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生活 贴近生活 联系生活

来源 :教育界·D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hong198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地理作为一门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其教学应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初中地理课堂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同时,可以更好地认识生活、走进生活。因此,如何实现生活化的地理教学,是每一位地理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教学实践
  地理来源于现实生活,也可以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学生通过学习地理,可以更好地认识世界,在未来也可以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在初中地理课堂加入生活化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乐于探索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同时能够帮助学生快速提高自主学习的意识,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升。在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指导下,学生能够快速成长,快速掌握地理知识。
  一、利用时事焦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时事焦点来源于生活,可以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它的载体既可以是视频,也可以是电台。例如,在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地震牵动了每一位华夏儿女的心,面对如此大的灾难,很多人都会感叹生命的脆弱。教师可以利用这一时事热点,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和梳理,如在讲解“海陆的变迁”这一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汶川大地震的影音资料,在动态的声音画面中,使学生身临其境,心灵受到震撼。而教师可以借此分析为什么汶川会发生级别如此高的地震,如果我们遇到了地震,又该采取什么措施来应对呢?在讲解台风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结合利奇马台风新闻热点,向学生讲解台风是什么。其实台风是一个由云、风和雷暴组成的巨型旋转系统,它的基本能量来源于在高空水汽冷凝时汽化热的释放。台风又是如何发生的?它会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了什么危害呢?在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台风的视频,学生一定会受到极大的震撼,在强烈的视觉冲击下,学生对台风的知识点会更感兴趣,也想进行进一步的探究。
  二、创设学习情境,理论联系实际生活
  前面已经提到,地理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涉及人们的衣食住行。因此,在生活化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挖掘有用的案例,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例如,在进行“衣食住行”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针对各地区不同的地理特征及衣食住行特征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对本地的衣食住行的特色进行分析和讨论,以及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特色,教师可以让学生开动大脑,积极思考。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一方面让学生对本地知识及特色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另一方面也会让学生在分析的过程中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再如,在教学“气温”一课时,教师可以布置作业,让学生在休息时间对全天的气温进行实时监测,以证明课本上最高气温及最低气温的真实性。经过亲身验证,学生能够更加信服课本上的知识,也能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通过这一作业的布置,学生可以对全天的气温做出一个系统化的监测表格。将课本上枯燥的地理知識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更为牢固。又如,在“气候复杂多样”一课的讲解中,教师如果只是照本宣科,为学生介绍我国的气候类型,学生肯定会感觉枯燥无味。如果教师采取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电视新闻了解我国各个地区的气候,通过中国地图让学生对各个地区产生兴趣,如黑龙江省在地图上像一把斧头,而四川省则像一只四脚朝天的乌龟等。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性的提问,如“为什么产自新疆的大枣和西瓜都特别甜呢?”让学生进行一番讨论,讨论完后再由教师来揭晓答案,“那是由于早晚温差大,晚上过冷,白天光合作用过强,西瓜的糖分累积得越来越多,自然也就更甜了。”在学生争相发出惊讶表情的时候,教师可以顺势引出气候分布的特点及其表现,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地就学习到了新知识。教师要让学生走出课堂,多在现实生活中发现地理知识。
  三、强化学习实践,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学生所掌握的地理知识必须运用到实践中去,否则学而无用。因此,教师要合理地设计与地理相关的实践活动,这样才能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其中。
  例如,在学生学习了公转自转之后,教师可以设计相关的实践探究活动,如日历是生活中一个常见的物品,但是可能有90%的学生没有注意过它,更没有仔细研究过它。由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日历,得出自己的总结,并让学生提出疑问,为什么日历上有阳历和阴历,阳历是以什么为依据的?而阴历又是以什么为依据的?我国和欧美国家在四季的划分上也有所不同,如我国是以阴历的“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为四季的起点,而欧美则是以“二分二至日”为四季的起点,这时候学生会心生疑问,哪种划分更为准确?教师可以进一步向学生提问,如“大家过生日,过的是阴历还是阳历呢?”学生会有不同的答案。教师继续向学生提问:“某位学生的生日是阴历九月初二,他今年与去年过生日,相差了多少天?为什么相差这么多天呢?为什么按照欧美国家的划分,就没有这么大的偏差呢?”学生在计算与比较当中,掌握了许多课外知识,同时自我探索的能力也不断加强。在一步步的探索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得到锻炼,整堂地理课也会变得十分生动和有趣,不再像以前那样枯燥乏味。
  再如,在教学“水资源”一课时,教师可以先对学生进行提问,让学生回忆一下生活中有哪些浪费水资源的现象,我们应该如何去制止这些现象呢?如果作为世界水资源宣传大使,自己会通过哪些渠道宣传节约用水的概念呢?教师通过一步步的引导,让学生分组讨论,积极地发言和辩论。之后,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水库,探访当地的河流,了解哪几条河流被污染了。学生只有亲历现场才能真正地触景生情,才能真正认识到水资源的宝贵和不易。另外,通过网络搜索等途径,学生还能够了解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有一些学生受此启发,就会自发地制作保护水资源的海报等,这样就能够在无形中激发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地理知识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在初中地理课堂中加入生活化教学已成为必然,只有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学生所学的地理知识才是有血有肉的、有生命力的。由此可见,如何采用生活化的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上的地理知识,激发其学习兴趣,是每位地理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苏兴淦.浅谈初中地理课堂生活化教学[J].教育界:综合教育研究(上),2016(12):160-161.
  2.李敏.初中地理生活化的教学策略[J].才智,2015(35):72.
其他文献
【摘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园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在幼儿园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游戏是幼儿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在建构区投放了“多米诺骨牌”供幼儿游戏,在幼儿游戏时发现幼儿对于建构“多米诺骨牌”的成功或失败存在很多不同的心理与表现,这些表现体现出较大的个体差异。本文针对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从对幼儿的观察、分析、指导等方面来解读幼儿游戏时的多种心理活动与表现。  【关键词】“多
【摘要】文章结合所学相关理论,归纳教师经验,观摩课堂教学,对“课前”及“课中”进行了“课后”反思,即课前需要有纵观全局的意识,课中更是需要厚积薄发,课后潜心反思并有的放矢不断提高。  【關键词】小学语文;案例;教学反思  古语有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教学。备课,如同武器、工具,只有将它打磨得圆润锋利了,才能在课堂教学中“长袖善舞,挥洒自如”。记得刚站上讲台不久的我,尽管知
名师——胡明亮,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第四小学美术教师,市级美术学科带头人,北京市特级教师。他把漫画引入课堂的美术教学改革,获得了北京市政府颁发的北京市首届基础教育优秀成果二等奖;他应邀参加在泰国曼谷举行的国际华文教育论坛暨华人教育家成就颁奖大会并获特等奖;他主动申请到农村支教,被评为北京市支教工作先进个人。2004年教师节,胡锦涛总书记亲自来到胡明亮的家中看望他,向他致以节日的祝贺。    让漫画教
中美中小学校长交流项目是由华南师范大学、美国范德彼特大学与美国田纳西首府那什维尔市公立学校系统三方合作的。这一项目精心设计的双向、情景式、互动式学习环节和学习内容使得中美双方的中小学校长有机会同室学习、零距离接触,真正走进了中美双方的中小学校,亲身体会并共同面对真实而生动的中美双方中小学校教育。  表面看来,美国基础教育和中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似乎正在分道扬镳:中国通过近10年来对“应试教育”的批判,
【摘要】传统节日作为中华民族古代经典文化的传承载体,在幼儿教育方面的创新运用能够提升幼儿的文化素养。基于此,本文从文化传承、幼儿发展和幼儿教育三个层面探讨了传统节日文化在园本课程中的渗透意义,从课程设计、活动组织等方面探讨了文化渗透的有效途径,以期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关键词】传统节日;古代经典文化;幼儿园园本课程  【基金项目】本文系张家港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2020
北京市实施高中课程改革以来,基层学校从课程设置、课时安排等方面严格按照新课改的要求进行,而广大的一线教师经过市、区、学校三级组织的高中新课程培训之后,积极投身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但是,在高中新课程逐步深入实施的过程中,“教学课时紧张”成为困扰很多教师的一大难题。因此,有的教师要求学校增加课时,有的教师开始把课堂时间向课外延伸,也有个别学校出现补课现象……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课时不足?又该
【摘要】在音乐活动中开展好幼儿教学是整个幼儿体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游戏过程中可以通过音乐为孩子在所处环境适应中的直接感受提供现实基础。幼儿教师可以进行多样的、简单的、启发类的游戏化教学。教师针对幼儿特点而给予合适的指导,可以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自我特点的全方位发展。  【关键词】游戏;幼儿园教育;音乐  一、前言  随着素质教育在近些年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幼儿教育越来越重视,具体表现在幼儿
【摘要】小学数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教师要在理论教学的过程中重视组织实践活动,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理论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思维品质等数学核心素养。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顺利实现教学目标,是教师需要重点探究的内容。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集综合性、灵活性和开放性于一体
【摘要】儿童戏剧作为一种能发展幼儿语言能力、艺术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综合能力的艺术形式,已被广大幼儿园纳入教学活动中,对幼儿的美感发展、情感培养和人格完善等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是其他活动不可替代的。剧本作为儿童戏剧的灵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好的剧本既能吸引观众的目光,又能充分展现幼儿的特长,让幼儿尽情享受表演帶来的快乐。本文以班本儿童戏剧《白雪公主之魔镜魔镜》为例,浅谈儿童戏剧剧本创作的方法。 
【摘要】音乐是一种洗涤心灵、净化灵魂的精神产物,人们往往能够通过倾听音乐、感知音乐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启发,进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生命。而在小学生眼中,音乐就是一种符号,可以通过欣赏和演绎让自己更加开心和快乐。因此,为了能够让音乐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小学音乐教师应该从创新音乐教学策略出发,为学生创设一个更加轻松和愉悦的音乐鉴赏情境,提升小学生的音乐审美品位,丰富其精神世界。本文主要从新课程改革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