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提问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效率

来源 :中学物理·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562403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是教与学的主阵地,课堂的教学质量事关学校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成长,常言道: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解于问.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精彩的提问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必要手段之一,也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如其分的提问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而且可以开启学生心灵,引导学生思考,开发学生智能,调节学生思维节奏,与学生作情感的双向交流.尤其是在初中物理这样一个学科的起始阶段,教师在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适时有效地提出问题,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就显得更加重要.笔者结合初中物理教学中对提问的探索与实践,谈谈思考与认识.
  1愉悦的问题,能诱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学习
  创设愉悦的问题情境,把学生的思维引入一种与研究未知问题相联系的情境中,使学生意识到问题是客观存在的,同时在心理上造成一个悬念,处于“心求通而不得,口欲言而未能”的最佳心理状态,从而开动脑筋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学时教师可以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实例、实物、实情入手,设计生活情境、谜语情境、游戏情境、故事情境等,把抽象的物理知识与生动的生活实际内容联系起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如教学“温度计”时,老师适时的给学生出示一个谜语:“闪闪一银河,风吹不起波,遇热河水涨,遇冷河水落”.设计这样的谜语情境,不但能把学生的学习欲望激发起来,使学生处于主动探索学习的状态,同时还能使学生提前了解温度计测温液柱的高低变化与温度高低之间的联系,从而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进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2开放性的提问,能使学生的思维更灵活
  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开放性问题,能促进学生全面地观察物理现象、深入地思考问题,并用独特的思考方法去探索、发现、归纳问题,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无疑是十分有益的.
  例如在教学“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内容时,在课堂上,老师拿出一根铁丝,告诉同学们:“这根铁丝现在的温度较低,我现在要让它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同学们能告诉我该怎么做吗?”学生会回答用火烤,老师继续问:“只有这一种办法吗?”同学们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了讨论探究,最后得出如下结论:(1)放在火上烤;(2)放在太阳下晒;(3)放在热水中泡;(4)反复弯折;(5)用锤子煅打.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一起分类、归纳、总结最后得出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给出这样的问题后,学生就会发散思维的去发挥想象力,会有意外的效果.之所以课堂教学中,在培养学生求同思维的同时,不可忽视他们的求异思维能力的开发,因为求异思维是创造思维的源泉,而开放性问题是培养求异思维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所以除了有计划、有目的地设计一些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用等问题培养学生全方位、多层次探索问题的能力之外,还应设计一些开放题,发展求异思维,为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打下基础.
  3循序渐进的提问,能够指导学生进行系统探究
  《学记》中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这是一条重要的原理,是说提问要有梯度,先易后难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跳一跳”或适当努力就能够摘到果子.因此,课堂提问的难度应要适中,不宜过难,否则会使学生丧失学习信心,无法保持持久不息的探究心理,从而使提问失去价值.在物理学习中有时会遇到比较抽象或思维难度较大的内容,要学生一下子得出结论难度较大.教学时,我们可以把这些难度大的问题,循序渐进地分解成几个适合学生回答的“小问题”.这一个个小问题围绕着同一个知识点,由浅入深,相互联系,使学生的思维按照一定的层次向纵深发展,从而对新学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正确的认识.
  4在重点知识处设问,突破重点,提高创新能力重点是指每节教材中最核心、最关键、最有现实意义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教材重点知识内容是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该紧扣重点,调整或改编教材(课本),确定哪些知识应该重点讲,哪些知识只需简略讲,然后再考虑如何教,用什么方法去教那些知识.由于有些重点知识比较枯燥,很难靠学生的积极性去主动把握,若仅凭老师的讲授,学生又难以理解,也容易忘记.这时,老师不妨在重点处创设情境,巧妙设疑,激励学生带着问题,怀着探索的心态去探究.例如,在《平面镜成像》教学中,笔者精心为学生设计了一个奇特的实验.
  在讲台上放置了一个转盘,上面竖直放着一块平板玻璃,玻璃后面放着一只透明的杯子,玻璃前放了一支蜡烛,并点燃了它.随后,笔者调整了一下转盘,这时学生们透过玻璃清楚地看到,玻璃杯中也有一支点燃的蜡烛.
  “我现在要往这只杯子里倒水了,如果水没过了蜡烛会怎么样?”我问.“蜡烛当然会熄灭了.”同学们异口同声的回答.听了学生们的回答,笔者笑而不答,而是拿了一瓶水,缓缓地倒向杯中.当水面没过蜡烛的火焰时,学生惊奇地发现火焰并没有熄灭.学生们的好奇心顿时全都被调动起来了,听到学生们惊奇的声音,笔者笑眯眯地调整了转盘.这时学生们才发现,刚刚在杯中的蜡烛不见了,只有一杯水.
  然后,笔者说道:其实杯中本来没有蜡烛,大家刚才看到的杯中蜡烛是玻璃板前面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平面镜成像》.
  “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然进入到《平面镜成像》合作探究中,提高了学习过程的高效性,提高了学生创新能力.
  5在学生兴趣共同处设问,激发热情,提高联系实际能力
  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的内驱力.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激发学生兴趣的提问,能引起学生深厚的情感和志趣,使学生在学习中集中注意力,并创造性地完成当前的任务.因此,教师设计问题必须新颖别致,注意身边的各种现象,创设具有趣味性的提问情境,使学生喜闻乐答,在思考作答中增长见识,提高联系实际的能力.如在学习《力》这节新课时,老师可以带一排球,上课时将排球用力打在地面上,(球飞出去并被反弹回来),接着让学生用手拍打课桌,并问学生看到什么现象有什么感受,从而导入到新课《力》的学习中去.学生从课堂开始解决发生在身边的现象,激发起求知欲和學习新知识的兴趣,可以促使学生以饱满的高涨热情,投入到新课内容的学习中,从而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必须全面考虑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只要在教学实践中坚持不懈地探索、改革、总结,课堂提问既要讲究科学性,又要讲究艺术性.好的提问,能激发学生探究物理问题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在物理王国里遨游.好的提问,需要我们教师要做有心人,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心理特征来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把问题设在重点处、关键处,疑难处,这样,课堂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必须全面考虑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只要在教学实践中坚持不懈地探索、改革、总结,就一定能使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得以提高.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在美国硅谷,有一所“零科技”学校,名叫半岛华德福学校。那里既没有电脑,也没有电视,甚至连一块小小的屏幕也没有。在教学过程中,校方不使用任何与高科技有关的教学设备,只用黑板、彩色粉笔、白纸、编织针等“原始”的教具。  虽然没有令人目眩的高科技设备,但这所学校却受到了高科技精英们的偏爱,许多在谷歌、苹果等知名IT企业工作的人都愿意把孩子送到这里读书。在华德福学校,75%的学生父母任职于高科技企业,而这
为了了解当前中职学校美育建设情况,破解美育工作中的问题,我们实施了本次调研活动,选取了福州五所知名的中职学校,每所学校发放六十份问卷,对学校美育的基本情况、美育教学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技工教育的快速发展,今天先同大家分享笔者对技工教育的认识与见解,欧美等发达国家经验表明,产品的研发、设计、试验、生产等各个阶段,都离不开高技能人才,创新人才的深度参与。那么,顶层设计与地方探索就必须有良性的互动。  关键词:技工教育;美术专业;新常态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4-0122  技工教育与经济发展方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推进的时代背景下,我国中职学校的语文学科教学如何走出教学困境、实现教育教学的持续优化升级是当下重要的命题.中职学校语文学科教学要切实采取多种行
新课改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强调教师要通过不断的引导和点拨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带领下努力探究.通过学生的不断思考和探究,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就会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了实现物理课堂的别开生面,教师要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促进学生在课堂上展现自己的能力和潜能.  1山雨欲来风满楼——生动
众所周知,中小学音乐教师在学校里的存在感较低,有的学校甚至没有音乐教师,而是由班主任或者其它副科老师代任.除了教育现状的无奈,学校主要发展的还是学生的语数外成绩外,多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译林版八年级英语和牛津版八年级英语,不仅是版本的变化,更多的是形式和内容的变化。而这些变化都是按照最新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进行的,是时代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