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手工的大孩子

来源 :少年文艺·我爱写作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odof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滢,中文硕士,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浙江省评论家协会会员,现就职于浙江文艺出版社。近年在少儿刊物上发表多篇童话作品,希望为小读者展示一种内敛、成熟的美学意蕴。
  我常常觉得,在写作中,我就是一个做手工的大孩子。在一个房间里,我席地而坐,面前摆着各种材料。它们的来源各不相同,却因为我的某一个念头,也可以说是灵感,而杂乱无章地堆在那里。
  我拿起这个,放下那个,翻来覆去、颠三倒四,不停地试探。我剪开、捆绑、搭建、粘贴、编织,用上十八般武艺,希望将那些材料搭建成一个小小的世界。
  有时能完成,有时,不知为何就坍塌了。
  很显然,在一个故事还没有开始的时候,它是一片黑暗。彻底的、绝对的黑暗。而第一个念头,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灵感,不知道什么时候在日常生活中会突然一动。我习惯看各种类型的书画、造型艺术品,以及各种生活中出现的场景。这是一种乐趣,更是拓展视野空间与心灵空间的必经之路。某句话、某幅画、某张摄影照片、某个雕塑、某张公交车上的面孔……刹那间闪着光,突然间就触动了我,而我还不知道为什么。
  于是,我诧异地、小心地盯着它们看,甚至眼光不敢放得太实在,怕它们给我的感觉被吓跑了。我假装没有看它们,用余光扫着它们,或者间隔几秒再轻轻地、不經意地扫一眼,再扫一眼。
  这样的一幅画面,一个场景,甚至有时是一句话,就像小小的萤火虫队列,突然在黑暗中涌现。于是,我把它写下来,开始盯着它看,一直一直盯着它,在心里默默地诵读它,或者轻轻地读出来。渐渐地,我会感到一种特别的气息流动。它们在语调里,在语调之间的安静里。
  现在,不要试图抓住它,而是跟随它,对,放轻点儿脚步。
  不知过了多久,天啊,看,它轻轻地动了,仿佛冬眠的熊伸了个懒腰。然后,它打开窗,黑暗的洞穴里开始有一点亮光,亮光照亮了旁边的空地,或者一把椅子、一个果实,这是下一句话,下下一句话。当熊站起来的时候,我多么期待接下来激动人心的时刻。接着,熊打开门,走出去,春光洒满世界,天地豁然开阔。无数的句子、无数的情节突然涌过来,让我写,快点写下来。这时,我激动、兴奋,带着手心里汗水的紧张,急速地、粗糙地把它们打进电脑,仿佛是几分钟的速写,只有最简单的线条。
  但是,正是这些粗略的速写,让我一下子觉得安稳无比。因为我知道,有了它们,我的故事已经完成了一半,它们所可以延伸的血肉细节可以撑起我大约三分之二的故事内容。但最核心的,为什么写的问题,有时,我得好几个月甚至几年以后才能解决。而且,我不能只是等待答案的到来。我得先做点儿什么。
  是的,我把已有的线索再扯得长一些,在拉扯的过程中,我把沿途想到的有趣的东西,也写下来,单独的小段,单独的小空间。等积攒得足够多,哦,孩子们,我就从一个大人变成孩子了——我开始做手工,剪纸、搭积木、安装一艘军舰之类的。
  一开始会很笨拙,我剪掉一些,但不敢把它们直接扔掉,而是放在另外的地方,因为,我很有经验,有时你不得不又把它们重新拿回来用。天知道最后你想做成什么呢?甚至,有时连“从何说起”这个问题都需要无数次推翻重来。然后,我把大致想要用的内容来拼图或者搭积木,我把手里的一块放在这儿试试,摞在上面试试,塞到旁边试试,看它让整体变得更稳重还是更灵巧,更顺畅还是更有趣。而这件事情最重要的问题是,永远没有最正确的那一个答案。成果五花八门,让人眼花缭乱。
  现在,也许,它完全不像个样子,也许,它大致有些模样了。如果是后者,那么就可以松口气了。休息一下,接着来第二轮,第三轮……总有那么一刻,你会惊喜地发现,一个精巧的、有立体感的小世界完成了。这时回过头来看,做手工时的混乱状态虽然有时让人沮丧,但结果却是如此让人欣喜。
  关于孩子的写作,我想,其实也是同理。
  女儿小巧学会讲故事后,我就是她的打字工。有时候,我小心翼翼地提出建议,但从不“非法”地自作主张去修改。因此,小家伙儿对自己的故事视若珍宝,自信心非常强,甚至连标点用省略号还是句号,这个字必须大一些或者小一些,都是她说了算。她像个小小的骑士,扬鞭策马,大声呐喊,兴奋地不停向前冲。因此,她写成的故事天马行空、细节生动、色彩多变,但逻辑不明、缺乏完整性。
  我喜欢这种状态,我也喜欢她那些粗糙的、有时不知所云、有时坚持用错别字、有时啰里啰嗦个没完的故事。但接下来,她渐渐长大,也许也可以学着“做手工”了,和我这个大孩子一起。这样,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
其他文献
每天从小区进进出出,眼尖的我发现门口多了一个新事物。它身穿草绿色铁皮外套,头部上方写着“旧衣物爱心回收箱”,中间有个把手,旁边有个醒目的“拉”字,肚子方方正正,肯定能装许多东西。  我仔细看它身上的说明,原来它是义工联合会特意设置在小区里的。设计者别具匠心,将它设计成房子的造型,也许是“愛心小屋”的意思。它主要用来收集居民的旧衣物、鞋、包等,我把新发现告诉了妈妈,她特别赞同和支持。  妈妈告诉我,
期刊
很多同学写作文的时候,第一眼看到题目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于是写出的作文普普通通,得分不高。若是否定了他们第一时间想到的素材,很多学生就会沦为写作“困难户”,开始抓耳挠腮,对着空白格子无字可写、无计可施、无从下笔,如何拯救这些“三无可怜虫”呢?  从辅导一次作文比赛主题“我和书的故事”说起,看看我们如何从普通思维转为创新思维。写下这个作文主题的时候,教室里像个烧沸的锅,一片讨论声。显然,大家对这个题目
期刊
看完《西游记》,我就在想:唐僧在取经回来后被如来佛封了神,每日在天宫里优哉游哉,会不会烦闷?如果他偶然下凡,一定会发现,数学已席卷全球,无数中小学生在数学作业的摧残下发出痛苦的号叫。为了使广大中小学生摆脱数学作业的残害,唐僧会不会再次取经?如果孙悟空等人正好没空,他会不会发出招聘通知,招聘数学学霸做徒弟?看,他已经这么干啦!  放学后,我看到许多人围着告示栏正在大声说着什么。我挤进去一看,是一张招
期刊
“哎呀,这才几天,你怎么长了这么多肉!我读高中的时候才跟你现在差不多重……”我站在体重秤上,妈妈对着我开起了“机关枪”。  我低头看了看体重秤上惊人的数字:47千克,又揉了揉圆滚滚的肚子,喃喃自语:“我该减肥了。”妈妈见状,拍手叫道:“我看早就该减啦!”  午饭,妈妈递过来的是一个白煮蛋、一个西红柿。“吃午饭啦,吃完饭让姥爷陪你楼下打球去。”  饭后,我刚想午睡,姥爷就拿着球拍把我拖起来去打球。两
期刊
这一天,“我”与共享单车邂逅了……  最近,我们赣州市的大街小巷出现了许多共享单车。  它們数量很多,特别是大润发、南门口那边,经常十几辆单车放一块。它们车身都是醒目的黄色,牌子是黑色的,上面还有一串黄色的数字呢!  刚开始的那一阵子,满大街的人不是骑着小黄车在叮铃铃,就是低头蹶着屁股在用手机照来照去的,看得我眼都是热的——尤其是对于我这么一个好奇宝宝而言!  经过左问右问,最后才从妈妈那里得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