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细胞癌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li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肾脏肿瘤约占人体所有肿瘤的3%,其中肾细胞癌是最常见的成年人肾脏恶性肿瘤.近年,肾细胞癌的发病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1],并且肾细胞癌的自然病程常常难以预测.目前,肾细胞癌的主要治疗方法是肾细胞癌根治术或保留肾单位肾部分切除术(nephron-sparing surgery,NSS),但仍有30%的患者术后发生转移[2];对于已经发生转移的患者,可选择免疫治疗或靶向治疗.然而对于晚期肾细胞癌,免疫治疗的效果并不理想[3],靶向治疗比较昂贵且具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使这两种治疗方式的应用受到限制.因此,建立肾细胞癌预测模型、通过预测模型来预测患者采用何种治疗方案受益最大是非常重要的。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5-脂氧合酶拮抗剂MK886、环氧化酶2拮抗剂Celeeoxib干预SW1990细胞后对细胞增殖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不同浓度的MK886、Celecoxib 以及两者联合处理SW1990细胞,采用胆囊收缩素(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RT-PCR法检测细胞白三烯B4受体1(BLT1) mRNA、前列腺素2(PGE2) mRNA、VEGF mRN
目的探讨改良小梁切除术联合应用生物羊膜和丝裂霉素C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难治性青光眼30例(32眼)随机均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联合组施行改良小梁切除术+巩膜瓣下丝裂霉素C处理+生物羊膜移植;对照组施行传统小梁切除术。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周、1个月、6个月、1年的视力、滤过泡和眼压。结果术后1周两组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及1年,联合组保持功能性滤泡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