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边VP1,一边VP2”到“边V1边V2”四字格——压缩与降级

来源 :汉语学习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rego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边V1边V2”四字格是在“一边VP1,一边VP2”等源格式的基础上逐步压缩而成的,机制为“保留主要成分、精减次要成分”.“边V1边V2”四字格的形成并未导致源格式的消亡,而是与其继续并存于现代汉语之中.“语言经济原则”是促发“一边VP1,一边VP2”及其相关格式走向压缩的源动力,而格式本身的结构、语义和韵律等因素则为压缩得以顺利实现准备了条件.“边V1边V2”四字格的形成是结构压缩的结果,而结构的压缩也导致了章法向句法(词法)以及小句向句法(词法)成分的降级.
其他文献
体认语言学强调语言的体认性,认为人们在对外部世界的互动体验(体)和认知加工(认)的基础上形成了语言.由于现实世界存在大量的对称(含平行)现象,人类据此形成了“对称性思维方式”,从而使得语言中出现了大量的对称现象,可使结构平衡、语义增强,产生音形义用的美感.汉语采用方块字,一字一音,还有平仄、音调、押韵等,书写整齐,极易在语言各层面上形成“对称”.学界常将其视为修辞现象,近来有人提出这也是一种语法手段,我们认为这也是一种体认机制,可视为汉语中除词序和虚词之外的第三大语法手段,还能统一解释汉语怪句,使语法理论
推测情态是认识情态的一个子类,是说话人对话语真实性的坚信程度.现代汉语“说不定”是个具有认识情态功能的情态副词,在话语中主要用来表达对事件可能性的估计和推测,强调可能性很大,是推测情态的典型成员,其情态语义功能决定了其对词类、句式的选择.“说不定”情态功能的浮现机制在于话语预期和主观化的双重作用.“说不定”情态语义功能的解析对认识和构建汉语推测情态有重要价值.