,久而久之,学生的听说能力便会提高。
  三、常实践,多形式提高口语交际综合能力
   语文是教育资源最丰富、与现实生活联系最紧密的学科。培养口语交际能力也不例外,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实践活动,创造性地设计口语交际的内容。为了使学生练在平时,可以把每节语文课前五分钟设为“五分钟演讲”。形式不拘,内容不限,把它做为锻炼学生口语交际的一个机会。同学说完,下面的同学给予评议。时间一长,每个学生嘴中都能说出一套流利的话,使学生在听说能力方面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也积累了丰富的习作素材。语文实践的形式可分为以读学说 、以说带学、以听导说 、以看引说、创设情境,乐于交际等。
其他文献
说到学生的语文口语交际能力,这对于每一个年龄段的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难点。作为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口语能力培养的难度更大,更富有艰巨性。现谈谈对口语交际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利用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利用教材训练低年级学生的口语交际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小学生说话常常不完整,不规范。因此,在学生学习拼音时,就要开始进行说话训练,并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逐步培养良好的
期刊
爱因斯坦认为:“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正是有了想像,人类才能够超越常规思维的约束,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限,以大胆、奇特的方式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创造性的探索,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所以说,想像构成了创新的基础,是一种极其可贵的思维品质。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笔者尝试从下面三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一、激活文字,创设形象 
期刊
【摘要】 写作水平的高低是一个人的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小学一般从中年级开始学习写作,而低年级的写话可以为以后的写作打下一定的基础。兴趣是教学获得“成功”“自信”的金钥匙,教学中要做到激发和保护学生写话的热情与愿望,时时保护着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培养写话能力。  【关键词】 写话能力;培养    一、说话为基础,激发写的欲望  初入学的孩子有着强烈的说话愿望,老师要保护、珍视这种愿望,让学生自由表
期刊
法国著名文学家雨果说,“语言就是力量”。《三国演义》上说诸葛亮舌战群儒,骂死王朗未必可信,但《世说新语》却辟有言语一章讲述语言的力量却实有其事,可见古人已经认识到语言是有很大杀伤力的。一国民党军队高官总结两党得失时得出一个结论:共产党的官打仗时高呼:“同志们,跟我上!”国民党的官打仗时高喊:“弟兄们,给我上!”,所以国民党失败。这是语言的力量。  仔细想来,成功的领导者首先必须是表达高手。他们得体
期刊
作业是对学生已学知识的巩固、强化、延伸、再创造的一种形式,纵观过去我们给学生布置的作业,机械简单的题目多,设计随意性大,学生成了作业的傀儡,不厌其烦地做着抄、写、背等重复劳动。在行为和思想方式上完全服从老师的指挥,毫无个性和创造性可言。  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和同事一直致力于“开放型作业”的研究,目前我们“开放型作业”的研究已经步人了一个更高的台阶。学生在“作业”这片广阔的天地中大显身手,每个学生的
期刊
因材施教组织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形成丰富而独特的综合素质。这一综合素质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就是创新精神。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包含着丰富的创新内涵,为此,我们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深化教学方法,结合语文听、说、读、写的训练,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一、引疑激趣,诱发创新  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起点,是学习成功的秘诀。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想象,在心理学上指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英国诗人雪莱说:“想象是创造力。”德国哲学家黑格尔也说:“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极其重要,所以,新课标倡导“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  小学语文人教版第七册第五组的习作,是根据提供的几组词语编故
期刊
自主学习是相对于“他主学习”而言的,主要是指学生对学习有主动权和选择权,可以按自己的能力、需求学习,学习者参与学习目标的确定,自己控制学习进度,参与评价指标的设计,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也就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也能对认知活动进行自我监控,并做出相应的调整。  一、创设民主、和谐、平等的教学情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教师在
期刊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应试教育的阴影仍笼罩在教学过程中。其表现在语文教学上,就是很多老师往往重视了基础知识的训练,大搞题海战术,而忽视了写作能力的培养,认为教写作事倍功半,收效甚微,从而导致了学生作文水平的参差不齐
期刊
进人信息时代,人们的沟通、交流、交际更多依赖口头表达进行,这就使得口头表达能力显得更加重要。怎样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适应社会和时代的需要,是我们语文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总结多年来教学工作的经验,我认为遵循说剖Il练的规律,按照“敢说”、“能说”、“会说”的步骤,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可收到满意的效果。  第一步:创造语境,鼓励“敢说”  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问题是,多数学生不是不能说,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