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爱国主义教育无论何时都不能松懈,尤其是针对新时代艺术类大学生,更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加强新时代艺术类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新时代艺术类大学生更要知历史,学理论,懂形势,才能在这个新时代不被外在复杂声音侵扰,坚守中国心。
关键词:新时代艺术类大学生;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是蕴藏在中国人民内心深处且表现在实际行动中的重要情感,是每一个时代永恒的主题,作为拔节孕穗期且思想较为自由开放的新时代艺术类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加强变得十分必要。
一、加强新时代艺术类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性
进入庚子年来,一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重大疫情在中国大地蔓延开来,在习近平总书记为代表的党中央的领导下,中国人民齐心协力,共克时艰,漂亮地打赢这场“战争”。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中国人民表现出的强大的民族团结力量以及伟大的抗疫精神,涌现出的一批批舍小我为大我的英雄人物和一件件先进典型的抗疫事迹,是爱国主义教育最鲜活、最生动的教材。在疫情防护战中开展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首要任务就是要加强弘扬和培育爱国主义精神,通过疫情防控取得的成就,向学生们讲述集中力量办大事办成事办好事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的优势,让学生们真切地感受到祖国的强大,从而培植青年艺术类大学生的爱国信念,使学生树立远大的报国之志从而达到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们由内而外的自发性的爱护,尊重国家。引导学生在面临社会重大卫生事件时能够有正确的判断力,明辨是非,在复杂的舆论环境中保持头脑清晰。面对新时代下的新形势,尤其是疫情期间,艺术类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依然存在薄弱方面,还需要不断加强。作为辅导员,加强新时代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全面发展的学生是辅导员的首要任务,其中,爱国主义教育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中尤为重要的一环。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阻断了中国经济稳步发展的脚步,国内外复杂和严峻的形势,再次加剧了中国经济前行的不稳定性,但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任务不能被破坏。中国人民宅家防疫的时间需要精神文化充实,中国人民坚持防疫之路需要精神文化支撑,艺术类大学生可以发挥专业优势,创作一些群众喜闻乐见且充满正能量的文艺作品,使人民能够拥有宅家抗疫的耐心和乐趣,也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新时代艺术类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顶梁柱,他们直接影响着未来中国的发展,因此,新时代艺术类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加强有其深远意义。爱国主义教育的加强,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更有利于中国梦的实现。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的支撑,伟大精神铸就伟大梦想的远航。爱国主义精神就是给予中国人民动力和信心的坚定信念,是实现复兴中华伟大梦想的精神支柱。
二、新时代艺术类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需要加强的方面
新时代艺术类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加强,本人建议从以下几点进行:主体为国情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抓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教育打辅助。
开展国情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针对国情教育,要让艺术类大学生认识到我国的基本国情,同时掌握未来中国发展的新动力和新方向,跟随时代的脚步,与时俱进。针对形势政策教育,要让艺术类大学生正确认识新时代国内外形势,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形势与政策的变化也决定着艺术类大学生的未来发展。当今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对于中国,机遇与挑战并存,形势政策教育让新时代艺术类大学生与国家感同身受,艺术类大学生学会理解与包容、感恩与自强。开展国情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培养学生的大局观、政治观,推进艺术类大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
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同时,学习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是指引我们实现中国梦扬帆起航的指明灯,是中国人民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支撑。这次疫情的发生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明显地摆在世人眼前,必须让新时代艺术类大学生加深、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其次,中国的腾飞、美梦的实现需要全体中国人激流勇进、努力开拓,做好新时代艺术类大学生的中国梦教育,让富有朝气的青年艺术类大学生在新时代中乘风破浪、披荆斩棘,为实现复兴中华奋斗不止。再次,学习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要学会弄懂弄会弄通其中的内容,结合实际体会其精妙,同时推进其在中国遍地开花,做新思想的研读人、宣传者、行动家。
开展四史教育。历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一要知党史,爱党。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浴血奋战、艰苦奋斗,在中国大地上种出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累累硕果。二要知国史,爱国。在人类历史上,中国一直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重的笔墨,写下了辉煌的史篇。今天,中国以世界大国的形象为人处世,坚定发声,在世界占据一定话语权。三要知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爱社会主义。随着改革开放的大幕拉开,中国人民务实、创新、进取,书写着改革开放的精彩历程。知四史,才能更加珍惜我们现在来之不易的小康生活,真正懂得国家的自豪与荣耀,才能真正在内心深处建立对国家的热爱。开展四史教育,做到爱党、爱社会主义和爱国的统一。
结语
新时代艺术类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影响深远,是一场势在必行的教育。疫情防控战争给新时代艺术类大学生以精神的洗礼,检验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成效。为了实现我们共同的民族振兴梦想,为了新时代艺术类大学生能够应对未来繁杂世界里的多重声音,爱国主义教育需要在他们身上续写新的篇章。
参考文献
[1]杨峰.“抗疫事迹”融入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0(6):13-16.
[2]谢俊.疫情背景下加强当代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考[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20(6):126-131.
[3]王绪风,孔朝霞.新冠肺炎疫情下青年爱国主义教育路径探析[J].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2020(4):23-27.
作者简介
肖香香,女,汉,山东聊城,1993年4月出生,硕士研究生,现任辅导员,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赵梓含,女,汉,江苏连云港,2001年7月出生,本科,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关键词:新时代艺术类大学生;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是蕴藏在中国人民内心深处且表现在实际行动中的重要情感,是每一个时代永恒的主题,作为拔节孕穗期且思想较为自由开放的新时代艺术类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加强变得十分必要。
一、加强新时代艺术类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性
进入庚子年来,一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重大疫情在中国大地蔓延开来,在习近平总书记为代表的党中央的领导下,中国人民齐心协力,共克时艰,漂亮地打赢这场“战争”。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中国人民表现出的强大的民族团结力量以及伟大的抗疫精神,涌现出的一批批舍小我为大我的英雄人物和一件件先进典型的抗疫事迹,是爱国主义教育最鲜活、最生动的教材。在疫情防护战中开展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首要任务就是要加强弘扬和培育爱国主义精神,通过疫情防控取得的成就,向学生们讲述集中力量办大事办成事办好事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的优势,让学生们真切地感受到祖国的强大,从而培植青年艺术类大学生的爱国信念,使学生树立远大的报国之志从而达到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们由内而外的自发性的爱护,尊重国家。引导学生在面临社会重大卫生事件时能够有正确的判断力,明辨是非,在复杂的舆论环境中保持头脑清晰。面对新时代下的新形势,尤其是疫情期间,艺术类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依然存在薄弱方面,还需要不断加强。作为辅导员,加强新时代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全面发展的学生是辅导员的首要任务,其中,爱国主义教育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中尤为重要的一环。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阻断了中国经济稳步发展的脚步,国内外复杂和严峻的形势,再次加剧了中国经济前行的不稳定性,但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任务不能被破坏。中国人民宅家防疫的时间需要精神文化充实,中国人民坚持防疫之路需要精神文化支撑,艺术类大学生可以发挥专业优势,创作一些群众喜闻乐见且充满正能量的文艺作品,使人民能够拥有宅家抗疫的耐心和乐趣,也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新时代艺术类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顶梁柱,他们直接影响着未来中国的发展,因此,新时代艺术类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加强有其深远意义。爱国主义教育的加强,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更有利于中国梦的实现。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的支撑,伟大精神铸就伟大梦想的远航。爱国主义精神就是给予中国人民动力和信心的坚定信念,是实现复兴中华伟大梦想的精神支柱。
二、新时代艺术类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需要加强的方面
新时代艺术类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加强,本人建议从以下几点进行:主体为国情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抓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教育打辅助。
开展国情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针对国情教育,要让艺术类大学生认识到我国的基本国情,同时掌握未来中国发展的新动力和新方向,跟随时代的脚步,与时俱进。针对形势政策教育,要让艺术类大学生正确认识新时代国内外形势,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形势与政策的变化也决定着艺术类大学生的未来发展。当今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对于中国,机遇与挑战并存,形势政策教育让新时代艺术类大学生与国家感同身受,艺术类大学生学会理解与包容、感恩与自强。开展国情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培养学生的大局观、政治观,推进艺术类大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
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同时,学习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是指引我们实现中国梦扬帆起航的指明灯,是中国人民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支撑。这次疫情的发生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明显地摆在世人眼前,必须让新时代艺术类大学生加深、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其次,中国的腾飞、美梦的实现需要全体中国人激流勇进、努力开拓,做好新时代艺术类大学生的中国梦教育,让富有朝气的青年艺术类大学生在新时代中乘风破浪、披荆斩棘,为实现复兴中华奋斗不止。再次,学习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要学会弄懂弄会弄通其中的内容,结合实际体会其精妙,同时推进其在中国遍地开花,做新思想的研读人、宣传者、行动家。
开展四史教育。历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一要知党史,爱党。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浴血奋战、艰苦奋斗,在中国大地上种出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累累硕果。二要知国史,爱国。在人类历史上,中国一直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重的笔墨,写下了辉煌的史篇。今天,中国以世界大国的形象为人处世,坚定发声,在世界占据一定话语权。三要知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爱社会主义。随着改革开放的大幕拉开,中国人民务实、创新、进取,书写着改革开放的精彩历程。知四史,才能更加珍惜我们现在来之不易的小康生活,真正懂得国家的自豪与荣耀,才能真正在内心深处建立对国家的热爱。开展四史教育,做到爱党、爱社会主义和爱国的统一。
结语
新时代艺术类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影响深远,是一场势在必行的教育。疫情防控战争给新时代艺术类大学生以精神的洗礼,检验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成效。为了实现我们共同的民族振兴梦想,为了新时代艺术类大学生能够应对未来繁杂世界里的多重声音,爱国主义教育需要在他们身上续写新的篇章。
参考文献
[1]杨峰.“抗疫事迹”融入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0(6):13-16.
[2]谢俊.疫情背景下加强当代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考[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20(6):126-131.
[3]王绪风,孔朝霞.新冠肺炎疫情下青年爱国主义教育路径探析[J].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2020(4):23-27.
作者简介
肖香香,女,汉,山东聊城,1993年4月出生,硕士研究生,现任辅导员,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赵梓含,女,汉,江苏连云港,2001年7月出生,本科,环境艺术设计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