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的政治信息传输和交换体制与发动“文革”动机的形成

来源 :党史研究与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feb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政治信息传输和交换体制中的弊端 ,是构成了毛泽东发动“文革”动机的一个因素。首先 ,单一纵向的政治信息传输体制所产生的失真信息 ,促使毛泽东产生了发动“文革”的思想意识 ;其次 ,自上而下的政治信息交换体制失去了更正失真信息的内在机制 ;再次 ,非常规的政治信息摄取渠道强化了毛泽东发动“文革”的主观动机。 The shortcomings in the transmission and exchange of political information in our country in the 1950s and 1960s constituted a factor that motivated Mao Zedong to launch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First of all, the distorted information generated by a single vertical politica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system prompted Mao Zedong to initiate ideological consciousness of launching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Secondly, the top-down political information exchange system lost the inherent mechanism of correcting the distorted information. Thirdly, The regulatory channel of political information has reinforced the subjective motive of Mao Zedong in launching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其他文献
邓小平指出:"我们坚信马克思主义,但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只有结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才是我们所需要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①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共党史研究的学术化趋势日益明显,已初步建立了比较系统的、科学的研究体系。回顾萌生和初建时期的中共党史研究,实际上已经在党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党的
以政治统帅贸易,急于求成,是建国以来中日贸易领域的主要"左"倾思想.它集中体现在商品分类、互设常驻商务代表机构、长崎国旗事件、广交会、特惠关税等一系列事件中.
本文针对青少年在背越式跳高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恐惧心理进行了原因分析和并提出了克服方法和一些建议,希望在以后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更好的完成训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