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美食不负佛

来源 :中国-东盟博览(旅游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xi1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也许是高温多雨、物产丰富、生存容易的缘故,加之大多数人笃信小乘佛教,中南半岛的居民素来清心寡欲、与世无争。佛系的老挝人更是可爱又逗趣,只要有饭吃,有衣穿,有觉睡,就一切“没问题”(??????????)。老挝人不仅自己优哉游哉,坚信“工作太多就会费脑伤神”,还常为“想太多”的人感到惋惜,白白承受了不必要的心理压力。就连曾经殖民印度支那的法国人都半开玩笑地形容:越南人弓腰下地种稻,柬埔寨人坐着看稻长,老挝人躺着听稻长。
  酒肉穿肠过,佛祖留心头
  老挝人为人处世如此,衣食住行亦是如此。作为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老挝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食材取自于当地出产的稻米、家禽、家畜、淡水鱼虾、蔬菜和水果等,进口的海产品和肉类很少,不会刻意追求八珍玉食。普通人的日常食物除了糯米饭,还是糯米饭,隔天晚上将糯米淘净浸泡整夜,次日清晨捞出糯米,装进可以沥水的竹编容器内,架在陶罐里隔水蒸上30~40分钟。蒸熟后盛进被称作“迪普考”的带盖小竹篓里冷却,食用时徒手抓取糯米饭使劲攥紧捏实,然后蘸着用鱼露、小米辣、柠檬汁、捣木瓜丝、青芒等调制成的蘸料来吃。在老挝民间,有饭团捏得越紧吃起来越香,有点手汗最佳的说法。
  不过,糯米饭中支链淀粉含量高,具有很强的黏性,不容易被消化酶水解,虽然扛饿,但会胀气反酸,换哪个人顿顿吃也受不了,特别是到了午后,血液集中在肠胃帮助消化,脑部反倒供血不足,人很容易打瞌睡,做什么事都无精打采。对于这点,老挝人心知肚明,白天是佛祖的,自然少不了拜佛和布施,吃什么会有所顾忌,晚上才是自己的,唯有此时得以放松,酒肉穿肠过,佛祖留心头。
  如果你是老挝人,是否会纠结于到底是去吃肉香四溢的烧烤?还是去吃温润清淡的涮锅?或许,你也担心吃烧烤会上火,又觉得吃涮锅太单调。然而,老挝人那句口头禅“没问题”不是说说而已。
  每当夜幕降临时,湄公河畔的路边摆满了火锅摊,静候一拨又一拨客人。跟中国火锅不同的是,老挝火锅一锅两吃,既可以涮又可以烤,特制的铝锅锅沿卷翘围成浅底,倒入汤底用来涮菜,是为“河”;锅中央隆起成半球形,开了许多细槽当做烤盘,是为“山”;再以牛肉、猪肉为食,这种“河涮山烤”模式的火锅被形象地戏称为“牛上山”。
  能够一起吃火锅的,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
  火锅未动,蘸料先行,调制蘸料是件手艺活,关键在于一个拌字。老挝火锅摊提供的蘸料品种大多是东南亚特产,香茅草、咖喱、柠檬、罗勒、青芒、鱼露、虾酱、南姜、薄荷、罗望子,让人眼花缭乱。当然,被中国人奉为圭臬的油盐酱醋葱姜蒜一字排开,自不待言,但放多放少,手上得有分寸感。加辣更难,少了没味,多了喧宾夺主,早了肉老,晚了味道进不去。蘸料齐备,火锅架在炭炉上开始预热,这时需要夹片肥肉不断擦拭烤盘,用冒出的油脂滋润盘面,同样得讲究个“度”,擦得不均匀会粘锅烤糊,擦得太厚实则会冒烟呛人。
  准备工作停当,二话不说就要开始烤肉涮菜。老挝火锅体量不大,每次烤不了几片肉,也涮不了多少菜,一桌顶多围坐5、6个人,悠笃笃的老挝人慢慢烤,慢慢涮,慢慢吃。只要食材投放量不让锅底汤溢出,炭火就不会被浇湿,这样就会保持火力的持久,照样可以把肉烤熟、蔬菜涮熟,多等一会又有何妨?
  有了火锅,怎么能少得了清爽顺滑的啤酒?在老挝地界上,老挝政府和丹麦嘉士伯(Carlsberg)公司合资生产的老挝啤酒(Beer Lao)占据了99%的市场份额,老挝的茉莉香米和法国的大麦芽取长补短,用德国的酿造及灌装设备生产相得益彰,口感胜过中日韩知名品牌啤酒,曾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亚洲最好啤酒,还被《纽约时报》誉为世界十大名啤之一,甚至出口到10多个国家。老撾人大都酒量不行,喝啤酒通常加入大量冰块,不仅增加了量,也降低了酒精度,一个人只需点上一瓶630毫升啤酒,就能在火锅摊打满全场。
  推杯换盏之间,啤酒啵啵冒泡,烤肉滋滋作响,锅底咕咕沸腾。一口冰啤,一口热菜,这种冰与火的交锋,安抚着忙碌一天的躯体和灵魂,是属于每个老挝人独有的美好记忆。
  好酒好肉好心情,几天不来一顿就浑身不得劲儿。对于老挝人,这世上没有什么是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两顿。享受生活的老挝人,能够坐在一起吃火锅的,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老挝火锅不但是美食,也是一种文化,在烟火缭绕中留下的欢笑和泪水,全都融化在老挝人的血液里。
  老挝人过日子就是这般简单,只要吃上一口火锅,便是不负美食不负佛。
其他文献
2014年,环江喀斯特作为“中国南方喀斯特”第二期的一部分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环江喀斯特总面积1万多公顷,与贵州荔波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连成一体,价值独特。对于科学家来说,环江就是活着的课本;对于游客来说,环江将成为人与自然融合的旅游天堂。山峰排列均匀、错落有致,且绵延不绝,国外学者常以“鸡蛋盒”来形容环江喀斯特独特的整齐、雄伟之美。  拍摄地点:广西环江  图源: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縣文化广电
期刊
At the Monywa Copper Mine smelting plant in the Sagaing Region of Myanmar, dozens of local workers are busy on the production line. The copper mine draws from four ore bodies respectively located at L
期刊
Documentary aims to lure more Chinese to exotic tourist and cultural attractions of ASEAN  After 10 months of shooting in a wide range of locales to showcase the most stunning beauty in ASEAN, an ASEA
期刊
世界上的旅行者分两种:一种是去过稻城的,另外一种是,想去稻城的。  稻城完成了人们对川西的所有想象。翠色欲滴的高原草甸、五彩斑斓的森林、碧蓝通透的海子、壮丽圣洁的雪山……当你第一眼看到它绝美的照片时,你就知道,你势必会为此沉沦。它是否能成为别人一生中必去的地方不好说,但它将成为你人生的必去之一。  寻找“心中的日月”  稻城亚丁走近世人的视野,也不过是近百年来的事情。  1928年3月,美国探险家
期刊
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  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  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  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     ——苏轼  五月初五,端午节随着仲夏节气悄然而至。驱五毒,悬菖蒲,缠五线,佩香囊,华夏民族都会在这一天正式地忙碌起来。阿爷趁着夏日暑气未起之时,上山采艾叶,阿婆坐在房屋的门槛处,以棉布、五彩线细细缝制虎头模样的香囊,内里多是菖蒲、艾叶这类的香草,清香之味绕指而出。  
期刊
2020年,27岁的长沙姑娘曾芷仪把家搬到了西藏,在西藏盖了一栋房子,开起了一家客栈,客栈里挂满了她学艺8年的唐卡画作。从19岁接触唐卡到现在,曾芷仪仍然是少有的汉族唐卡女画师,她虽是汉族人,但她的作品被供奉在了西藏江谱寺大殿中央,还被活佛称为汉地女唐卡画师第一人。  曾芷仪笔下的画面,不仅有传统唐卡里的释迦牟尼、四臂观音、地藏王菩萨,还有西藏的南迦巴瓦峰、神山冈仁波齐、海拔最高的建筑布达拉宫等种
期刊
菲律宾有大大小小的岛屿7000多个,其中只有400个岛有名称,1000多个岛上有居民。群岛之中“百花齐放”,“谷仓”吕宋岛上,盛产粮食与雪茄;热带花园薄荷岛上,海水将碎珊瑚冲成沙滩;与马来西亚遥遥相对的科隆岛上,81个不同文化族群尽添异国情调……  一到夏天,菲律宾多的是海岛度假的选择,在众多选择中,坐落于宿务岛以南,杜马盖地以东的锡基霍尔岛,在众多网红推荐中以“魔法”“治愈”“神秘”的关键词成为
期刊
柬埔寨首都,有着一个很好听的中文名:金边。不过它的英语和高棉语发音跟“金边”两个字完全不搭边,这个首都城市的高棉语发音叫“普农奔”(PHNOM PENH)。  2004年,因为工作第一次去金边,至今陆陆续续去了不下10次。就东盟国家的首都城市而言,吉隆坡最干净,新加坡最繁华,雅加达和曼谷最热闹,雅加达最拥挤,而金边则是感觉最自由和放松的城市。  感受不一样的金边  说到金边的自由,首先说它的货币兑
期刊
河池是一个藏在山里的城市,独在山林中,遗世而独立。  红水河流域孕育下的河池,少数民族以壮族为主,瑶族、侗族、仫佬族等少数民族也聚居于此,因此形成了河池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对于没有文字传承的壮乡人来说,符号和歌声是他们向外界传达信息和情绪的重要方式,千年的铜鼓咚咚、山歌缭绕,也曾在这大山深处响起。  千年铜鼓声声,震古烁今  “咚咚咚”,宏亮有力且节奏十足的铜鼓声,犹如一声声平地雷,打破了壮乡山里
期刊
“普吉岛的夏天永不停歇,我爱的少年永远在热恋。”2020年初冬,一部名叫《以你的心诠释我的爱》的泰剧在豆瓣网站上拿下了9.5的高分。四方荧幕中,那些少年们的美好张扬,那些关于普吉岛的和风煦日再次唤醒了人们的向往。  普吉岛的夏天很漫长,此时,在一年四季都能看到阳光的西海岸奈涵海滩上,一座有着“白色爱情海”之称的迪奈涵酒店(The Nai Harn Phuket)已等候新一轮旅游季的邂逅多时。  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