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弱地基的处理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o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于我国道路桥梁建设而言,时常会遇到软弱地基,此地基土质松软,具有高压缩性,天然含水量过大,承载力低,地基沉降变形大,不均匀沉降大,且沉降稳定时间较长,在荷载作用下易产生滑动或固结沉降。如果在道路桥梁工程建设中遭遇软土地基,则很难确保施工的安全性及工程质量,难以保障上层建筑的稳定性,更加无法确保后期的施工是否顺利,在道路竣工投入使用后,也会造成重大的质量安全问题。本文分析了道路桥梁施工中对于软弱地基的处理措施。
  【关键词】道路桥梁施工;软弱地基;处理措施
  道路和桥梁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向前发展着,极大程度方便了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因而保证道路桥梁的质量就变得意义非凡,否则,将会给社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软弱地基是建设施工中在所难免的,对它的科学处理也逐渐成为了重中之重。
  1、道路桥梁施工中改善软弱地基问题的重要性
  为了令交通更为畅通,确保通行与运输所需,应关注道路桥梁施工中所有环节的质量掌控。道路桥梁施工当中的所有环节均会对工程质量具有影响,特别是地基施工,成为所有道路桥梁工程的根基,所以更加不可懈怠质量的标准。软弱地基成为影响桥梁基础建设的主要原因,所以应当分析地质,采用更为先进的方法,改善地基不良状况,以此为道路桥梁的后续施工做好铺垫。并且,对软弱地基的处理还需从本质上解决,考量到桥梁建设主体对地基的压力,会对桥梁的稳定性造成影响。所以需强化地基稳定性与承载力,以此保障桥梁施工的质量,加强交通运输的安全性与流通性。
  2、软弱地基的处理措施
  2.1孔内深层强夯法
  孔内深层强夯法就是指利用施工机械在地基上打孔,然后在孔内放入重锤。通过分层填料、分层强夯或者是边填料边强夯,以保证地基土的密实性。孔内的填料可以采用煤灰以及卵石等材料。孔内深层强夯法与其他地基处理措施的最大不同在于,孔内深层强夯法是通过孔道来处理深处的地基,采用的是自下而上的,由深层到浅层的方式。在地基处理过程中,需要根据地基的土质情况,来选用不同的处理工艺,以保证桩体能够获得托盘状、扩大头以及串珠状等理想形状,这样有利于增强桩体之间的摩阻力,使桩体间的土紧密度和咬合度得到提高,进而达到提升桥梁地基承载力的目的。孔内强夯处理法主要适用于土质粘性较高,膨胀比较严重,且湿陷性较大的桥梁地基土层中。这种地基处理技术可以说是一种较为先进的地基处理技术,在桥梁软弱地基处理中应用这种技术,可以大幅降低施工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同时,也可以有效节省工程的成本。
  2.2密实加固
  密实加固是针对不同土质的加固方法的一个总称,常用的有以下几个方法:(1)排水加固法。道路桥梁建设过程中应用了较为软弱的土层建造地基时,像淤泥、软土都是一些含水量丰富的土壤,在施工之前必须对它们进行排水处理。施工建设单位可以适当的在开始前挖一些用于排水的沟槽,让这些富含地表水的土层逐渐干燥起来,达到道路桥梁基地施工建设应该用到的土质的标准。这种处理能够有效的降低土壤中的含水量,土壤的密度也会随之变大,其抗剪能力也会有显著的加强。(2)水泥土混合。水泥本身就具有过人的吸水能力,施工单位可以将水泥与软弱土质相互混合,再利用搅拌机等大型工程应用机器设备对水泥泥土组成的混合物充分搅拌,保证最终产物水泥和泥土比例是科学均匀的。这种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约建设成本,减少水泥的用量,而水泥吸收了泥土中多余的水分,相应的也提高了地基的密实程度,地基的质量也有所提升。(3)深层加固。深层加固法通过对一些大型机器设备的充分利用,对软弱土层进行挤压处理,或者利用爆破手段增加土层内部的压力,对土层进行挤压。这些方式利用一些外界的因素,影响土层的基本机构,增加地基的强度,达到强化地基的目的。(4)动力加固。动力加固法:利用重物从高处落下,因为力学各方面的相互作用,最终落在地面上产生巨大的压力,利用这些压力对软弱地基进行不断的打击压实处理,一步步减小土壤分子之间的间隙,从根本上曾强土壤的强度,增加其密度,确保在后期运作工程中不会出现问题。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处理过的软弱地基,最终能够让地基的强度提高至未经处理的3-4倍,大大提高了道路桥梁建设的质量。且这种方法原理相对来讲非常简单,大多数人都能理解其中的道理,在对软弱地基的处理过程中得到了很多施工单位的应用。从它的作用原理我们不难看出,这种方法利用重力对地面进行压实,相应的也会产生较大的振动,且震感是人能感知到的,所以在运用时要注意隔离带的处理,或者提前通知好周围居民将要发生的工作,以免引起居民之间不必要的恐慌和谣言传播。如果周围有铁路、隧道这些建筑设施,在使用之前要进行慎重的考虑和研究,避免对这些建筑造成影响。
  2.3注浆法
  注漿法是根据道路桥梁工程的实际施工情况,将一定比例的原材料均匀混合,直至形成流动浆液,再通过压力设备向软土层喷射。在软土层中喷洒的浆液可以自由扩散,从而对土层进行凝结加固,有效改善了软弱地基的性能。注浆法主要分为压密注浆、劈裂注浆、渗透注浆等方法。压密注浆是在浆液黏稠度过高的情况下使用,压密注浆所产生的浆泡可以对土体进行挤压,使地基承载力提高。劈裂注浆是通过搅浆机、钻机等专用设备进行注浆,在注浆过程中需要控制注浆压力,一般是在土层劈裂后、地表出现裂缝的情况下进行注浆,有利于浆液的有效注入,使土层加固。渗透注浆是在原有地层的土质颗粒稳定的前提下,在土层颗粒的间隙中注入浆液,使土层颗粒完整连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使地基的稳定性及承载力得到提升。
  结语:
  总而言之,道路桥梁施工当中最为重要的为地基处理技术,是经常使用的施工技术之一,也有很多的技术措施,由此可见,在实际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就要求从业人员能够充分分析实际的地质情况,科学合理的选择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并加以灵活的运用,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处理,与此同时,有关部门要加大监督管理力度,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尽到监管责任,尽量排除施工过程中给道路桥梁质量带来的安全隐患,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参考文献:
  [1]杜凡娟.市政公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初探[J].江西建材,2016.
  [2]曹立.公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6.
其他文献
【摘要】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推广的背景下,群众对道路桥梁工程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但是,我国现阶段的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并不够完善,致使我国的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容易发生不均匀现象和沉降现象。为此,本文从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出现的问题出发,分析了其施工技术,旨在为道路桥梁施工工程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道路桥梁工程是我国城市建设中的主要工程之一
期刊
作为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专业性学科,设计学的人文学科以及自然科学特色相对比较明显,学者现在对这一专业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分析和研究的过程明确强调,设计学的研究对象比较具
1995年11月,我作为江苏民进的代表,出席民进中央在北京召开的“民进会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经验交流会”。当得知第二天上午的开幕式上能见到雷洁琼主席时,我的心情十分激
【摘要】近年来 , 国家发展速度较快 , 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出行服务质量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道路沥青混凝土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是较为重要的 , 相关管理人员应该重视控制策略的实施。 本文根据对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问题分析 , 提出几点质量控制措施 , 以供相关管理人员参考。  【关键词】道路;沥青混凝土;质量问题;对策  我国的公路建设中,沥青路面的使用率最大,因其的综合
大数据的应用的优势已应用到社会各个领域,从传统的物流业,电子商务,O2O,计算机软硬件,信息系统集成服务,服务业和销售业,城市信息系统等等.可以说大数据已经融入到了生活的
如今,我国高速公路总里程突破14万公里,重大节假曰免费通行,人们都已经习以为常.而曾经,要不要修建高速公路都是个问题.rn1990年8月21日,《人民日报》刊发报道,祝贺我国大陆
期刊
思政工作是高校必须常抓不懈的重要工作,但是在网络条件下不少高校的思政工作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迷失,如何更好地应对网络发展给思政工作带来的挑战使高校思政工作者必须思考
内蒙古一家公司的老总刘先生日前在北京出差时,突然接到了一个陌生号码的来电,“一上来不分青红皂白就骂人,完全摸不着头脑.”刘先生说,自己完全不认识对方,对方骂人的语言也
随着近些年我国的计算机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蓬勃发展,诸多行业对计算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这对应用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本文先就计算机电子信息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