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地过年 暖在身边

来源 :人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sitb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月8日,江苏大学组织部分就地过年的中外大学生开展“共品中国年”主题活动。图为中外大学生展示他们书写的“福”字。(石玉成 摄)
2月5日,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工业街街道平安路东社区开展“就地过年·暖心相伴”拍照活动,免费为就地过年的务工人员拍摄合影。(陈晓东 摄)
2月7日,选择留在广东省广州市过年的在穗创业就业台湾青年代表一起包饺子。当晚,民革广州市委员会、广州民革台青之家举办在穗台青代表迎新春联欢活动。(陈骥旻 摄)
2月11日,安徽省合肥市廬江县庐城镇境内的引江济淮工程庐江船闸施工项目部,中交二航局的建设者们就地过年。(左学长 摄)
其他文献
新课改形式下的语文教学该何去何从?怎样处理、设计一篇文章才是一堂好课?一直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为了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由传统的“灌输式”课型向“讨论式”课型转化已势在必行。  文学、语文作为语言的艺术,以塑造各种形象来反映生活。而文学的本质是审美的、情感的,所以语文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水平和领悟作品思想情感的能力应是高中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因为高中阶段是一个学生人生
新课改的实施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历史教师摒弃传统僵化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课堂面貌焕然一新,但另一种误区接踵产生,许多教师刻意追求方式方法的花样翻新,重现象不重本质,重形式不重实质,一时间课堂上出现了虚假的繁荣,实在违背了新课改本意。笔者认为上课如同做菜,仅有“色”是完全不够的,如何在“色”的光鲜中让形式真正为实效服务,是值得每位历史教师思考的问题。  一、适“量”而出  多样化的
2月4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向全社会宣传发布空军某运输搜救团一大队的先进事迹,授予他们“时代楷模”称号。  空军某运输搜救团一大队,长期担负飞机播种造林和防风治沙任务,笃定让沙漠变绿洲信念,在加强战备训练的同时,几十年如一日扎根荒漠、播撒绿色,为荒漠地区、沙漠地带筑起重要绿色屏障。他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强军思想,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飞播为人民,矢
去年省教育厅强势推出教育新政,提出“五严”规定,全面贯彻实行新一轮的素质教育。自新政出台后,原有的教学时间急剧减少,这对于善于与学生搞“题海战”的教师们一下子如坐针毡,束手无策,原本可以利用早自习、午自习、晚自习和双休日弥补一些不足,而现在根本没有时间来用“勤”补“拙”。  语文作为几大学科之首更应该起好表率作用,成为推行素质教育的排头兵,切实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规划指导,大力提倡前置性学习,科学
阅读应是读者与作者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然而很长的一段时间,语文教育中的阅读并没有让人咀嚼英华,功利性的读写、架空的分析使阅读支离破碎,也使其背离了人文的初衷、舍弃了精神的陶冶,不可避免地沦落成苍白孱弱的面貌。用王尚文教授的话讲:“我们的教育是把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给教育掉了”。笔者曾经发现在讲授到一些文质兼美的古文时,有些学生总是心不在焉、浅尝辄止,让其背诵,更是叫苦不迭;但同时又发现他们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接受教育的情感基础,是学生探求知识、促进思维发展的内在动力。新课标强调,探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其思维能力是当前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师在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中,要运用多种激趣方法,增强学生求知的热情,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让他们以学为乐,学有所获。在平时的思品课教学中,我经常采用以下几种激趣方法:  1.
【内容提要】提出问题——如何看待现代平面设计和中国传统绘画的关系。中国传统绘画与西方绘画的不同;在平面设计中对传统绘画“意”的延伸;在平面设计中对传统绘画“形”的延伸。传统的思想如何运用到现代的高科技中。结论——对传统绘画因素努力发掘、独立创新,利用传统因素加强平面设计的原创性。  【关键词】意境形式融合创新  现代各种传媒手段越来越多样化,平面设计在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传播着信息和文化,特别是大
《徽州杰出历史人物调查与研究》是黄山市教育教科科研规划办2009年3月批准立项的基础教育重点课题,是2008年12月结题的安徽省基础教育重点课题《徽州文化乡土资源课程化开发研究》的延伸课题。该课题的研究有很好的人脉基础和素材资源基础。本课题从2009年立项开始,我们就认真做好开题工作,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边研究、边修改、边发展。现将课题总结如下:  一、课题的提出,基于下列认识:  (一)适应新课程改
现代语文教学中,由于多媒体的综合使用,从而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的手段。加之教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表达,更增强了语文教学的艺术性,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一堂好课,仅凭这些还是不够的,教师还应注意体态语的运用,这样才能使语文教学发出更加耀目的光亮。  一般地说,体态语主要包括眼神、表情、手势、姿态等,它是课堂教学中很重要的辅佐成分,起着交流信息、启发思维、维持秩序等多种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在教学中应重视它
今年广东省的高考作文题是《回到原点》,让我不禁想到了我本学期阅读的窦桂梅老师的《回到教育的原点》这本书,心里在想,要是让我参加今年广东的高考,我的作文不是有素材了?那当然是笑谈,但打趣之余,我重新对这本书进行了回味。在如今灯红酒绿,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中,我们追求的究竟是什么,我们中学语文教师的原点在哪儿?我认为,窦老师这本书给了我一点点灵感,教师的原点,就是专业尊严。  早在两会时,温家宝总理就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