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道德调节

来源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nal_belie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技术道德问题的思考主要表现在对技术所具有的道德调节作用上的分析,即技术如何调节人类的道德行为。这一传统方式主要基于人本主义的设定,即人与技术之间存在着严格边界,人具有道德自主性,技术是无自主性的。但是会聚技术、大脑植入、智能环境等新技术带来的根本问题逐步取消人与技术之间的严格边界,技术与身体彼此融合介入,并且以新的形式影响着人类道德决策。理解这些问题,必须采取超人类主义的态度,必须超越传统的技术道德调节形式。新技术给人类带来了两种新型关系:赛博格关系与复合关系。只有在超人类主义的基础上,才能够有效分析
其他文献
四川乐山人郭沫若(1892-1978)一生曾经写下了110万字的自传,其字数之多、影响之大,堪称中国新文坛之最。1996年列入江苏文艺出版社“名人自传丛书”的《郭沫若自传》,则只有21万字
期刊
在新形势下,“互联网+”视域下高校的网络舆情值得重视。互联网在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着风险,“互联网+”视域下高校网络舆情具有突发性、情绪性、反复性等特点,充分利用其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